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葡萄 +关注 已有379人关注
开启左侧

[病虫害防治] 葡萄害虫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小红帽123 发表于 2017-3-30 15:2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果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1、葡萄小叶蝉(又名二星叶蝉、葡萄斑叶蝉)
15330003a84481e275bb.jpg

    1.1形态识别及为害特征成虫   
    体长约3.0~4㎜,淡黄色,头顶有2个明显的圆形斑点,小盾片前左右各一个三角形黑斑纹。卵:长圆形稍弯曲,黄白色,约0.2㎜。若虫:初孵若虫为白色,末龄为黄白色。
    该虫在各葡萄产区普遍发生,以成、若虫聚集在葡萄叶背面吸食汁液,被害初期,叶面出现失绿白色小点,随着为害加重,白点连成一片,叶片成为苍白色,甚至枯焦脱落,影响果实生长、成熟。
    1.2生活习性   
    1年3代,以成虫在杂草、落叶、石缝等隐蔽场所越冬。
    翌春3月份越冬成虫陆续出蛰,先在桃、花卉等发芽早的作物上为害,待葡萄发芽后,转移到葡萄上吸食叶片汁液,成虫产卵于叶脉内或叶背绒毛中,5月中下旬孵化若虫,以后世代重叠,均在葡萄上繁殖,先在老叶上为害,逐渐向新叶蔓延,整个生长季节深受其害,10月后越冬。
    1.3科学防治   
    ①生长期及时摘心、绑蔓、去副梢,园内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环境,减轻危害;
    ②药剂防治:若虫发生期,喷洒21%灭杀毙乳油4000倍液,或20%氰戊菊脂乳油3000倍液,或10%天王星乳油7000倍液,或4.5%氯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
    ③秋后彻底清除果园落叶杂草,集中烧毁;
    2、葡萄透翅蛾
153800027928f1ecbc82.jpg

    2.1形态识别及为害特征
    成虫:体长约20㎜,头前部及颈部黄色,后胸两侧黄色,前翅赤褐色,翅脉黑色,后翅透明,腹部有3条黄色横带,前面1条最宽,中间稍窄,第3条最细,雄蛾腹末端两侧各有一长毛丛。
    卵:扁椭圆形,紫褐色,约1㎜。幼虫:老熟后约35~40㎜,圆筒形,头红褐色,前胸背板有倒“八”形纹。蛹:红褐色,腹末有臀刺1列。
    此虫以幼虫蛀食葡萄枝蔓髓部,被害部外部肿大,内部中空,被害枝上面叶片发黄,枝蔓易折断枯死。幼虫蛀食处有蛀孔,并堆有虫粪。
    2.2生活习性   
    1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葡萄粗蔓内越冬,第2年春天在被害枝蔓内化蛹,6、7月份羽化成虫,成虫夜间羽化活动,产卵在当年枝蔓的芽腋或嫩茎上,卵期10天左右幼虫孵化后即从叶柄基部蛀入为害,嫩茎蛀空后,转移到粗蔓中为害,成虫羽化时将蛹皮一半遗留在羽化孔内。
    2.3科学防治
    ①人工剪(摘)除被害枝梢。冬季修剪时,认真剪除被害枝蔓,剪下的带虫枝蔓应在成虫羽化前消毁。葡萄生长季节,从幼虫蛀入开始,经常检查新梢,确定是被害梢,应及时摘除,消灭幼虫,防止继续为害。
    ②喷药防治。将18 %氧乐果乳油(高渗型)1000倍液均匀喷布于叶背面,间隔10天喷1次,连喷3次。应注意采果前3周停用本药。
    ③用注射法防治蛀道内幼虫。如不愿采取喷药防治法,而幼虫已蛀入新梢基部或较粗蔓,可先用一带柄的细针锥在被害枝蔓上探知幼虫蛀食的大概位置,然后用注射器从该位置锥孔中向蛀道内注入50%敌敌畏乳油10倍稀释液1ml以熏杀幼虫。
    3、葡萄瘿螨

15360000fc3e944c7483.jpg

    3.1 形态识别与为害特征   
    成螨:圆锥状,0.1~0.3㎜左右,前躯体有2对足。多躲藏在葡萄叶背绒毛下,很难看到虫体。
    葡萄瘿螨主要为害叶片,最初于叶的背面发生苍白色斑,后受害部位绒毛增多、变厚、灰白色,逐渐变为黄褐色一茶褐色一黑褐色,形似毛毡,因此也有毛毡病之称。
    叶正面凹凸不平,叶片萎缩、脱落、枝蔓生长衰弱。
    3.2生活习性  
    以成虫在芽鳞片内越冬,第2年春天,随芽的展开,成虫从芽内迁移到幼嫩叶片背面绒毛下为害吸食汁液,叶片受刺激长出毛毡状绒毛,6、7月间,繁殖最差,为害也最重。
    葡萄落叶前成虫转移到芽子里越冬。
    3.3科学防治   
    ①清除病原。在生长季节发现病叶要及时摘除,集中深埋或烧毁。
    ②苗木消毒。将苗木、插条用40℃温水浸5~7分钟后,再移入不敷出50℃温水浸5~7分钟,可杀死鳞片中的瘿螨。
    ③药剂防治。药剂防治在早春萌芽前,喷5度石硫合剂,或芽萌动时喷0.5~1.5度石硫合剂,防治效果均较好。发芽后用药较发芽前用药较果更好。
    4、葡萄短须螨

1531000659ea58ba84d9.jpg

    4.1形态识别及为害特征
    雌成螨体微小不足0.5㎜,赭褐色,眼点红色,腹背中央红色,4对足粗短多皱,称短须螨。卵:鲜红色有光泽。若虫:较雌成螨小,体淡红色,腹部末端有8条叶状的刚毛。
    葡萄短须螨以成、若、幼螨群聚在嫩梢、叶片等处为害,叶片受害后,叶面呈现很多黑褐色斑块,为害严重者焦枯脱落。
    果穗、果柄、穗轴受害,被害处呈黑色,枝条不能成熟,组织变脆,极易折断,果粒受害,果面呈铁锈色,裂果。
    4.2生活习性
    1年发生6代以上,以雌成螨在老皮裂缝内,叶腋及芽鳞内越冬,4月中下旬,成虫出蛰为害幼芽、嫩叶,半个月后产卵,卵散产在叶片上,虫体大多在叶背基部和叶脉两侧活动。
    7、8月份虫口密度最大,为害也最重,10月下旬至11月份逐渐转移越冬。
15320000fafebbc57529.jpg

    4.3科学防治   
    ①苗木处理。苗木定植前用波美3度石硫合剂浸泡3~5分钟,晾干药液定植。
    ②春季冬芽萌动时,喷布3度石硫合剂+0.3%洗衣粉;葡萄生长季节可用40%三氯杀螨醇800倍液喷洒防治,或20%灭扫利35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5000倍液。
    ③初冬防寒前,剥除老树皮烧毁,消灭越冬雌成虫。

(来源网络 仅供参考)



果业通-果园管理好帮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果业通网QQ:319130946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果业通①群:146086010 果业通网技术交流    果业通②群:122489487 果业通网广告信息群

首页|关于我们|免责声明|广告合作|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果业通网 ( 鲁ICP备13013375号-3 ) 0535-6770109

GMT+8, 2025-9-13 08:07 , Processed in 0.089335 second(s), 30 queries .

Copyright © 2015-2016 果业通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