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果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大樱桃流胶病是甜樱桃枝干上的一种重要的非侵染性病害。病害发生极为普遍,发病原因复杂,规律难以掌握。染病后树势衰弱,抗旱、抗寒性减弱,影响花芽分化及产量,重者造成死树。 症状:流胶病在不同树龄上的发病症状和发病程度明显不同,一般幼树及健壮的树发病较轻,老树及残、弱树发病较重。在主枝、主干以及当年生新梢上均可发生,以皮孔为中心发病,在树皮的伤口、皮孔、裂缝、芽基部流出无色半透明稀薄的胶质物,很黏。干后变黄褐色,质地变硬,结晶状,有的呈琥珀状胶块,有的能拉成胶状丝。 流胶病 侵染规律:引起流胶的原因较复杂,多数人认为是一种生理性病害。近些年报道流胶是一种真菌为害造成的。春季随温度的上升和雨季的来临开始发病,且病情日趋严重。在降雨期间,发病较重,特别在连续阴雨天气,病部渗出大量的胶液。随着气温的降低和降雨量的减少,病势发展缓慢,逐渐减轻和停止。虫害的发生程度与流胶病关系密切,危害枝干的吉丁虫、红颈天牛、桑白蚧等,是流胶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霜害、冻伤、日灼伤、机械损伤、剪锯口、伤根多、氮肥过量、结果过多或秋季雨水过多、排水不良等均可引起流胶病的发生。
流胶病引起的地上部枯萎死亡 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改良土壤,抓好病虫害防治是防治流胶病的根本方法。合理修剪,增强树势,保证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抗性。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增强土壤通透性,控制氮肥用量。雨季及时排水,防止园内积水。尽量避免机械性损伤、冻害、日灼伤等,修剪造成的较大伤口涂保护剂。此外,也可以用药剂防治。在施药前将坏死病部刮除,然后均匀涂抹一层药剂。在冬春季用生石灰混合液、200倍50%的多菌灵、300倍70%的甲基托布津或石硫合剂原液均有一定的效果。在生长季节,对发病部位及时刮治,用甲紫溶液或100倍50%的多菌灵加维生素B6涂抹病斑,然后用塑料薄膜包扎密封。
流胶病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