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果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柑橘浮皮 浮皮果是指柑橘果实成熟过程中,由于果皮与果肉之间产生较大间隙,而造成果皮发泡、鼓起的一种现象。发生浮皮的果实,容易受伤和引起腐败,储藏性能降低,品质下降。
品种 浮皮果主要发生在果实成熟后期,易剥皮的宽皮柑橘类如温州蜜柑、砂糖桔等特别容易发生;相反,皮硬、难剥的甜橙、柚、柠檬等则不易发生。
果实大小 浮皮果的发生程度与其果实大小密切相关,果实越大,浮皮越严重。 坐果过多的树体,果皮发育不良,浮皮果较多,为减少浮皮的发生,稳果后要进行疏果。按照疏密留稀、留优去劣的原则疏除小果、畸形果、密生果等,发现粗皮大果也要疏除,以减少浮皮果的发生。
施肥过迟 壮果肥施用过迟,果树体内氮素过多,不仅影响果实着色成熟,更会促使果实二次肥大,助长浮皮发生。 增施钾肥,早施、重施壮果肥 壮果肥施用时间不宜过迟,肥料种类以速效性有机液肥或氮、磷、钾化肥为好,切不可偏施、重施尿素等氮肥。壮果肥施用量不宜过大,同时结合病虫害防治对树冠喷施磷酸二氢钾等钾肥,可增厚果皮、增强果皮柔韧性,从而减少采前浮皮果。
采收过迟 延迟采收,果皮老化,容易发生浮皮。采收期越迟,浮皮越严重。 远销或供储藏的果实,应在 8 成左右成熟时采收为宜,做到选黄留青、分批采收。就近直接鲜销的果实可在成熟后采收,采收后要尽快销售。
环境条件 柑橘壮果期天气干旱易使果实发生浮皮、枯水;柑橘成熟期降雨量较少、气候较干燥的年份,浮皮果发生较少;反之,在果实着色期,如果雨量大、高温高湿,就容易发生浮皮。 降低果园湿度对密植园、平地园尤其重要。秋季以后,要对柑橘树进行适当修剪,使之通风透光良好,特别是果实成熟着色期间要避免大量灌水,并注意清沟排渍,尽可能降低果园湿度,创造不利于浮皮发生的环境条件。对推行完全成熟采收的果园,可实施避雨栽培,即果实成熟着色期间在株、行间地面覆以地膜遮雨。
缺钙缺硼 钙是决定果实硬度最重要的因素,果实膨大期钙元素不足,果皮细胞之间的连接松散,韧性不好,就容易产生浮皮。柑橘缺硼时会引起钙的缺乏,进而促进浮皮果的发生。柑橘果皮凹凸不平,多是缺钙、缺硼所致。
增施钙肥,硼肥 施钙肥可增强柑橘果皮柔韧性和果实硬度,从而减轻浮皮果的发生。方法有两种: 一是根系补钙,在柑橘壮果-转色期冲施微补根力钙,给根系补钙,在果实采收后埋施或撒施微补倍力,也可起到补钙作用。 二是果实喷钙,在壮果期喷施微补盖力,以促进果实、叶片同步吸收钙元素,避免果实中的钙素倒流至叶片而发生果实严重缺钙。 在柑橘谢花期、幼果期、壮果期,喷施微补硼力,可以促进树体对钙素的吸收,从而减轻浮皮果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