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大梨 +关注 已有365人关注
开启左侧

[整形修剪] 6招教你促进玉露香梨形成花芽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小红帽123 发表于 2019-8-24 16:4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果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玉露香梨生长较旺,易形成僵花芽,树体管理不善时发生更为严重,甚至叶芽也僵死不发,严重影响玉露香梨幼树整形和早期产量。因此,针对玉露香梨这一生物学特性,在其进入花芽分化的关键时期采取一定的促花措施提高花芽形成率并控制树体旺长是十分必要的。如何控制玉露香梨幼树树势,促进成花呢?主要应做好夏季的几项管理工作。
    1 树体管理
    1.1 刻芽
    春季萌芽前(柳树吐绿时)对幼树主干和主枝侧芽和背下芽进行刻伤促进萌芽发枝。玉露香梨生长旺盛时,枝干上容易出现光秃带,因此通过刻芽措施促进主干和主枝发枝,增加树体总枝量,平衡树体新梢营养分配和极性,可以有效控制新梢生长量,促进成花 (图1)。
QQ截图20190824155303.jpg
图1 梨树刻芽
    1.2 拉枝开角
    枝条直立不利于树体尽早成形及通风透光,虽然直立枝也能成花,但相对于水平枝条成花难成花少。应根据树体空间要求,将直立旺长的枝条开张一定的角度,对于玉露香梨生长旺盛的生物学特性,可以加大拉枝角度使得新梢与地面平行(图2、图3)。拉枝可以改变枝条激素分布,促进花芽分化。操作时间为5月下旬至6月下旬。拉枝对象为开张角度小、未停长、长度大于50厘米的新梢。此措施可促进形成更多的花芽,使梨树尽早成形。
QQ截图20190824155315.jpg
图2 拉枝
QQ截图20190824155323.jpg
图3 撑枝开角
    1.3 主干环割
    从激素学说来看,环割处理后,可以降低梨树体内源激素包括赤霉素(GA3)、细胞激动素(CTK)、吲哚乙酸(IAA)的含量,提高内源激素脱落酸(ABA)的含量,从而起到抑制营养生长、促进花芽分化的作用。
    从营养学说来看,环割处理后,切断了韧皮部筛管的通路,造成碳水化合物向地下根系转移受阻,抑制了根系的生长,影响了根系正常的水分吸收,起到了控制水分供应的作用,增加了环割 (环扎、环剥) 口上部树冠或枝组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提高了树体内树液的浓度和碳氮 (C/N) 比,从而促进了花芽分化。
    环割对象为3年生以上的未结果、且营养生长旺盛的玉露香梨幼树,要求离地面30厘米处、主干粗在5厘米以上。环割应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进行,环割部位为离地面30厘米的主干处,可根据树势情况环割1~3次,间隔期为10~20天(图4)。
QQ截图20190824155333.jpg
图4 主干环割及环割工具
    2 肥水管理
    2.1 土壤含水量控制
    有效控制土壤含水量是玉露香梨成花数量和成花质量的保证。玉露香梨新梢一般在5—6月开始停长并进行花芽分化,如果7—9月降水过多会导致枝条旺长,会严重影响花芽分化,导致花芽数量减少、质量不好。因此,对于年降水量高于600毫米,且降雨主要集中在7—9月的地区,应采取起高垄(垄高60厘米,宽2米)、铺地布的栽培模式(图5),同时要挖好排水沟。这样可有效控制玉露香梨根域土壤的含水量,抑制其营养生长。7—9月份土壤含水量应控制在60%~80%。
QQ截图20190824155341.jpg
图5 起垄及地布覆盖
    2.2 施肥
    花芽分化是一个复杂的生理变化过程,必须有比形成叶芽更丰富的营养物质,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能源物质糖类、ATP等,遗传物质如核糖核酸。营养物质保持适量的氮素营养和充足的碳水化合物是花芽分化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因此,追肥应在6月份以前以氮磷钾均衡肥为主,在进入花芽分化临界期以后要严格控制氮肥施入,以免枝条旺长。最好根据树体营养状况进行平衡施肥,可在新梢停长后采集成熟叶片进行营养诊断,比对优质梨园叶片矿质营养标准值进行配方施肥。
    3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在5月底至6月底喷施1~3次植物生长抑制剂,每隔10~20天喷1次。应根据树体反应进行调整。效果较好的抑制剂如矮壮素,稀释到150倍液喷施(50%的矮壮素水剂),能较好地控制营养生长,降低枝条的生长势,有利于形成花芽和提高花芽质量。
来源:《果农之友》

果业通-果园管理好帮手

精彩评论1

洛川老王 园主认证 发表于 2019-8-27 05:25: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苹果树可以借鉴一下
果业通-果园管理好帮手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果业通网QQ:319130946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果业通①群:146086010 果业通网技术交流    果业通②群:122489487 果业通网广告信息群

首页|关于我们|免责声明|广告合作|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果业通网 ( 鲁ICP备13013375号-3 ) 0535-6770109

GMT+8, 2025-9-13 04:32 , Processed in 0.080059 second(s), 27 queries .

Copyright © 2015-2016 果业通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