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苹果 +关注 已有1887人关注
开启左侧

[生物学特性] 苹果短枝型品种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小红帽123 发表于 2017-3-31 11:0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果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苹果短枝型品种是由普通型品种经过芽变(或杂交)而培育成的新类型,它的植物学特征、生长习性、结果习性和理化特性都不同于普通型,大多优于普通型,在生产中,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这些性状有时会发生退化,表现出普通型性状。近年来,在渭北西部地区,随着短枝型品种的增多和栽植面积的增大,发生回变的植株也逐年呈现增多的趋势,并对生产造成了一定影响。
4884716745936813519.jpg
    1、回变现象
    1.1回变形式。从生产实践看出,短枝型品种回变主要表现三种形式:一是幼树回变,苗木栽植后,从萌芽长枝起,就发生回变,不表现短枝型性状,而直接表现普通型性状;二是枝条回变,植株生长几年后,在个别枝上或一些果实上发生回变,表现出普通型性状;三是全株回变,随着树龄增大,全株发生回变,表现出普通型性状。
    1.2回变率。从不同品种来看,发生回变率(发生回变的植株占果园总植株的比率)不一致。据在渭北西部千阳县调查:元帅系短枝型品种性状基本稳定,回变率较低,仅为5~7%;短枝型富士品种,回变率次子,为12~14%;金冠系的短枝型品种如金矮生,回变率高达20~28%。
    1.3回变现象。品种发生回变后,枝条节间明显变长,生长加快,树体高大,12年生新红星,树高3.5  m,冠径2.6m,回变后树高4.6m,冠径3.5m;果实个头减小,着色度降低,金矮生平均单果重230g,回变后仅为190g,短枝富士着色片状,着色面达80%以上,回变后出现条纹色,着色面不足50%;生产能力(即单位树冠体积产量:kg/m3)降低,金冠为1.56,而金矮生为7.69,同比降低4.9倍。
    2、回变原因
    2.1 品种选育不严。当前生产中多数短枝型品种都来自芽变。在芽变选种过程中,由于受到气候、土壤、砧木及人为因素,筛选的芽变品种纯度往往达不到100%,总有一些性状不明显的植株,混杂在其中,被选育出来,用于大田生产,结果表现的短枝型性状就不明显。
    2.2 采用性状不明显的接穗。在苗木繁育或高接换头时,由于需求大量的接穗,一些育苗个户或果农,不经严格选择,采取的接穗优劣不一,有的生长充实,有的生长不充实,有的是背上枝,有的是直立枝。而且有的接穗短枝型性状不明显,或者不具有短枝型性状。在嫁接时,也不注意接穗的合理使用,而把接穗基部或顶部的不饱满芽子或生长不充实的枝段都用来嫁接。采用了这些质量不一的接穗后,繁殖的苗木或高接的果树,在生产中表现性状不同,有的短枝型性状明显,有的就不明显。
    2.3 突变体的不稳定性。普通型品种经过长期的栽植,已经适应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栽培性状很稳定。而从中选育的芽变品种,一来由于芽变体本身存在着不稳定性,二来在生产中,遇到不适宜的气候、土壤及管理不当等因素,都会发生回变,表现出普通型的品种特性。还有一些品种的突变体,由于腋芽在萌发侧枝或营养繁殖时,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导致转化为不同类型的枝条,在果实或枝叶上就表现短枝型性状明显和不明显的区别。
    3、防止途径
    3.1做好品种选育。在品种选育过程中,应注意芽变体的发现和确认,选择性状优良的芽变体。并对其性状进行仔细观察、认真记载和科学测定,准确掌握品种特性。严格选育,通过各代不断地选优提纯,淘汰回变的和性状不稳定的苗木,真正选育出性状突出的稳定的芽变品种。
    3.2采取优良接穗。在繁育苗木或高接换优时,采取的接穗,应当严格取样手续,避免从嫁接苗上直接采取接穗,最好从短枝型苹果园表现较好的单株上或从采穗圃的母株上取接穗,即使如此,亦应采取母株外围、生长健壮、组织充实、芽体饱满且无病虫危害的一年生发育枝,而不得采取内堂的萌孽枝、幼嫩徒长枝以及背上枝和直立枝。对采回的接穗挂上标签,注明品种名称,并注意接穗保鲜,使其不皱缩、不失水,确保品种特性。
    3.3加强果园管理。短枝型苗木栽植后,尤其进入结果后,树体就表现出节间短、生长慢、易成花结果的特性,所以在栽培中,要从土、肥、水等方面加强管理,进行全园深翻、多施有机肥、合理修剪、适时灌溉、防治病虫害,促进果树健壮生长,为充分发挥品种的优良特性而不断创造适宜的环境和生产条件。


(来源网络 仅供参考)

果业通-果园管理好帮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果业通网QQ:319130946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果业通①群:146086010 果业通网技术交流    果业通②群:122489487 果业通网广告信息群

首页|关于我们|免责声明|广告合作|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果业通网 ( 鲁ICP备13013375号-3 ) 0535-6770109

GMT+8, 2025-9-14 11:05 , Processed in 0.105764 second(s), 28 queries .

Copyright © 2015-2016 果业通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