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果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葡萄枝枯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 【症状诊断】
枝枯病主要为害枝蔓,有时也可为害穗轴、叶片。枝蔓受害,初期产生褐色至黑褐色小斑点,稍隆起;后逐渐扩展成黑褐色长条形、椭圆形或纺锤形凹陷病斑,表面常开裂,多呈溃疡状;严重时许多病斑融合,形成大斑。后期病斑连片干枯,形成褐色长条形病斑,表面常有纵裂,严重时导致上部枝条枯死彩图134)。新梢受害,多发生在基部3-6节处,条件适宜时易造成整个新梢干枯死亡(彩图135)。
穗轴发病,初为褐色斑点,后迅速扩展成长椭圆形黑褐色凹陷病斑,严重时造成全穗干枯(彩图136)。(彩图134 枝枯病的枝蔓病斑,表面纵裂) (彩图135 枝枯病导致新梢干枯) (彩图136 枝枯病在穗轴上的黑褐色长椭圆形病斑) 叶片受害,展叶后不久即可发生。初在叶片上形成许多黄绿色小斑点,扩展后斑点中部呈黑褐色,后期斑点常脱落形成穿孔;有时在叶脉上形成暗褐色至黑色坏死斑,使叶脉坏死、皱缩,严重时造成早期落叶(彩图137)。
(彩图137 枝枯病在叶片上的初期病斑,为黄绿色小斑点) 【发生特点】
枝枯病是一种高等真菌性病害,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有病枝蔓等病残体上越冬。第二年条件适宜时(高湿条件下)释放出分生孢子,通过雨水传播,从伤口侵染为害。叶片上潜有期2-5天,枝蔓上20-30天,该病在田间有再侵染。多雨潮湿、气候凉爽、各种伤口是诱发该病的主要因素,树势衰弱可加重病害发生,氮肥使用过多、枝蔓幼嫩、架面郁闭易导致发病。另外,枝枯病可随苗木及接穗的调运进行远距离传播。
【防治技术】
(1)加强栽培管理
结合修剪,剪除病枝、病蔓,集中烧毁,减少病菌越冬场所。增施农家肥及有机肥,培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及时整枝、打杈,使果园通风透光良好,创造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调运苗木、插条等繁殖材料时,严格检查,彻底剔除带病材料,防止病害远距离扩散。
(2)药剂铲除越冬病菌
发芽前全园喷施1次铲除性药剂,杀灭在枝蔓上越冬存活的病菌。
一般使用30%龙灯福连(戊唑·多菌灵)悬浮剂300~400倍液、60%统佳(铜钙·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77%多宁(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45%施纳宁(代森铵) 水剂200~300倍液、2~3波美度石硫合剂或45%石硫合剂晶体60~80 倍液在发芽前喷洒枝蔓,若在药液中混加有机硅类农药助剂效果更好。
(3)生长期喷药防治
枝枯病一般不需生长期单独药剂防治。若往年该病发生较重,则从新梢长至30厘米左右时开始喷药,10~15天1次,连喷2次左右即可有效控制枝枯病的发生为害。
常用有效药剂有:
30%龙灯福连悬浮剂800~1000倍液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00克/升悬浮剂600~800倍液
500克升旺统(多菌灵)悬浮剂600~800倍液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00~2500倍液
25%欧利思(戊唑醇)水乳剂2000~2500倍液
77%多宁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80%太盛或必得利(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50%美派安(克菌丹)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70%代森联水分散粒剂500~700倍液等。
喷药时,若在药液中混加有机硅类农药助剂可显提高防病效果。
本文摘自《葡萄病虫害诊断与防治原色图鉴》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