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微博登录
微信登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手机版APP
注册
登录
首页
Portal
社区
BBS
导读
跟着学
直播
┆
投稿
┆
签到
┆
兑换
┆
接任务
┆
苹 果
樱 桃
葡 萄
大 梨
桃 子
其 它
俺家果园
技术问答
技术暇谈
果园把式
乡土民情
组织活动
果业快讯
农资行情
政策法规
价格播报
新优品种
病虫害图谱
找农资
找苗木
找果品
卖农资
卖苗木
卖果品
果业通网
»
社区
›
果业技术
›
猕猴桃
›
猕猴褐斑病
返回列表
猕猴桃
+关注
已有
29
人关注
+发表新主题
[病虫害防治]
猕猴褐斑病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小红帽123
发表于 2017-4-22 15:45:0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果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x
褐斑病是猕猴桃产区的重要叶部病害,导致叶片早落,对当年和次年产量影响很大。此病流行年份果园病叶率可达50%~100%,采果前有些果园功能叶全部掉光。
症状
褐斑病主要为害幼嫩叶片。嫩叶刚展开即可受害,初期形成近圆形暗绿色水浸状斑,扩展到褐色小圆斑,边缘有褪绿晕圈。多雨高湿条件下,病斑迅速扩展,直径达lcm以上,边缘深褐色,中央浅灰色,具明显轮纹,病健分界明显。一般在叶背形成大量灰黑色霉层,潮湿时正面也有多个病斑常愈合在一起,引起叶片枯死、破裂和早落。老病叶脱落后重新发出新叶,新叶继续受害。
猕猴桃褐斑病初期症状
猕猴桃褐斑病典型症状
猕猴桃褐斑病后期叶背霉层
猕猴桃褐斑病分生孢子
病原
猕猴桃褐斑病菌(Corynespora sp.),属半知茵类棒孢属。有性时期属子囊菌门,自然状态不常见。病斑正、背面产生的霉状物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多单生,少数3~5根丛生,细长,不分枝,有1~7个分隔,浅褐色。分生孢子梗顶端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呈倒棍棒形或长圆柱形,直立或弯曲,顶部钝圆,有5~15个隔膜,隔膜处不缢缩,孢壁较厚,分生孢子幼嫩时呈浅褐色,成熟后呈棕褐色。病菌生长适宜的温度为25~32℃,寄主范围目前尚不清楚。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的形式在病残体内越冬,翌年春天形成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萌发侵入叶片组织,辗转危害。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病较重。一般在5~6月开始发病,7~8月进人盛发期,9月如多雨、湿度大,则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及时清除病枝、病叶,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病菌来源。加强栽培管理,注意整形修剪,放风排湿,使猕猴桃园通风透光;施足基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适量施用硼肥。
(2)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施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80%大生M-4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倍液。每隔7 ~ 10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3次。常用的内吸性杀菌剂还有25%嘧菌酯悬浮剂2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颗粒剂1500~2000倍液、75%百菌清(四氯间苯二甲腈)可湿性粉剂+7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1)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速克灵(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1) 1000倍液等。
注意:采果前30天应停用化学杀菌剂。
(来源:猕猴桃病虫害原色图谱)
病虫害防治
相关帖子
•
苹果霉心病的诊断与防治实用技术
•
苹果炭疽叶枯病的诊断与防治实用技术
•
苹果霉污病的诊断与防治实用技术
•
大樱桃枝干日烧和冻害的防治
•
果树粗皮,现在不刮,更待何时?
•
集成技术体系——病虫害和冻害综合防控技术!
•
今春苹果树腐烂病特别多,综合防治看这里!
•
一网打尽春季梨园病虫害!
•
四五月,桃树上要注意防治褐腐病
•
苹果缩水的原因摸透了!
果业通-果园管理好帮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苗木信息
互助问答
跟着学
现代果业
农资信息
小红帽123
果业小编
1406
主题
1885
帖子
11127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Ta最近发表
华山论“剪” 第八季 实地评委评分结果出炉!
杂交育成中熟苹果新品种——馨元萃
立夏、小满节气,果园管理重点提醒
谷雨节气,果园管理重点提醒
清明节气,果园管理重点提醒
果业通华山论“剪”第八季视频节目上线,投票开始!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