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苹果 +关注 已有1887人关注
开启左侧

[整形修剪] 苹果拉枝别乱拉,这些方法都错啦!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小小编辑 发表于 2017-7-27 18: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果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拉枝是现代苹果生产中整形及促花的重要手段之一。拉枝措施的应用,极大地简化了苹果管理措施,有效地促进了苹果树适龄结果,大幅度地提高了果实品质。因而拉枝在苹果生产中是应用最普遍、最广泛、也是最重要的方法。
14091222515b0048b7f131f7c3.jpg
      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认识所限,操作方法不当等原因,导致拉枝管理中问题较多,严重地影响了这一措施的应用效果。

      一、枝条太短,拉枝过急
      枝条角度拉开后,长势缓和,生长量变小,不利树冠扩张;同时,枝条角度拉开后,顶端优势消失,会促使枝条分枝,而拉枝侧重应用于幼树期,幼树期树冠扩张是主要目的,单轴延伸是现代苹果管理的主要特征之一,因而苹果生产中拉枝过早弊大于利,主要表现在一是不利树冠扩张;二是易出现分枝,不利枝条单轴延伸。
      采用适当延迟拉枝的方法,一方面可保持枝条有效延伸,扩大树冠;另一方面枝条直立生长时,其上仅促生出中短枝,很少抽生长枝,有利枝条单轴延伸。在红富士苹果生产中用于培养树体骨架的大型枝轴一般在枝长达1.5米左右时开始拉枝,临时辅养枝多在长度达1米左右时开始拉枝,效果很理想。
      对于已拉开的枝,如其上出现大的分枝,应进行疏除,集中养分供给枝轴生长,以利枝轴扩展,同时疏掉大的分枝,可促生中短枝,有效增加结果枝数量,促使产量提高。
  
      二、拉枝时间不当,冒条严重
     拉枝在生长期均可进行,但拉枝的时间不一样,效果差别较大。春季拉枝,由于新梢正处于旺盛生长期,枝条开角后,顶端优势易转化为枝背优势,极易出现冒条现象。冒条现象出现后,会造成枝条杂乱,养分被大量消耗,导致拉枝失败。而8~9月份新梢停长后,进行开角,冒条较少,因而最理想的拉枝时间应在8~9月份。
      如果春季拉枝,最好边拉枝边抹除背上芽,减少冒条现象的发生。对于已出现冒条的,如不影响枝轴增粗及延长生长,可通过变向拉下垂进行改造,如影响枝轴增粗及延长生长,则应及时疏除。
  
      三、主次不分,乱拉一通
      幼树期树体中的枝条主要有两类,一是培养树体骨架的,为永久性枝,另一类为辅养树体的,为临时性枝条。永久性枝条应以延伸生长为主,以扩大树冠,临时性枝条应尽快向结果枝进行转化,以利提高前期产量,因而它们开角时角度开的大小是不一样的,永久性枝要保持小角度延伸,而临时性枝应大角度延伸。但生产中对此重视不够,多主次不分,达不到预期效果。
      对于生产中拉枝后主次不明的,应重新审视,要适当抬高永久性枝的枝头,保持永久性枝的生长优势,保证长树结果两不误。
  
      四、开角大小与树形不匹配
      树形不同,对枝的开张角度要求是各异的,一般枝条的角度越开张,则对枝的抑制作用越强,越有利中干的加粗生长。苹果生产中,根据栽植密度的不同,应用的树形主要有改良纺锤形和自由纺锤形两种,前者适用于亩栽45株以下的,后者适用于亩栽植45株以上的,前者永久性枝轴开角多在90度左右,枝拉平即可,后者永久性枝轴开张角度多大于90度,枝要适当下垂。也就是栽植密度越大,枝条的角度应越开张,但生产中多达不到这个要求,导致密植园枝生长量过大,易出现枝交叉现象,给以后的管理造成极大的不便。
      对于这种现象可采用再次拉枝的方法,加大枝条开张角度,很有必要。

    五、拉枝不展通,效果不理想
拉枝最关键的是基角要开好,基角开到位,枝要拉的展通,不能出现弯曲,一旦出现弯曲,在所弯部位就会冒条,影响拉枝效果。但生产中拉枝不展通,弯曲枝较多。因而拉枝一定要细致,力争一次拉到位,不要给以后的管理留下隐患。


作者:王田利  来源:农科110网 仅供参考学习

果业通网--果农朋友的好帮手 www.guoyetong.com

精彩评论3

1500442515 园主认证 发表于 2017-7-27 18:54: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
又学一招
果业通-果园管理好帮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刘俊虎 园主认证 发表于 2017-7-27 21:06: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
拉枝有讲究,谢谢。
果业通-果园管理好帮手
未来果农 发表于 2017-8-1 08: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南阳
学问很大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当好农民科学种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果业通网QQ:319130946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果业通①群:146086010 果业通网技术交流    果业通②群:122489487 果业通网广告信息群

首页|关于我们|免责声明|广告合作|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果业通网 ( 鲁ICP备13013375号-3 ) 0535-6770109

GMT+8, 2025-9-14 15:27 , Processed in 0.289051 second(s), 28 queries .

Copyright © 2015-2016 果业通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