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果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传统观点认为苹果花芽分化在6到9月份,而莱州焦世德站长根据2013年莱州小草沟的示范园采收晚没有花的情况,提出以前苹果花芽分化理论是不全面的,提出采果后是决定花芽分化的关键时期,他的观点你认同吗?
下面附上他的帖子:
莱州市小草沟果园,建立了各种类型的样板示范园,目的是进行“砧木”与“品种”及栽培技术展示:有乔砧、半矮化砧、中间砧以及自根砧的不同栽培品种。每年来这里参观学习的果农络绎不绝,达2多万人次。为了充分发挥其示范展示作用,树上果实并没有采摘,一直挂在树上。按我以往的认知,到了果实正常的采收期应当是花芽早已完成,似乎挂在树上并不影响花芽的数量,但是到2014年花期出现了意想不到的一幕:树上挂果未摘的树上,基本无花,甚至有的树上一个花也没有。而同园同砧同品种同栽培条件适其采收的树体开花结果正常。2013年与2014年冬春尽管有与往年不同气候特点,即2013年7月份连续近一个月的降雨,2014年4月份以前基本上无雨雪,特别干旱,温度高,苹果的花期比往年提前约10天左右。但这也改变不了不采果实影响花芽分化这个基本事实,因为正常采收果实的树体经历了相同的环境条件,却能进行正常的开花结果。这是非常有意思的“现象”。
1. 乔砧专用授粉品种红玛瑙。该品种果实鲜艳,非常漂亮,座果率高,到了成熟期也不自然落果。2013年秋冬由于观赏示范,而没有进行采摘。由于座果率高,到冬也没有落果,到春一个花也没有,而相邻适期采收的对照树,则花果满树。我们知道作为专用授粉品种,必须是易成花,花量大,花粉多,这样的品种也没有花,可见树上果实到期不采,对花芽分化影响是多么巨大!
2. 在乔砧寒富(为短枝型品种)示范园。近道的外面一行,由于没有及时采收,而翌年花量不足,尤其是有两株一直也没有采收,基本上无花。而与其相邻正常采收的里面的一行,开花结果正常。
3. M26中间砧富士园。近道的两行没有适期采收,也是花量不足,有的甚至无花,其中最典型的是外行最北边的一株,由于树势偏弱,以前是年年是满树花,满树果,其果多往往给人不堪负担之感,而今年基本无花(这棵树是第二批采收的)。这两行树是分三批采收的:一批是正常采收的。二批12月份采收的,已经上冻,大约是“大雪”以后,“冬至”前。最后一批采收已是严寒季节了。
4. 乔砧富士园。近道一行,由于结果多,作示范,采摘晚,树无花。
5. M9自根砧园。也没有及时采收。外面的一行是宫崎短富今年结果正常。里面一行是首富为普通型品种,尽管对结果有一定的影响。而在无毒母本园对面的M9T337自根砧金帅系品种,尽管没有也是晚采,由于在能进行自然落果,对今年结果没有什么影响。
1、有关讨论
(1)“苹果花芽分化集中在6-9月份”是否正确?如果说正确的话,显然,与上述事实不相符。难道说,花芽与叶芽的转变是可逆的,叶芽可以变成花芽,花芽也可以再变成叶芽?这似乎不妥。如果说,花芽分化是发生在采果以后吧?因为这与前人研究不符,有点“叛经离道”。
(2)“花后2-4周果实的种子对形成花芽影响最大”、“花后四周后再疏果对形成花芽促进不大”“如果疏果延迟到6月落果或以后则对花芽的孕育的影响很少或者没有”等说法也与事实不符。虽然,疏果越早,越能节约营养,效果越好,但是,说“花后四周内影响最大”,及“四周后对花芽分化促进不大”,等说法不确切。无论是什么时间进行疏果,对于花芽的促进都是巨大的。 (3)从调查上来看,乔砧(海棠)、中间砧(M26)基本上全部绝产;M9自根砧花量也明显减少,但品种之间区别大:不采树体对花的影响同为富士品种系品种普通型品种大于短枝型品种,富士系品种大于金帅系品种。事实证明:果实采收期对花芽分化影响巨大。虽然,M9自根砧嫁接短枝型品种晚采也不影响成花,只能说是其“超强”的成花能力,并不能说明其花芽分化的具体时期。
2、结果分析 (1)病树或长势弱的树往往易成花,这是物种确保繁育保存自己后代方法,这种特性应当是大自然自然选择的结果。花芽分化与果实生长即种子相比,在各个方面树体优先保证果实即种子,也应当是首先确保繁育自己的后代,这也是物种自然选择的结果。这与人类父母不惜一切代价确保自己孩子过好日子购房结婚是一样的。在果园管理上,为连年丰产解决“大小年”。肥水管理代替不了疏花疏果这个技术措施。在生长期中,任何时间疏果都有促进花芽分化的作用。
(2)采果后应当是决定花芽分化成败的关键时期。从不采果树体无花的“现象”来看,以前苹果花芽分化理论是不全面的。我们是否可以这样分析推论:从物种首先确保繁育后代的习性来看,有果实即种子,优先保证果实种子,那么,果实采收后,没有果实就应当首先保证花芽分化——它是翌年的种子,是生殖生长。果实采收前后树体将发生重大的生理变化——应当是首先满足并保证花芽分化。
(3)采果后还有落叶,落叶前后树体还将发生一个重要变化的,也应当首先满足并保证花芽分化——在生产上我们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就是由于防治病害不利,而导致叶片早落,担心翌年花量问题,结果来年花量充足,也只不过是花芽质量较差而已。所以,我认为,树体落叶也有促进花芽分化的作用。
温度是影响落叶的主要因子,落叶果树当昼夜的平均气温低于15度,日照缩短12小时,即准备落叶。同时我地具备两个条件是什么时间?10月中旬(常年旬平均气温14.8度;9月下旬为秋分——昼夜平分)。休眠是树体渡过冬季低温的一种形式。既然落叶是适应低温不利环境条件的自保手段,那么,树体为了延续物种落叶后应当确保并进行就应当是花芽分化。分析花芽分化当持续到即12月中下旬,最晚到“冬至——最冷的冬天快到;冬至以后旬平均气温达零度以下。冬至后低于零度的旬平均气温有:1月上旬-1.5,中旬-2.4,下旬-2.5,2月上旬-1.9。2月中旬后旬平均气温达到零度以上,根系开始活动,为新的生长周期开始,地上部分最先活动也当属是花芽,为开花结果做准备。
正常结果丰产的树花芽分化是在果实采收后,那么没有果实或挂果少的树体花芽分化是在什么时期?分析是在“秋分”即9月下旬到落叶前后,因为此期应当是花芽分化的重要时期!
因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推论:果实采收后到落叶前后是促进花芽分化的最关键时期,花芽分化将持续到封冻——树体落叶标志着树体结束这个生长周期转入下个生长周期。2014年的无花“现象”可能说明是由于没有采摘果实,则花芽分化无法完成。再一个事实就是,果实采收后到落叶前后,根系生长处于生长高峰。从物种延续的角度上来看,花芽分化后,当属“根系”,只要高于零度,苹果根系都能生长。所以,晚秋到封冻前对花芽分化影响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