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苹果 +关注 已有1887人关注
开启左侧

苹果矮化密植栽培的意义与现状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M9-T337 发表于 2014-5-7 16: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果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苹果矮化密植栽培的现状
(一)、国外矮砧苹果发展现状与趋势
有关苹果矮化栽培1472年法国人Champier 在叙述法国诺曼底的苹果时提到过乐园苹果。至于道生苹果1519年始见于文献。当时欧洲各国对乐园苹果和道生苹果的名称应用很混乱,直到1872年英国园艺学会首先提出对其进行分类研究。1912年英国东茂林试验站的Hatton将其定名为营养系砧木,以后选出了EM系砧木,1972年英国东茂林试验站站长Perlira提议将EM改为M,同时推广到世界各国。现将国外苹果矮化砧木研究和利用情况介绍如下。
1、英国
东茂林实验站从1929年开始利用M系和各种砧木杂交,从中选育出一些矮化极好的优良砧木。如1959年发表的M26为M16×M9,属于半矮化砧,1974年发表的M27为M13×M9,属于矮化砧。上世纪80年代推出的3426,其亲本为M7×M9,属于极矮化砧,十年生嫁接树的高度不足60厘米。从1940年开始东茂林实验站和朗阿试验站共同进行了脱病毒研究,提供了M9EMLA、M26EMLA、M27EMLA及MM系的104、106、111无病毒砧木供应生产。目前英国新建果园,主要推广M9优系中T337。
2、法国
对苹果营养系砧木的应用较广泛,全国已有85%以上的苹果树为M系的矮化砧和半矮化砧。在80年代M9约占30%、M2约占40%、M5约占15%,其他还有M4、M26、MM106等。目前,法国苹果苗选用M9 矮化砧木,栽植密度较高(2500-3500 株/公顷)。建园时选用质量好,粗壮苗木。整形方式是中轴形、疏层形、细长纺锤形等整形方式的技术结合,可称之为“高纺锤形”。先进的果园管理技术实现了苹果的高产、优质。栽植后第二年的平均产量为10 吨/公顷;第三年可达到25-30吨/公顷;四年以后将增至40-50吨/ 公顷。
3、意大利
80年代苹果主产区已有20%以上利用M4、M2、MM106等半矮化砧,约5%用M9矮化砧,M26半矮化砧也在试用中。进入上世纪90年代,苹果树以 3300-4000 株/公顷的高密度栽植,且都使用矮化 M9 砧木无性繁殖的苗木。近年来,意大利南蒂罗尔地区还在M9中选育出矮化与丰产性更优的T377,该砧木多采用自根砧栽培,适宜大面积发展高纺锤树形。通常选择三年生的优质、强壮、分枝能力强的大苗直接栽植。采用先进技术的果园,每公顷可获得高达50吨的优质果产量。地理条件优越、实践经验丰富的果农产量普遍可超过60吨/公顷。
4、荷兰
是欧洲应用矮化砧较普遍的国家之一。由于利用矮化砧使苹果生产,使苹果生产跃为主要出口国之一。在上世纪80年代,全国约有70%以上的苹果树是用M系砧木嫁接的,主要推广M9、M1、M2、M4、M7等砧木。现在,新建果园,几乎全部使用矮化砧木。
5、德国
Maurer等人从二十万株自然生长的实生苗中选出一些营养系砧木,命名Da营养系砧木,其越冬性和M系差不多。Schindler从道生和乐园苹果的实生苗中选出一系列的 Pi系砧木。对M系砧木区域化试验结果认为M1、M2、M4、M9、M11较好,M4、M9、M5、M7砧上的果实色泽好。现在,果园采用单行高密度栽植(2800-3500株/公顷),通常建园选用M9 作砧木嫁接繁殖的优质、分枝能力强、大苗栽植。利用垂直的多铁丝篱架(木桩)对果树进行支撑。平均商业产量为35-40吨/公顷。
6、波兰
利用M9和普通安托诺夫卡杂交选育出P系抗寒砧木。波兰的大部分果园都使用矮化程度没有M9高的矮化或半矮化砧木(M26等),密度约为1000-1250株/公顷。几个较现代化的果园最近已经开始进口西欧的 M9矮化砧木嫁接的有分枝的苗木,栽植密度提高到1800-2500株/公顷。如今的高密度果园生产量可达到 30-40吨/公顷。目前推广砧木主要有M9、T337、B9等,其中M9占80%以上,见表1。
表1 波兰苹果栽植密度
(Andrej.A przybyl,2006)   (吨/公顷)
年份

株行距(m)
株/公顷
砧木
初始结果年限
产量
1919-1950

10×10
10×8
100
125
乔化砧
8-10
10-15
1951-1970

8 ×6
7 ×5
208
285
乔化砧
6-8
20-25
1971-1980

6 ×4
5 ×3.5
416
571
乔化砧、A2
M7、MM106
5-6
25-30
1981-1990

4×2.5
3.5 ×1.5
3 ×1
1000
1905
3333
中间砧B9、P2
M26、M9
4-5
30-40
1991-1998

3.5 ×1.2
3 ×1
3×0.8
2.5×0.4
2380
3333
4166
10000
M9、M26、P60
M9、P16、P22、P59
P22、P59
M9、P16、P22、P59
3-4
30-50
1999-

3.5 ×1.2
3.5 ×1
3.5×0.8
2380
2857
3571
M9、P16、P22、P60
P16、P50、P22
2-3
40-70
7、美国
     对矮化砧选育十分重视,康乃尔大学杰尼瓦试验站以抗病虫为目标选育出CG系砧木,如CG10、CG26、CG47、CG80、CG23、CG57;密执安州立大学选育出MAC系列砧木,如 MAC1、 MAC9、 MAC10、 MAC25、MAC39、 MAC46等;农业部研究中心选育出USD系列砧木,如USD1225、USD312、USD316、USD323、USD329、USD1256、USD1263等。在美国1960年之前,苹果栽植密度是100株/公顷,1960-1980年为600株/公顷,1980年之后为1500株以上/公顷。在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苹果生产区利用的矮化砧栽培苹果在西部地区约占70%,东部地区约占30%。现在美国几乎看不到乔化果园,几乎全部栽植了矮砧苹果。其中M9占30%、B9占20%、M26占20%、M7占10%、MM106占9%、MM111占5%、 G16占2%、 G30占1%,栽植密度见表2。
表2  美国苹果栽植体系(Robinson)
体系

密度(株/公顷)
株行距(m)
砧木
瘦塔形

840
2.4×4.9
M26、 G30 、G202
直立干形

1538
1.5×4.2
M9、 Nic29、 G16
细长直立干形

2244
1.2×3.6
M9、 Nic29、 G16
细长纺锤形

3262
0.9×3.3
M9、 T337 、B9
高纺锤形

5382
0.6×3.0
M9、 T337 、B9
8、日本
苹果矮化栽培发展较快,在上世纪80年代初,生产上所用的砧木型号为M26约占68.3%,MM106约占19.5%,M9约占6.7%,M7约占2.5%,MM111约占1.3%,其他的约占1.7%。日本密植栽培均用矮化砧木,不同省份所占比例不同。如岩手县矮砧占74.4%,北海道矮砧占42.2%,褔岛县为21.8%,青森县为20%。现在日本主要推广自己选育的JM系砧木,5年生以下的幼园,基本都栽培矮化砧苹果树。

(二)、 国内矮化砧应用情况
1973年5月,郑州果树所根据中国农科院下达的任务,组织全国19省市38个有关单位成立矮化苹果协作网,在渤海湾、黄河故道、秦岭北麓、黄土高原中、南部及鄂西北等苹果产区,重点对国外广泛采用的M系、MM系苹果矮化砧进行繁殖和利用进行了研究。全国共引进国外矮化砧11个系统42个型号无性系砧木,建立了l0个种质资源圃。到1987年,全国已发展矮砧苹果园1.02万公顷,占全国苹果面积144万公顷的0.7%。2006年,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韩明玉教授负责,组织全国20多个单位参加,启动了农业部行业计划《苹果砧穗组合筛选及果园树形改造技术及栽培模式研究》项目,2008年9月26日农业部主持在陕西省凤翔县召开了“国际苹果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模式现场观摩会”,正在推动全国矮砧苹果新发展。农业部办公厅于2009年1月19日以农办科(2009)3号“关于推介发布2009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通知”文件,推介主导品种100个,主推技术60项,其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提供的“苹果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作为果树方面主推技术,这标准着我国矮砧苹果大发展的高潮已经到来,我国的苹果栽培制度开始变革。
1、我国矮化砧苹果生产现状
我国矮化砧苹果栽培面积:截至2006年,中国苹果栽培面积达到189.88×104 ha ,其中矮化砧苹果面积为8.74×104 ha ,占当年全国苹果总面积的4.60%(见表3)。在主产省之中,陕西矮化砧苹果面积最大,为4.00×104ha,其次分别为河南和山东;从矮化砧占苹果总面积比例看,河南比例最高,为21.88%,其次分别为陕西8.65%,辽宁1.19%等。我国矮化砧苹果所占比例与意大利、法国、德国、美国、韩国等世界苹果生产先进国家的80%以上相比,差距甚远。
表3                 我国矮化砧苹果栽培面积现状
省(市)

苹果总面积(ha)
矮化砧面积(ha)
矮化砧占苹果总面积(%)
陕西

46.22×104
4.00×104
8.65
山东

31.11×104
0.19×104
0.61
河北

25.31×104
0.20×104
0.79
甘肃

20.74×104
0.13×104
0.62
河南

16.77×104
3.67×104
21.88
山西

16.60×104
0.17×104
1.16
辽宁

10.91×104
0.13×104
1.19
其他省(市)

24.22×104
0.25×104
1.03
全国合计

189.88×104
8.74×104
4.60
2、我国主要应用的矮化砧木现状
我国在上世纪四十年代,西北农学院曾引进过矮化砧木,但材料未保存下来。1951年原华北农科所又从丹麦引进了M系矮化砧,紧接着北京植物园从波兰也引进了矮化砧木。以后又引进了英国的MM系、波兰的P系、原苏联的B系、美国的CG系、加拿大的O系和瑞典的A系等。利用引进材料和我国苹果砧木进行杂交,各地相继选出了许多矮化砧木,这些砧木主要有:辽砧2号、SH系、GM256、77-34、63-2-19等。
从表4看出,目前我国应用最多的矮化砧木是M26,占矮化苹果总面积的78.36%,其次是SH系,占矮化苹果总面积的7.22%,再者是GM256,占矮化苹果总面积的1.33%,其他各种砧木占矮化苹果总面积的13.09%。这些矮化砧木基本上使用矮化中间砧,自根砧极少。基砧主要有新疆野苹果、海棠、楸子、山定子等。同时可以看出,GM256抗寒性强,主要在辽宁应用;SH系抗干旱、抗抽条,主要在山西、河北甘肃、陕西使用;M26适宜肥水条件较好的地区,主要在河南、陕西渭北南部及山东烟台等地应用。
表4                       不同矮化砧木应用面积现状
省(市)

M26
SH系
GM256
其他砧木
面积(ha)
占本省矮化砧木(%)
面积(ha)
占本省矮化砧木(%)
面积(ha)
占本省矮化砧木(%)
面积(ha)
占本省矮化砧木(%)
陕西

32000
80.00
3005
7.52
4995
12.48
河南

31195
84.99
667
1.82
4839
13.19
河北

655
32.75
998
49.90
347
17.35
山东

1558
82.00
133
6.99
209
11.01
山西

410
24.11
1165
68.53
125
7.36
甘肃

910
70.01
101
7.76
289
22.23
辽宁

1040
80.01
260
19.99
其他

1750
69.99
250
10.01
125
4.99
375
15.01
合计

68478
78.36
6319
7.22
1165
1.33
11439
13.09
3、国内矮化砧木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没有推出适应当地条件的特色矮化砧木
我国虽然也选育出了许多矮化砧木,如山西的SH系、吉林的63-2-19等,但均未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矮化砧木。
(2)树形不适宜,良砧与良法不配套
过去我国矮化苹果推广多主枝的高大树形,如改良纺锤形、自由纺锤形和不规范的细纺锤形。而国外多推广高纺锤形、超细纺锤形、圆柱形等。由于我们在树形方面研究不够,推广乔化树形,使矮化树不矮,果园密闭,光照极差,使人们对矮化的效果产生了怀凝。很多矮化果园采用的仍是乔砧老果园的整形修剪技术,而没有针对矮化砧树的特点开发出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技术。
(3)栽植密度不适
  建园时不以砧木的矮化程度选择合适的栽植密度。在没有适宜技术的前提下,过分强调高密度、早丰产,是导致果园密闭的最重要原因。如在水肥条件优越的河南豫东平原地区,用M26作中间砧,只能采用中密度栽植,株距依品种不同应变化于2-3m之间。如对于红富士、华冠等品种,株距不应小于2.5m,否则就会有栽植过密的风险。
(4)中心干生长弱、树干歪斜
国内栽培矮化苹果,多沿用乔化技术,一般不设立支柱。并且,栽植后从饱满芽处定干,不去除竞争枝,有些还利用竞争枝让提早结果,常常是主枝直径接近中央领导干直径,造成中央干上不去,易歪斜。这一现象多发生于立地条件差、管理粗放的果园。
(5)果园地下管理较差
  矮化苹果栽植后,多年进行间作,严重影响幼树发育和树形培养;果园不是多年不施肥,营养不良,树体弱,就是多施氮肥,结果晚,树体生长越旺,控冠越困难,果园密闭的问题出现。一些果园,在十分干旱时,无灌溉条件,影响树体生长和结果。
(6)中间砧入土过深,矮化变成乔化
在生产中发现,矮化中间砧的入土长度与树冠大小关系也十分密切,矮化中间砧全部埋入地下,苹果树体生长旺盛,并且品种段生根,加速树体生长,矮化变成乔化。中间砧全部露出地面,矮化作用强,幼树生长缓慢,中干上不去,易歪斜。再之,部分中间砧生根,就相当于把矮化中间砧缩短了,也会不同程度的降低矮化效果。由于果农对栽植技术执行不严格,再加之挖栽植坑大小不一,栽后中间砧有一个下沉过程,造成矮化果园中间砧入土深度不一,许多果园不是中间砧入土过深,树冠大,矮化树不矮化,或是中间砧入土过浅,树冠小,矮化树太矮化,果园表现出树冠大小不一,整齐度差。
(7)结果早,易早衰
由于矮化苹果栽后2~3年,树体就形成花芽,开花结果。许多果农见花留果,提早丰产。再加之我国矮化苹果栽植多为2年生小苗,且栽后行间多年间作,造成幼树生长缓慢。在早结果、早丰产的影响之下,出现了矮化树早衰的现象。
(8)苗木质量差,整形难度大
多年来,果农购苹果苗喜欢价格低,育苗户希望快速育苗等多种原因导致矮化苹果苗以2年出圃为主,苗木质量差,栽后结果晚,适应性差,整形难度大。
果业通-果园管理好帮手

精彩评论3

吃亏是福 发表于 2014-7-31 23:4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威海
顶起来。。
果业通-果园管理好帮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侯哥 发表于 2016-4-11 20:4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陕西
果业通-果园管理好帮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果业通网QQ:319130946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果业通①群:146086010 果业通网技术交流    果业通②群:122489487 果业通网广告信息群

首页|关于我们|免责声明|广告合作|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果业通网 ( 鲁ICP备13013375号-3 ) 0535-6770109

GMT+8, 2025-9-12 23:11 , Processed in 0.946503 second(s), 24 queries .

Copyright © 2015-2016 果业通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