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果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前几年,陕西礼泉、乾县等地秦冠、嘎拉、美八等苹果花后幼果期喷药时发生了程度不同的药害。经调查,药害的发生与使用复配微乳或水乳剂农药有关。由于花后幼果期组织幼嫩,部分复配微乳剂(或水乳剂)性质不稳定,成分复杂,渗透力强,喷施后破坏植物表层,加之喷药时温度高,诱发了药害的产生。 1、药害特点 ①发生药害的果园,花后幼果期第1次用药时间在4月20一26日之间,4月24一30日出现药害;花后幼果期第2次用药时间在5月5一13日之间,5月10一17日出现药害。也就是说,发生药害园都是在喷药后3一5天叶片出现明显的药害症状,部分幼果也出现药害症状—幼果顶端表皮坏死结痴,呈直径0.5一2mm、大小不一的黑色小点。 ②发生药害的果园被害株率均在80%以上,被害叶率在30%以上,被害幼果率在巧%以上,严重的叶片焦枯死亡,幼果畸形并且局部坏死。 ③发生药害的果园,使用工厂化生产的复配微乳剂或水乳剂的偏多,果农自行混配的微乳剂或水乳剂使用后没有发生药害的。 ④同一果园不同品种受害程度差异较大,秦冠、嘎拉、美八药害严重,红富士及其他品种未出现药害。同一品种药害发生严重程度不同,有的轻,有的重,有的未发生。 2、原因分析 ①花后幼果期喷药时气温高是造成药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施药期温度偏高,树体新陈代谢旺盛,气孔开张,蒸腾量大,一方面水分供需矛盾增大,另一方面树体抗逆性减弱,农药易被叶片吸收,易产生药害。同样,花后幼果期遇上阴雨天,雨后高温时段喷药也容易产生药害。因为阴雨天光照少,叶片营养积累少,抗逆性明显减弱。雨后天晴温度高,叶片生长迅速,叶表面蜡质少,气孔开张,喷药后易产生药害。 ②叶片、幼果组织细嫩,对药剂很敏感,而复配的微乳剂、水乳剂中大多加人了作用力较强的分散剂、增效剂、润滑剂等,还可能加人更多其他成分。配制药液时,各种分散剂、增效剂、润滑剂间可能因乳化剂强弱不同而发生反应,造成“破乳”,重新组成新的乳化剂絮团,在水中呈现不均匀分布状态。将这样的药剂喷在叶片或幼果上,就会形成不规则的药害斑点,严重的造成叶片焦枯和幼果畸形。 ③秦冠、嘎拉、美八等品种生长快、叶片蜡质层薄,对药剂较敏感,尤其像甲维盐·高氯微乳剂等复配药剂渗透性强,特殊时期用于上述品种容易发生药害。药害的发生与喷药环境温度、药剂浓度、果树生育期密切相关,温度高、倍数低、植物组织幼嫩有利于药害发生。因此,用复配微乳剂(水乳剂)的最佳时间应在幼果后期、温度低的时段。花后幼果期最好选择单剂农药。一些复配药剂,如前面提到的甲维盐·高氯微乳剂的质量还是不错的,建议厂家改良配方,选择更为合适的乳化剂,加人稳定剂,消除乳化剂之间的不良反应,防止破乳。 文章源自:西北园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