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猕猴桃 +关注 已有29人关注
开启左侧

[病虫害防治] 猕猴桃菌核病防治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小红帽123 发表于 2017-3-22 13:3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果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t0166198db99b782205.jpg

    猕猴桃菌核病(Yangtao Sclerotinia rot)常见为害花和果实。
    症状
    雄花受害(猕猴桃的花果雌雄异株)最初呈水浸状,后变软,继之成簇衰败凋残,干缩成褐色团块。雌花被害后花蕾变褐,枯萎而不能绽开。在多雨条件下,病部长出白色霉状物。果实受害,初期呈现水渍状褪绿斑块,病部凹陷,渐转为软腐。病果不耐贮运,易腐烂。大田发病严重的果实,一般情况下均先后脱落;少数果由于果肉腐烂,果皮破裂,腐汁溢出而僵缩;后期,在罹病果皮的表面,产生不规则的黑色菌核粒。
    病原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Lib.) de Bary 称核盘菌,属子囊菌门真菌。病菌不产生分生孢子,由菌丝集缩成菌核。菌核黑褐色,不规则形,表面粗糙,大小1~5(mm),抗逆性很强,不怕低温和干燥,在土壤中可存活数百天。菌核吸水萌发,长出高脚酒杯状子囊盘。子囊盘淡赤褐色,盘状,盘径0.3~0.5(mm),盘中密生栅状排列的子囊。子囊棍棒形或筒状,大小104~148×7.9~10.1(μm)。子囊孢子8个,内单列生长,无色,单胞,椭圆形,大小7.8~11.2×4.1~7.8(μm)。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猕猴桃菌核病,是南方多雨地区常见的病害之一。病菌可寄生油菜、茄子、番茄、莴苣、辣椒、马铃薯、三叶草等70多种植物。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或附于病残组织上越冬,翌年春季猕猴桃始花期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并弹射出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为害花器。土壤中少数未萌发的菌核,可不断萌发,侵染生长中的果实,引起果腐。当温度达20~24℃、相对湿度85~90%时,发病迅速。
    防治方法  
    (1)冬季修剪、清园,施肥后,翻埋表土10~15(cm),使土表菌核埋深于土中不能萌发侵染。
    (2)用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40%菌核净、50%扑海因、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在发病始期和前期喷花或果实2次,防效好。
(来源网络)

果业通-果园管理好帮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果业通网QQ:319130946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果业通①群:146086010 果业通网技术交流    果业通②群:122489487 果业通网广告信息群

首页|关于我们|免责声明|广告合作|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果业通网 ( 鲁ICP备13013375号-3 ) 0535-6770109

GMT+8, 2025-9-13 17:36 , Processed in 0.124164 second(s), 30 queries .

Copyright © 2015-2016 果业通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