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大梨 +关注 已有365人关注
开启左侧

[病虫害防治] 梨茎蜂的为害症状及防治措施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小小编辑 发表于 2017-3-13 15:4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果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梨茎蜂的为害症状及防治措施
危害特点】  
梨茎蜂以成虫和幼虫为害梨树新梢,尤以成虫为害最重。当新梢长至6~7 厘米时,成虫开始为害,用锯状产卵器在嫩梢4~5片叶处锯伤,再将伤口下方3~4片叶的叶片切去,仅留叶柄。新梢被锯后萎缩下垂,干枯脱落。幼虫在残留的嫩茎髓部蛀食,虫粪填塞虫体后的虫道,受害嫩茎后期成黑褐色枝橛,脆而易折(彩图335)。
图片4.jpg
彩图335  梨茎蜂为害状
图片5.jpg
彩图336  梨茎蜂成虫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9~10毫米,翅展13~16毫米,体细长、黑色,有光泽,触角黑色丝状,前胸后缘两侧、翅基、后胸后部和足均为黄色,翅淡黄色、半透明,翅脉黑褐色,雌虫腹部内有锯状产卵器(彩图336)。卵椭圆形,长约1 量米,稍弯曲,乳白色、半透明。老熟幼虫体长10 ~ 11毫米,体稍扁平,初孵化时白色,渐变淡黄色,头黄褐色,尾部上翘,无腹足(彩图337)。蛹为离蛹,全体白色,羽化前变黑色,复眼红色。
图片6.jpg
彩图337  梨茎蜂幼虫
发生习性】  
梨茎蜂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被害枝段内越冬。翌年梨树开花期成虫逐渐羽化,鸭梨盛花后5天为成虫产卵高峰。成虫在晴朗天气10~13时较活跃,飞翔、交尾、产卵,阴雨天和早晚低温时在叶背静伏不动。成虫产卵时,先用锯状产卵器将嫩梢4~5片叶处锯伤,将卵产在伤口下2~4毫米处的幼嫩组织内。成虫产卵期约持续半月。卵期7天,幼虫孵化后向枝橛下方蛀食,老熟后头向上作茧休眠越冬。
防治技术
(1)人工防治  在落花后半月内,及时剪除上端枯萎的虫梢,集中销毁。结合冬季修剪,剪除被害枝橛,集中烧毁。
(2)及时喷药防治  成龄果园一般不需喷药防治,幼树园或高接换头的梨园则需进行喷药。当新梢长至5~10厘米左右时(花序分离期至铃铛球期)第一次喷药,鸭梨落花后立喷第二次药。常用有效药剂有:48%毒死蜱乳油1200~1500倍液、40%毒死蜱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90%灭多威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52.25%氯氰菊酯乳油或水乳剂1500~2000倍液、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20%甲氯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等。


(摘自《梨树病虫害诊断与防治原色图鉴》)

果业通网--果农朋友的好帮手 www.guoyetong.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果业通网QQ:319130946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果业通①群:146086010 果业通网技术交流    果业通②群:122489487 果业通网广告信息群

首页|关于我们|免责声明|广告合作|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果业通网 ( 鲁ICP备13013375号-3 ) 0535-6770109

GMT+8, 2025-9-13 17:55 , Processed in 0.099800 second(s), 30 queries .

Copyright © 2015-2016 果业通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