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葡萄 +关注 已有379人关注
开启左侧

[病虫害防治] 红地球葡萄缺铁性黄化防治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小红帽123 发表于 2017-3-31 10: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果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高台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地处北纬39°03′50″~39°59′40″,境内海拔1260~3400米,年平均气温7.6℃,无霜期157天,年平均降水量105.8毫米,年蒸发量1966.7毫米,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土壤肥沃,是设施红地球葡萄栽培的适宜产区。
20110913184729596.jpg

    2007年以来,高台县委县政府采取“项目推动、政府带动、科技支撑”等措施,积极动员群众,发展日光温室红地球葡萄产业,至2012年,全县共栽植日光温室红地球葡萄1783座,果品200万公斤,实现经济收入2500万元, 日光温室红地球葡萄已成为全县林果特色产业之一。
    但由于日光温室红地球葡萄缺铁性黄化病在我县各乡镇普遍发生,严重影响设施葡萄红地球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1、主要症状
    日光温室红地球葡萄缺铁性黄化病是由缺乏铁元素而引起的一种生理性病害。
    在我县主要从5月份开始发生,症状主要表现为新梢幼嫩叶片呈淡绿色或者黄色,叶脉保持绿色,随着叶片黄色逐渐加重,植株下部老叶及新梢嫩叶均表现为黄色,严重时叶片呈白色,叶片呼吸和蒸腾强度的降低。
    由于营养供应不足,植株生长衰弱货品停止,枝条细、叶片小、坐果率低,落花落果严重,果实发育不良,果粒小,新梢的木质化程度差,枝条细,抗寒力弱,不但当年产量低,而且还影响第二年的产量和果品品质。
    2、发病原因
    2.1 土壤土质差、盐碱重。
    苗木栽植前没有按技术要求换土,土质差,土壤盐碱重,粘度大,通气性差,土壤pH值高,有机质含量低,苗木栽植后,植株根系生长缓慢或停止,根系吸收功能降低,不能正常吸收利用的铁元素,引起黄化病发生。
    2.2灌水不合理。
    部分农户灌水次数过多或大水漫灌,使土壤板结,透气性差,影响根系正常生长,铁元素不能正常吸收而发生黄化。
    2.3偏施氮肥。
    部分农户施肥过程中大量施用氮肥,使植株新梢生长旺盛,铁元素吸收不足,使新梢因缺铁而表现出黄化现象。

    2.4负载量过大。
    部分农户思想认识不高,片面追求高产,不能严格按照标准化生产要求进行疏花疏果,导致果穗过大(每穗3-4斤)、留果量过多(每株8-13穗),产量高,超负载,使叶片铁供应不足而发生黄化病。
    3、防治对策
    3.1开沟换土。
    日光温室红地球葡萄苗木栽植以沙壤土最好,不适宜粘重土壤。土层厚度lm以上,PH值低于8.5,表层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
    新搭建的日光温室,在苗木栽植前,严格按照设计的行距挖深0.8米、宽0.8米的栽植沟,将熟土与腐熟的优质农家肥、细沙各占三分之一掺匀后回填到栽植沟与地面平,然后,顺行间再用熟土和沙各占二之一起垅后栽植苗木。
    对于含盐量过高、土壤过于粘重或漏沙地,改良后进行栽植,确保苗木根系健康生长,有效预防缺铁性黄化病的发生。
    3.2平衡施肥
    3.2.1追肥。
    追肥时应选用生理酸性肥料或中性肥料,如硫酸铵、硫酸钾、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尿素、磷酸铵等,不使用生理碱性肥料。
    追肥做到配方施肥,氮、磷、钾配合,主要在苗木萌芽前、花前以氮肥为主,每株施尿素50g,果实彭大期、果实着色期以磷、钾肥为主,株施磷二铵、硫酸钾各100g。
    3.2.2 叶面喷肥。
    在生长前期间隔10-15天,用浓度为0.3%尿素溶液进行叶面喷施; 11月下旬以后,每隔7天叶面喷施浓度为0.3%磷酸二氢钾3次。
    3.2.3 基肥。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在果实采收后进行,在树行一侧离苗40cm处,挖深60cm、宽30cm的施肥沟,将表土与细沙、优质有机肥充分拌匀后施入,最后进行灌水,每667㎡施优质有机肥4000kg。
    有机肥能有效调节土壤的酸碱度,提高树体吸收功能,增强树体抗性。
    3.3适时灌水。
    灌水根据旱情进行,不旱不浇,严禁大水漫灌。改大水漫灌为小水浇灌、隔行分灌或膜下滴灌,避免盲目灌水、过量灌水,做到勤灌少灌,谨防积水。
    3.4合理负载。
    根据观察,我县日光温室红地球葡萄缺铁性黄化病的发病从第一年挂果产量大后开始的。留果量过大不但使大量营养被过多的果实吸收,转运到根系的养分也会减少,矿质营养的吸收就会受到影响而发生黄化病。
    生产中,严格按照设施红地球葡萄标准化管理要求进行疏花疏果,一般每株留果穗5~6穗,每穗留果80粒左右,每座产量控制在1000~1500公斤,确保树势健壮。
    3.5中耕松土。
    灌水后或下雨后,待墒情合适时及时除去温室内所有杂草,将旱塘内土壤耙细,上面覆2-3厘米的细黄沙,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通透性,保证根系有旺盛的生命力。      
    3.6增施铁肥。
    3.6.1 叶面喷施。
    当叶片发现有失绿症状时,从 5月份开始用0.3%~0.5%硫酸亚铁溶液加入少量的食醋和0.3%尿素液喷洒枝蔓,以促进吸收。每15d喷一次,喷3~4次。
    3.6.2 灌根。
    将葡萄根部挖开,露出几条较粗的根时,浇灌2%—5%的硫酸亚铁水溶液,每株10~15公斤。
    3.6.3 根施铁肥。
    结合施基肥在树行一侧离苗40cm处,挖深60cm、宽30cm的施肥沟,将硫酸亚铁与腐熟的优质有机肥料按1∶15的比例混合均匀,施入根系分布的范围内,然后进行灌水,防治效果十分明显。


(来源网络 仅供参考)

果业通-果园管理好帮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果业通网QQ:319130946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果业通①群:146086010 果业通网技术交流    果业通②群:122489487 果业通网广告信息群

首页|关于我们|免责声明|广告合作|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果业通网 ( 鲁ICP备13013375号-3 ) 0535-6770109

GMT+8, 2025-9-13 04:26 , Processed in 0.102086 second(s), 30 queries .

Copyright © 2015-2016 果业通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