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其它 +关注 已有275人关注
开启左侧

草莓虫害资料大全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小红帽123 发表于 2017-4-6 14: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果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近年来随着草莓栽培面积不断扩大,草莓虫害也越来越严重,给草莓生产造成很大损失。为有效防治草莓虫害,今天就分享一下,草莓虫害的识别与防治方法。
    蚜虫
    种类与危害
    危害草莓的蚜虫主要有棉蚜、桃蚜和草莓根蚜。蚜虫为刺吸式口器,吸食植物组织液减少了植物体内的水分和营养物质,使被吸食的嫩芽和花器萎缩,被吸食的嫩叶扭曲变形不能正常舒展,导致植株衰弱,危害严重时可致植株死亡。蚜虫分泌蜜乳,导致煤污病。
763892894997286912.png
763892916052692992.png
763892943311474688.png
    发生规律
    蚜虫是一些病毒病的传播者,蚜虫在染毒植株和健康植株间交叉吸食,病毒可随其口器的吸食而扩散蔓延。蚜虫主要以有翅雌蚜迁飞方式扩散传播,以胎生方式繁殖个体并扩大群体。蚜虫以卵在越冬寄主上越冬,在温室大棚等适宜条件下可全年危害。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清除田间杂草,摘除蚜虫聚集危害的叶片,深埋或用薄膜封闭堆沤,以减少虫源。利用蚜虫成虫对黄色的趋性,在草莓秧苗上方20厘米处悬挂黄色粘虫板,一般每亩悬挂宽24厘米、长30厘米的黄色粘虫板20 块即可有效控制蚜虫扩展危害,在保护地栽培中使用效果更好。
    药剂防治:蚜虫发生初期,可用50%抗蚜威2000倍液、或10%吡虫啉1500倍液、或48%毒死蜱3000倍液等杀虫剂喷洒,注意不同药剂交替使用,防治蚜虫抗性增加,在采收前15天停止用药。
    螨类
    种类与危害
    危害草莓的螨类主要有二斑叶螨、朱砂叶螨和侧多食跗线螨。螨类为刺吸式口器,多在成龄叶片背面或未展开的幼叶上吸食汁液。危害初期受害叶片正面有大量失绿小点,后期叶片失绿、卷缩,严重时叶片似火烧状干枯脱落(俗称“火龙”)。受害花蕾发育成畸形花或不开花;受害果停止生长,果面龟裂,果肉硬、苦。
763893793845022720.png
763893793958268928.png
763893794155401216.png
    发生规律
    螨类可以以各种虫态在杂草丛、树皮缝或土壤中越冬,在保护地中条件适宜时可周年繁殖危害。螨类主要靠风雨、田间劳作和种苗运输等途径传播扩散,部分螨类在叶背面吐丝结网,可吐丝下垂借风力近距离传播。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注意轮作倒茬,消灭田间野生寄主如三叶草、狗尾草、黑麦草、风车草、蕨类、荞麦、苜蓿等。
    药剂防治:在春季害螨初发生时可使用20% 哒螨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噻螨酮乳油1500倍液或者20% 螨死净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等持效期长且卵、螨兼治的杀螨剂喷雾防治。在夏季害螨大量发生时,可使用1.8%阿维菌素乳油7000倍液、15% 哒螨灵乳油3000倍液、或73%克螨特乳油2500倍液等喷雾。注意不同药剂交替使用,在采收前15天停止用药。在保护地栽培中可用30%虫螨净烟熏剂熏蒸防治。
    金龟子
    种类与危害
    危害草莓的金龟子种类很多,常见的有苹毛丽金龟子、小青花金龟子、黑绒金龟子。金龟子成虫食性很杂,具有强烈趋光性,多在傍晚活动,主要在春季危害草莓的嫩叶和花器,也取食花蕾和果实。金龟子的幼虫为蛴螬,在地下取食草莓根系和咬断根茎,造成秧苗长势衰弱或死苗。
763894340706766848.png
763894340987785216.png
763894341616930816.png
763894341809868800.png
    发生规律
    金龟子在我国北方一般一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土壤中越冬。5 月份之后陆续羽化。成虫昼伏夜出,一般在黄昏出土危害最重。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草莓建园时避开马铃薯、甘薯、花生、韭菜等蛴螬危害严重的前茬地块。使用有机肥特别是鸡粪时一定要经过高温腐熟。结合翻地捡拾翻出的蛴螬。利用茶色食虫虻、金龟子黑土蜂、白僵菌等进行生物防治。
    药剂防治:在草莓种植前,每亩用3%马拉-克百威颗粒剂2.5千克拌土30千克以上均匀撒施后耕翻,可有效毒杀幼虫。如果在草莓种植后发现草莓被蛴螬危害,可及时拔出死苗并挖开根际土壤找出蛴螬并杀死。发现蛴螬较多时可顺着草莓垄使用50%辛硫磷1000倍液灌根,同时兼治其它地下害虫。注意在果实采收前30天停止用药。
    蝽类
    种类与危害
    危害草莓的蝽类主要有茶翅蝽、麻皮蝽、苜蓿盲蝽等,以茶翅蝽危害最重。蝽类多以针状口器刺吸草莓的叶片、叶柄、花器及果实的汁液,被害叶片破裂穿孔,被害花蕾生长变形,严重时枯死。被害果实发育成畸形果或腐烂。
763895013187915776.png
763895013426991104.png
763895015062769664.png
    发生规律
    北方地区2年发生1代,在南方1年1代,以成虫或若虫在地下越冬。清明后上升到地表活动。5月上旬~6月中旬是蝼蛄最活跃的时期,也是第一次危害的高峰期,6月下旬至8月下旬,天气炎热,转入地下活动,6~7月为产卵盛期。9月份气温下降,再次上升到地表,形成第二次危害高峰,10月中旬以后,陆续钻入深层土中越冬。蝼蛄昼伏夜出,以夜间9~11时活动最盛,特别在气温高、湿度大、闷热的夜晚,大量出土活动。早春或晚秋因气候凉爽,仅在表土层活动,不到地面上,在炎热的中午常潜至深土层。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草莓园要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减少随有机肥施入草莓园中蝼蛄卵的数量。蝼蛄发生期在草莓园用黑光灯诱杀成虫,可减少园内虫口密度。
    药剂防治:在蝼蛄危害严重时,每亩用3%马拉-克百威颗粒剂2.5 千克均匀拌入炒香的麦麸40 千克顺垄撒施,或者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0.1 千克加少量水稀释后拌沙土20千克在地面均匀撒施,都可以有效控制蝼蛄危害。
    大造桥虫
    种类与危害
    大造桥虫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以危害花蕾、花和幼果。危害叶片时,初孵幼虫啃食正面叶肉,2 龄以后将叶片咬食成缺刻或孔洞,大龄幼虫可将叶片大部分都吃去,只剩下主叶脉。危害花蕾、花和幼果时,可将花蕾咬食成孔洞,啃食部分或全部花瓣,将幼果咬成缺刻。
763895646603317248.png
763895462444011520.png
    发生规律
    长江流域年发生4~5代,以蛹在土中越冬。各代成虫盛发期:6月上中旬,7月上中旬,8月上中旬,9月中下旬。成虫昼伏夜出,趋光性强,羽化后2~3天产卵,多产在地面、土缝及草秆上,大发生时枝干、叶上都可产卵,初孵幼虫可吐丝随风飘移传播扩散。10~11月以末代幼虫入土化蛹越冬。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冬耕晾晒,减少越冬虫源。在成虫期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清除杂草,结合田间作业可摘除卵块及幼虫扩散危害前的被害叶。
    药剂防治:幼虫发生初期,用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聚酯乳油1500倍液等杀虫剂喷雾,注意不同药剂交替使用,在采收前15天停止用药。


(来源网络 仅供参考)

果业通-果园管理好帮手

精彩评论1

于全英 园主认证 发表于 2017-4-6 17:47: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威海
草莓有这么多虫害,看来吃个草莓真不容易
果业通-果园管理好帮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果业通网QQ:319130946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果业通①群:146086010 果业通网技术交流    果业通②群:122489487 果业通网广告信息群

首页|关于我们|免责声明|广告合作|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果业通网 ( 鲁ICP备13013375号-3 ) 0535-6770109

GMT+8, 2025-9-13 16:51 , Processed in 0.088019 second(s), 30 queries .

Copyright © 2015-2016 果业通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