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果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桃树栽培技术——土肥水管理 一、土壤管理
果园土壤管理方法有清耕、生草、覆盖和免耕四种。土壤管理方法对果园的水土保持、土壤的结构、肥力状况、土壤环境、果园小气候以及果树的生长结果状况都具有重要影响 (总论)。我国多采用清耕法,国外发达国家多采用免耕、生草或覆盖法,而且越来越普遍地采用生草法或生草结合树下覆盖的方法进行果园的土壤管理。鉴于生草法管理果园土壤的诸多优点,今后应在我国桃产区大力推广。桃园土壤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有效地控制杂草的高度,防止草害的发生。具体到生草法管理的桃园,一种是人工种草,另一种是自然生草,无论哪种方法,都要在一个生长季内割草数次,始终将草的高度控制在30cm以下。割下来的草可以直接覆盖在树盘内,也可用来饲养家畜,再将家畜粪便施入果园。
二、施肥
1. 桃树的营养特点
桃树对氮素反应较敏感,氮素过盛则新梢旺长,氮素不足则叶片黄化。钾对桃产量及果实大小、色泽、风味等都有显著影响。钾素营养充足,果实个大,果面丰满,着色面积大,色泽鲜艳,风味浓郁;钾素营养不足则果实个小,色差,味淡。桃对磷肥需要量较小,不足需钾量的30% ,但缺磷会使桃果果面晦暗,肉质松软,味酸,果皮上时有斑点或裂纹出现。
桃树吸收氮、磷、钾的比例大致为10:4.5:15,每生产50kg果实树体吸收氮、磷、钾的数量分别为125g、50g和150一175g。桃树的营养状况常用叶片所含矿质营养元素的水平来衡量。
2、施肥
施肥的时期、种类与数量因树势、树龄、品种‘结果多少、产量、气候、土壤肥力状况以及肥料性质、有效成分含量而异。按有机农业和绿色生产的要求,桃园施肥要以有机肥为主。在秋施基肥的基础上,根据桃树的年龄时期和各物候期生长发育对养分需求的状况与特点,决定追肥的时期、种类与数量。1-3年幼树少施或不施氮素化肥,花芽分化前追施一定数量的钾肥,以促进花芽分化和枝条成熟。施肥量以不刺激幼树徒长为原则,一般在树体大小未达到设计标准之前、主枝延长枝的基部粗度以不超过2cm为好。成年树则以生长势为主要施肥依据,要保持树势中庸健壮,主要结果枝比例在70%以上。除注重秋施基肥以外,追肥以钾肥为主,重点在硬核后的果实速长期进行。
a、基肥
基肥主要是各种有机肥料,可加入少量速效氮肥,酸性土壤可同时混施一定数量的石灰。基肥应秋施,早、中熟品种在落叶前30~50天施入,晚熟、极晚熟品种在果实采收后尽早施人。与春施相比,秋施基肥的桃园花芽分化好、发育充实,花量大,开花早,开花花朵大,坐果率高。
b、追肥
追肥以速效钾肥为主,沙质土壤肥力较差,保肥保水性也差,应适当增加追肥数量与次数,少量多次。一方面可以减少肥料流失,提高肥效,另一方面较好地满足新梢生长和果实发育的需要。一般可于萌芽前、硬核期和果实迅速生长期分三次施入。壤土或黏壤土肥力较高, 保肥保水性好,在基肥充足的情况下,追肥在果实迅速生长期施一次即可。树势弱的宜早施, 并适当增加施肥量和施肥次数,特别是前期氮肥的施用量要增加。结果多、产量高的施肥量要大,结果少的应少施或不施。
三、灌溉与排水
桃自萌芽开花到果实成熟都需要充足的水分供应。试验证明当土壤持水量在20%-40%时桃能正常生长,降到10%-15%时枝叶出现萎蔫现象。桃园灌溉制度因气候不同而异。北方桃产区一般在萌芽前、开花后、硬核始期、果实速长期和土壤上冻前灌水4-5次。萌芽前要浇足,使灌溉水下渗深度达80cm左右。硬核期对水分敏感,灌水量要小,浇到即可。果实速长期是否灌水要依据降雨情况而定,天旱缺水时可在采前2-3周轻灌一次,以保证果实增大。雨季到来之前,必须疏通排水渠道,检修好排水设备,遇连降大雨时要顶雨排涝,严防积水时间超过24小时。
南方雨量充沛,桃园水分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降低地下水位,防止土壤长时间过湿和积水,重点是保持渗排水系统完整有效。灌水只在旱季进行。实践证明,连降大雨后灌溉可有效地减轻涝害,但要速灌速排。一般在夜间灌水高达畦面,浸水2-4小时后立即排出。(摘自《果树栽培学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