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桃子 +关注 已有620人关注
开启左侧

桃树流胶病综合防治措施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迟二毛 发表于 2018-10-16 16:2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果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bd315c6034a85edf533f747549540923dd547531.jpg

  流胶病又称疵皮病、瘤皮病、树脂病,是桃树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按照病因可分为生理性流胶和真菌性流胶。该病害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我国发病率一般在30%-40%之间,尤其以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发病最为严重,管理粗放和重茬园区发病率可达90%以上。该病主要发生在主干及主枝上,造成树势衰弱,果品质量下降,重病者可引起枯枝死树,严重威胁着桃农的经济效益。

一、症状

  病原菌不仅可以侵染枝干,还可侵染果实。由于新稍抵抗力较弱,一般病菌最先侵染新稍,发病初期树梢肿胀,最后形成直径1-4mm的瘤状突起物,但不流胶,翌年5月,病部由凸起变为圆形或不规则形凹陷斑块,病斑瘤皮开裂溢出胶状液体,为无色透明黏状物,后风干变为茶褐色硬块,随着流胶增加,病部组织变褐腐朽,树势变弱甚至死亡。

  病原菌侵染果实时首先在果核胚内形成流胶,慢慢向外发展溢出果面,不断消耗果实营养物质,直至果实停止生长,最后脱落。

二、发病原因

  生理性流胶一般是由恶劣环境或管理不当造成,如久旱逢雨、日灼、冻伤、施肥不当、重茬连作、机械损伤、虫伤、留果量过大等。

  病理性流胶则是由于真菌侵染树体发生病变导致,造成流胶病的真菌主要是子囊菌亚门的葡萄座腔菌,气温高于15℃时病部开始流胶,25-35℃为最适发病期,温度低于4℃或高于40℃病原菌停止侵染,下雨有利于病菌的扩散,此外,该病原菌在弱酸或弱碱性下均能生长。

三、发病规律

  真菌性流胶一般潜伏于被害枝干病组织中进行越冬,3月下旬到4月中旬散生分生孢子,随风雨进行传播,通过伤口、皮孔及侧芽侵入桃树体内,全年有两个高发期,分别为5月上旬到6月上旬和8月上旬到9月上旬,最初为直生枝基部和枝干分叉处开始流胶,之后逐渐开始蔓延,雨后发病情况会有所加剧。

四、防治措施

1.园区建设前期的园地、砧木与品种选择

  选择土层深厚疏松、有机质含量高、通风透光、有良好排灌体系的园区,避免连作,并选择抗性较强的毛桃作为砧木;桃树栽培品种对流胶病的抗性从强到弱依次为油桃、硬肉桃、水蜜桃、蟠桃、黄桃。

2.栽培管理

  加强土肥水调控,减少树体伤口,及时清除蛀干、蛀梢害虫及病株残体,保持中庸偏旺的树势并合理疏花疏果,能有效降低流胶病对园区的危害。

3.药物防治

  日平均气温15℃左右的时段,喷施3g/L的硼砂溶液、涂5波美度石硫合剂、生长季6-9月份用1:1:40的波尔多液每月涂干一次,以上措施可对桃树流胶病进行有效预防。发病后,先用刀刮除胶体,然后再使用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灭腐新粘稠悬浮液原液、甲托油膏等药物进行治疗。

摘自《新农业》


果业通-果园管理好帮手

精彩评论3

新希望农民 发表于 2018-10-19 21:09: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邢台
果业通-果园管理好帮手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王明广 园主认证 发表于 2018-10-19 01:16: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果业通-果园管理好帮手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果业通网QQ:319130946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果业通①群:146086010 果业通网技术交流    果业通②群:122489487 果业通网广告信息群

首页|关于我们|免责声明|广告合作|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果业通网 ( 鲁ICP备13013375号-3 ) 0535-6770109

GMT+8, 2025-9-13 04:42 , Processed in 0.083568 second(s), 30 queries .

Copyright © 2015-2016 果业通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