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果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梨褐腐病
分布为害:梨褐腐病是仁果类生长后期和贮藏期重要病害,在全国各梨产区普遍发生重。是生长后期和贮藏期重要病害,严重时病果率达10%-20%。 症状:只为害果实。在果实近成熟期发生,初为暗褐色病斑,逐步扩大,几天可使全果腐烂,斑上生黄褐色绒状颗粒成轮状排列,表生大量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果果肉松软,呈海绵状略有弹性。树上多数病果落地腐烂,残留树上的病果变成黑褐色僵果。 发生规律:以菌丝体在树上僵果和落地病果内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自伤口或皮孔侵入果实。8月上旬至9月上旬果实近成熟期多雨潮湿时发病重。在果实贮运中,靠接触传播。在高温、高湿及挤压条件下,易产生大量伤口,病害常蔓延。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流行。果园管理差,水分供应失调,虫害严重,采摘时不注意造成机械伤多,均利于褐腐病的发生和流行。 防治方法:及时清除初侵染源,发现病果、落果、僵果等立即清出园外,集中烧毁或深埋,春、晚秋实行果园翻耕。适时采收。减少伤口。严格挑选,去除病果、伤果,分级包装,避免碰伤。贮窖温度保持1-2℃,相对湿度90%。
发病较重的果园,花前喷施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药剂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