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桃子 +关注 已有620人关注
开启左侧

桃树根腐病特效药青枯立克以及防治技术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生态农业刘青 发表于 2018-3-20 15:4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潍坊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果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桃树根腐病.jpg
桃树根腐病有哪些表现症状
桃树根腐病一般在夏秋季节侵染。第二年从早春根部开始萌动即可在根部为害,地上部要到发芽展叶后才表现。叶片焦边枯萎,嫩叶死亡,新梢变褐枯死,根部表现木质坏死腐烂,严重时整株死亡。急性症状:中午地上部叶片突然失水干枯,病部仍保持绿色,4-5天青叶破碎,似青枯状,凋萎枯死。慢性症状:病情来势缓慢,初期叶片颜色变浅,逐渐变黄,最后显褐色干枯,有的呈水烫状下垂,一般出现在少量叶片或某一枝的上部叶片上,严重时,整株枝叶发病,过段时间萎蔫枯死。发病重的植株,根部腐烂。
桃树根腐病发病原因分析:
1、干旱或浇水过多,由于土壤透气性差,导致根系生命力减弱,易诱发根腐病发生。 
2、结果过量,而肥力投入不足,特别是采后不施肥、不浇水,导致树体衰弱,易诱发根腐病发生。 
3、桃园前茬栽过杨树、杨槐或种过红薯、生地等。这些植物的残留根系腐烂后也可导致根腐病。 
4、冬季受冻,使桃树生理循环受阻,也可导致根腐病发生。 
5、偏重氮肥,而磷、钾不足,特别是在钾肥少的情况下,桃树的抗逆性下降。也是诱发根腐病的一个原因。
6、由于人为或环境因素使根系有伤口 ,病菌趁机入侵并繁殖,导致根腐。
桃树根腐病的发病规律
根腐病病菌为土壤习居菌,当根系生长衰弱时,抗病能力下降,病菌乘机侵入引起发病,发病高峰期在春季4-5月和秋季8-9月。土壤条件差,排水不良,通气性差,有机质含量低,沙质土壤或黏度大的土壤,根系发育不良,易引起发病。前茬栽过李树、杏树或其他苗木之类的土壤,病菌累积多,发病重。管理粗放,桃树生长势弱,抗病性差,发病重。
如今,幼龄树也有上根腐病的趋势了。很多果农看见表土干了,以为就是缺水了,浇水,或者夏季雨水多,排水不重视、不及时,造成土壤积水,不透气,影响根系的呼吸作用,使部分根系窒息死亡。有的果农为了树体健壮,一味的施用氮肥,造成夏季旺长,枝条中空,消耗了过多的储备养分,且没有创造等量或者大量的营养,使树势变弱。化肥的过量使用,也加重了土壤盐渍化,使根系环境进一步恶化。然而我们看到的病症是去年夏秋季节病菌就已经侵染桃树了。桃树根腐病如已发现,一般来讲已太迟了。在桃树生长期要多检查,发现桃叶较黄,枝条衰弱,树枝、干没有其它病虫为害现象,就应把根挖出看看,是不是根腐病。
除了传统的防治方法如:加强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氮磷钾配合,适当添加中微量元素。小树应促根发苗,大树要合理负载,防止树势衰弱,适时修剪,防止徒长、冻害和涝害等,另外需注意以下几点:
1、定植前做好根系处理和土壤消毒,防止病菌带入园区,导致根腐病的侵染,或树势衰弱、流胶等症状的产生。
2、在桃树定植前开沟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和生物菌剂《地力旺》,提高地温、起到固碳、固氮、解磷、解钾等作用,改善土壤团粒结构,缓解土壤板结,加速树体根系与土壤的养分循环,提高成活率。
3、桃树耐盐碱能力比较差,含盐量较高时,会出现桃树死树现象,在碱性土壤也会经常发生缺铁引起的黄叶症状。改善土壤盐渍化建议使用微生物菌剂《地力旺》。
已经上根腐病的建议采取治疗措施:
1、扒土,晾晒病根,在根部的毛细根区挖土至毛细根,对于有根瘤病害的应割除根瘤。
2、晾根,灌药杀菌,挖出根系后使用青枯立克200-300倍+根基宝300倍+大蒜油1000倍+沃丰素600倍+有机硅兑水进行灌根,重点在毛细根区,以灌透为目的,药液渗完后薄覆表土,不要立刻掩埋根系。到立冬前覆土,越冬。灌施药液向下引导根系生长、杀灭病菌,向上供给养分。
3、喷施叶面肥,补充营养,使用沃丰素600倍液+有机硅喷雾2次。
利用中草药制剂加生物菌组合,能够有效杀菌,促进根系生长,促进营养吸收,健壮作物。利用上喷下灌的作用方式和与作物亲和性特点,利于药液在作物体内上下传导,消灭潜藏的病原菌。及时修复受伤组织,减少病菌侵染的机会。数亿有益菌的加入,对原有有害菌产生拮抗作用,改善了作物根系环境,有益菌处于占位优势,促进作物的营养复壮和伤口修复,保证作物的高产和优势。关注潍坊奥丰刘青。

果业通-果园管理好帮手

精彩评论1

刘晓东 园主认证 发表于 2018-3-20 21: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好,学习了
獭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果业通网QQ:319130946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果业通①群:146086010 果业通网技术交流    果业通②群:122489487 果业通网广告信息群

首页|关于我们|免责声明|广告合作|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果业通网 ( 鲁ICP备13013375号-3 ) 0535-6770109

GMT+8, 2025-9-13 07:42 , Processed in 0.297026 second(s), 26 queries .

Copyright © 2015-2016 果业通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