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桃子 +关注 已有620人关注
开启左侧

[病虫害防治] 桃常见虫害及防治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果业通 园主认证 发表于 2014-4-15 11: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LAN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果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一)蚜虫病
        1.危害特点
        为害桃树的蚜虫主要有桃蚜(烟蚜)、桃粉蚜(桃大尾蚜)桃瘤蚜3种。均在叶背为害,但被害叶卷曲方式不同。桃蚜为害叶背面作不规则卷曲;桃粉蚜为害叶向背面对合纵卷,叶上有白色蜡粉;桃瘤蚜为害叶向背面纵卷,卷曲部分组织肥厚,凹凸不平,初呈淡绿色,后变红色。
        2.发生规律
        3种蚜虫的发生特点大体相似,发生世代数均为一年10余代,越冬虫态和场所相同,都以卵在果树的芽腋、树皮裂缝等处越冬。为害部位都是叶片,有转移寄主为害的习性,发生为害盛期一致,都在4~5月份和10月份形成两个为害高峰。
        3.防治技术
        (1)早春防治 早春桃芽萌动前,喷洒5%机油乳剂,杀灭越冬卵。
        (2)药剂防治 花前、花后和秋季喷药防治。药剂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6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6000~8000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20%杀灭菊酯类农药3000倍液。

(二)桃蛀螟
        1.危害特点
        桃蛀螟以幼虫蛀食桃果,由蛀孔分泌黄褐色透明胶液,周围堆积有大量红褐色虫粪,不能食用,失去商品价值。
        2.发生规律
        华北地区一年发生2~3代。以老熟幼虫在果树翘皮裂缝、树洞里、玉米秸、向日葵等处越冬。翌年5月上中旬越冬幼虫化蛹,5月下旬至6月中旬出现越冬代成虫。5月下旬开始产卵,产卵盛期在6月下旬,主要危害桃。幼虫期15~20天,蛹期7~9天,完成一代约需一个多月时间。第一代成虫发生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第二代幼虫盛期在8月上中旬,主要为害晚熟桃以及向日葵、板栗、柿、苹果等。9月下旬以后幼虫陆续老熟,寻找适合场所越冬。部分发育早的个体,可发生第三代。成虫夜间活动,趋光性较强,对糖酒醋液趋性较强,喜食花蜜及桃、葡萄等成熟果的汁液。成虫喜在树叶茂盛的桃果上或两果相接处产卵,在果实上以胴部产卵最多,卵散产。一般每果产1~3粒卵。初孵幼虫先在果梗、果蒂基部吐丝蛀食果皮,后从果梗基部沿果核蛀入果心,啃食嫩核和果肉。果外有蛀孔,常由孔中流出胶质,并排出红褐色粪便。一个果内有2~3头幼虫,多者达8~9头。幼虫有转果为害习性。幼虫5龄,老熟后多在果内化蛹。
        3.防治技术
        (1)消灭越冬幼虫 冬、春刮除桃树老翘皮,及时处理玉米、高粱及向日葵秸秆,消灭越冬幼虫。及时摘除虫果,集中处理。
        (2)果实套袋 有条件的地方,可与成虫产卵前进行果实套袋。
        (3)药剂防治 在产卵高峰期喷洒2.5%功夫乳油或20%杀灭菊酯乳油等菊酯类农药3000倍液。

(三)桃红颈天牛

        1.
危害特点
        以幼虫蛀食树干、皮层和木质部,虫蛀隧道呈不规则形,并向蛀孔外排出大量红褐色虫粪及碎屑,堆于树干基部地面。树体被害后造成皮层脱离,树干中空,树势衰退,过早死亡。
        2.发病规律
        华北地区二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枝干皮层或木质部蛀道内越冬。春季幼虫恢复活动。在皮层下和木质部钻蛀成不规则状隧道,蛀孔外有虫粪及碎屑,5~6月份为害最重,严重时树干被蛀空而死亡。幼虫老熟后粘结粪便和木屑在枝干蛀道内结茧化蛹。6~7月份成虫羽化后,先在蛹室内停留3~5天,然后钻出。卵多产在皮缝内及枝杈处,卵期10~15天。初孵幼虫先在皮下蛀食。以3龄幼虫在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虫道内越冬。翌年4月份又开始活动为害,以5龄幼虫在木质部的虫道内越冬。到第三年5~6月间,幼虫老熟后化蛹,经20~25天羽化为成虫。
        3.防治技术
        (1)人工防治 经常检查树干,发现有新鲜虫粪时,用粗铁条挖掏蛀孔内的幼虫。夏季中午利用成虫栖息枝条的习性,捕杀成虫。
        (2)药剂防治 在6月下旬成虫羽化高峰期,往树干上喷洒2.5%功夫乳油2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药杀成虫。也可将磷化铝药片(每片0.6克)分成4~8小块,在每一个排粪孔内塞一块,再用黄泥封杀,或在蛀孔内灌注8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

(四)介壳虫类
         1.危害特点
        为害桃树的介壳虫主要有桃介壳虫(桑白介壳虫)、桃球坚介壳虫(朝鲜球坚介壳虫)和草履介壳虫3种。以成虫、若虫群集在枝条上吸食汁液,枝条被虫体覆盖重叠成层,呈灰白色。被害枝条凹凸不平,发育不良,重者整枝或整株枯死。
        2.发病规律
        (1)桃介壳虫 北方桃区一年发生2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枝条上越冬。翌年桃树萌动后,越冬雌成虫开始吸食枝条上的汁液。4月下旬至5月下旬为产卵期,5月上旬为产卵盛期,卵产于雌成虫介壳下。每雌虫产卵40~60粒,最多达400余粒。5月初卵开始孵化,5月中下旬出现第一代若虫。若虫孵化后从母体介壳下爬出,很活跃,爬行1~2天后多在2~5年生纸条上适合部位固定取食,并分泌白色蜡粉,第一次蜕皮后开始形成介壳,覆盖虫体。雌若虫蜕2次皮后变为成虫;雄若虫蜕2次皮后变为前蛹,蛹羽化为有翅成虫。6月中下旬出现第一代成虫,7月上旬产第二代卵,7月中下旬出现第二代若虫,分散为害。第二代成虫于9月份出现,雌雄交尾后,雄虫即死亡,雌虫越冬。
        (2)桃球坚介壳虫 一年发生一代。以2龄若虫在小枝条上越冬。翌年3月中下旬若虫开始活动,爬出蜡壳,另选枝条群集吸食,固着为害,并分化雌雄两性。4月中旬出现雌成虫,其体背膨大为球形,并逐渐硬化。雄虫则分泌白色蜡质,形成介壳,羽化盛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交尾后雌虫身体迅速膨大,逐渐硬化。5月下旬为产卵盛期,雌虫平均产卵1000余粒,卵产在介壳下。卵期7天左右,6月上旬为卵孵化盛期。初孵若虫从母体爬出后,爬行1~2天,在枝条裂缝、当年新梢和旧枝条交界处的叶痕处群集固着为害,并分泌白色蜡质,至10月中旬以2龄若虫越冬。雌虫有孤雌生殖现象。
        (3)草履介壳虫 华北地区一年发生一代。以卵在土中越冬。翌年2月份开始孵化,若虫孵化后,暂时寄居在卵囊内,待温度升高时出土,沿树干成群爬到嫩枝、幼芽上,吸食汁液。4月中旬,若虫潜伏于树皮、土缝等处化蛹。5月下旬,雌虫开始下树,钻入土内,分泌白色絮状物质构成卵囊,将卵产于其中,越夏过冬。每雌虫可产卵40~60粒,多者120粒。
        3.防治技术
        (1)人工防治 冬季刮除枝条上桃介壳虫的越冬虫体,刨树盘消灭草履介壳虫的卵囊。
        (2)药剂防治 早春桃树发芽前,喷洒3~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5%柴油乳剂,杀死越冬成虫。防治活动期若虫药剂可选用:99.1%加德士敌死虫乳油200倍液,0.3波美度石硫合剂,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20%杀灭菊酯乳油或2.5%功夫乳油3000倍液,40%速扑杀乳油1500倍液。
        (3)保护天敌 在果树生长期,如果虫情不重,一般不要喷药,可利用天敌发挥其自然控制作用。发生较重的果园,要避免使用广谱性杀虫剂,以保护天敌。



果业通网--果农朋友的好帮手 www.guoyetong.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果业通网QQ:319130946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果业通①群:146086010 果业通网技术交流    果业通②群:122489487 果业通网广告信息群

首页|关于我们|免责声明|广告合作|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果业通网 ( 鲁ICP备13013375号-3 ) 0535-6770109

GMT+8, 2025-9-13 14:53 , Processed in 0.408707 second(s), 28 queries .

Copyright © 2015-2016 果业通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