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果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果树夏季病虫害多 重视管理很重要 进入夏季以来,天气连续高温,各种果树也都进入生长旺盛期,同时高温多雨的环境条件也是病虫害的高发期。
【枣疯病】
主要表现就是叶肉变黄,叶脉仍绿,以后整个叶片黄化,叶的边缘向上反卷,暗淡无光,叶片变硬变脆,有的叶尖边缘焦枯,严重时病叶脱落。花后长出的叶片比较狭小,翠绿色,易焦枯。有时在叶背面主脉上再长出一小的明脉叶片,呈鼠耳状,是一种生理病害。枣疯病的传播,主要是通过各种嫁接、分根传染。在2—4月份,把当年生病枝的芽或枝接在苗木的1年生健壮枝上,被嫁接的枝当年就能表现症状。枣疯病还可以通过昆虫传播,另外,通过修剪工具,枣疯病也可传播。
枣疯病的治疗,可以通过土壤消毒,根部施药等方法治疗,但效果不是很好,可以说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根治办法。针对枣疯病,当前主要还是预防为主,土壤的板结容易引发枣疯病,因此对枣树每年都要及时松土施肥,及时喷药,特别是要多施一些有机肥,可以选择天脊沃丰康有机肥。
枣疯病传播速度特别快,因此,发现后要及时砍掉病株,然后烧掉或深埋,防止枣疯病蔓延。挖出病树时应将大根刨净,以免再生病蘖。重病区连年严格挖净病树,才能控制病害发生。一树即使出现一枝病枝,也应刨全树。不要只去病枝不刨树。只去疯枝不去病树,常造成扩散病源的恶果。
【核桃树腐烂病】
核桃树平时患轮纹病的情况比较多,而且平时核桃树营养生长比较强,腐烂病一般不会发生。经鉴定,这是一种轮纹病和腐烂病的混合菌引起的。染病后,核桃树枝干上会出现黑斑,有时患病处有黑水淌出。治疗方法,可以在患病处抹上药物腐必治。
【核桃树落果】
核桃树落果有两种原因:一是受精不良,二是举肢蛾的为害。
这个时间段的落果大部分是举肢蛾造成的。核桃举肢蛾又名核桃黑或黑核桃。5月初,核桃举肢蛾开始羽化出土。为害症状和生活习性:核桃举肢蛾幼虫在果实表皮内纵横串食为害,虫道内堆满虫粪,一个果内幼虫可达几头,多者30余头。被害处果皮发黑,并逐渐凹陷皱缩,使整个果皮全部变黑、皱缩变成黑核桃。有的果实呈片状或条状黑斑,核桃种仁发育不良,表现干缩而黑,故又称黑核桃。早期钻入硬壳内的部分幼虫可蛀食种仁,有的蛀食果柄,引起早期落果,有的被害果全部变黑,干缩在枝条上。核桃举肢蛾在济南地区一年发生1-2代,以2代居多,以老熟幼虫在树冠下1-3厘米深的土内、石块下或树干基部皱裂缝内结茧越冬。越冬幼虫化蛹后于第二年5月初开始羽化出土,5月中下旬为羽化出土盛期。成虫昼伏夜出,白天多栖息在核桃下部叶片背部及地面草丛中,晚7时前后飞翔,交尾产卵,卵多散产在两果相接处,其次是萼凹,只有少数卵产在梗凹附近或叶柄上,每只雌虫产卵30-40粒,卵期4-5天。幼虫孵化后在果面爬行1-3小时后蛀入果实,入果孔上呈现水珠,初透明,后变为琥珀色,隧道内充满虫粪,被害处黑烂。早期被害果,果皮皱缩变黑,提早脱落,但幼虫不转果为害。第一代幼虫在果内为害30-40天后,于7月上旬开始咬穿果皮,脱果入土结茧越冬。第二代幼虫蛀果时核桃壳已硬化,主要在青皮内危害,8月上旬至9月上旬脱果结茧越冬。
防治核桃举肢蛾可在地面施药。
成虫羽化前或个别成虫羽化时(5月初)在树干周围地面喷施40%辛硫磷或40%毒死蜱200倍液。而最关键的防治措施是树上喷药,一般5月初开始,每隔7-10天喷一遍,连喷3-4遍。可选以下药剂:清除黑核桃、绝杀举肢蛾、虫蛾除尽、全能等1000-1500倍液或高效氯氟氰菊酯1000倍液,桃小灵1500倍液,将幼虫消灭在蛀果之前。喷药时,如果是成片的核桃园,最好统一进行喷洒。在日常果园管理中,果农还要注意及时摘除树上变黑的被害果及树下的落果,深埋或烧毁,以减少下一代虫口密度。
本文转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