QQ登录
微博登录
微信登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手机版APP
注册
登录
首页
Portal
社区
BBS
导读
跟着学
直播
┆
投稿
┆
签到
┆
兑换
┆
接任务
┆
苹 果
樱 桃
葡 萄
大 梨
桃 子
其 它
俺家果园
技术问答
技术暇谈
果园把式
乡土民情
组织活动
果业快讯
农资行情
政策法规
价格播报
新优品种
病虫害图谱
找农资
找苗木
找果品
卖农资
卖苗木
卖果品
果业通网
»
社区
›
综合交流
›
专家打分
›
电商和农民谁救谁
返回列表
专家打分
+关注
已有
450
人关注
+发表新主题
[果品]
电商和农民谁救谁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123456
发表于 2015-12-8 08:24:3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果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x
电商和农民谁救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从根子上说,电商和农民应当共同成长,让生产更科学,让流通更高效,让食品更安全,电商和农民都当尽力
中秋、国庆期间,小区门口的快递员们忙碌依然。其中除了那几家专司物流的公司外,也不乏一些生鲜农产品电商的身影。只不过让笔者略感纳闷的是,这些生鲜电商更新换代的频率似乎有点太快。常常是这几家还没混到脸熟,又换了几家新的来了。
日前媒体的报道也印证了笔者的感受。报道引用业内人士的观察,称今年以来,仅上海已有10多家农产品电商“死掉”了。的确,面对农产品附加值低,但物流、保鲜成本却居高难下的情况,如果得不到资本青睐,无法顺利拿到融资的话,这些涉农电商若想“长命百岁”,实属不易。这也就不怪《2014—2015年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报告》列出的数字有多惊人了。报告称,截至2014年底,我国有各类涉农电商3.1万家,其中涉农交易类电商接近4000家。但其中仅有1%盈利,另外的7%巨亏、88%略亏、4%持平。
分析涉农电商为何命运多舛,同质化严重以及无序竞争被认为是主要原因。为抢夺市场,涉农电商一度掀起补贴大战,一元水果、首次免单、首单送礼等方式不一而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业内人士也渐渐形成共识,补贴等促销方式只能带来短期的红火,未来赢得消费者的,一定是服务和品质。而涉农电商品质的高低,说到底是由农民提供的农产品品质所决定,这就促使我们重新思考电商和农民,到底该是个啥关系。
一段时间以来,说起电商和农民的关系,前者之于后者,多少带点儿“拯救者”的味道。传统的农产品产销链条上,农民可以说是处于整个产业链的最底端,承担着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但却鲜有议价权和话语权。然而,当涉农电商出现后,其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有效改善了信息不对称现象,减少了流通环节,利用“去中间化”效应,推动农产品领域的公平贸易。既有利于解决农民“卖难”问题,增加农民收入;也有助于从终端需求倒逼生产环节标准化,提升农产品品质。而且互联网先天的“草根”气质,也有利于农民直接站到贸易舞台的中央。
但是,“卖难”问题说到底还是上游分散的小农生产和下游大市场之间的“对接难”。这一难题由来已久,如今遍地开花的涉农电商虽然为难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可能,但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问题却依然有待观察。据农业部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农产品网络交易额超过1000亿元,仅占农产品销售额的3%,眼下而言,“拯救者”的力量似乎还太有限。从长远看,既然涉农电商的服务品质跟农民提供的农产品品质息息相关,那么电商与农民之间“拯救”与“被拯救”的角色其实是可以互换的。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生产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程度的提高,农产品品质将得到更好的提升,这可以帮助涉农电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以及更持久的收益。
因此,从根子上说,电商和农民应该是共同成长的关系。涉农电商应当利用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的机遇,与农民互利,努力实现上下游共赢。让生产更科学,让流通更高效,让食品更安全,电商和农民都当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果品信息
互助问答
技术探讨
秀果园
农资信息
苗木信息
跟着学
123456
版主
655
主题
11681
帖子
29298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Ta最近发表
版主温馨提醒大家
版主温馨提示,高温过后有大风雷电
熏烟防倒春寒方法孙老师讲了水防倒
苹果大小谁说了算,锯和剪。这句话
今年库存苹果到底能不能卖高价
怎样才能使果农的成本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