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大梨 +关注 已有365人关注
开启左侧

[病虫害防治] 梨潜皮蛾 虫害及防治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果业通 园主认证 发表于 2014-4-14 15: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LAN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果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梨潜皮蛾.jpg

     1.危害 梨潜皮蛾属于鳞翅目,细蛾科。又名“串皮蛾”、“梨潜皮细蛾”、“梨皮潜蛾”。广泛分布在辽宁山东、河北、河南、江苏、陕西等省。集中寄主有25种之多,尤其以蔷薇科的果树和观赏性植物为主,其中以梨树、苹果受害最重。据我们观察梨树中以枝条光滑、毛少的品种如红巴梨、红考米斯、巴梨等受害比较严重。潜皮蛾以幼虫在枝干及梨果的表皮下蛀食,初期出现弯曲的隧道,后期隧道会合连片,枯死的表皮翘起影响梨树的长势。
     2.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4~5㎜,翅展11㎜左右,是一个白色具有褐色花纹的小蛾。头部白色,复眼红褐色,触角丝状,长达前翅末端,基部第二节具黑环。胸部背面白色布有褐色鳞片。前翅狭长白色,具有7条褐色横带,后翅狭长灰褐色。前后翅均有极长的缘毛。腹部背面灰黄色,腹面白色。卵椭圆形,长约0.8㎜,水青色,半透明,背面有网状花纹,腹面扁平。幼虫有8龄。1~6龄的幼虫全体扁平,头部褐色三角形,体色乳白。胸部三节较宽,腹部纺锤形,第一节较细,各腹节向两侧突出呈齿状,腹部足退化。后期幼虫体长7~9㎜,体近圆筒形,稍扁。头壳褐色近半圆形,胸足3对,无腹足,各节腹面重要较骨化。蛹体长5~6毫米,开始淡黄色,后为深黄色,近羽化时有黑色色的花纹。
     3.发生规律 在辽宁、河北一年发生1代,在山东、陕西一年发生2代。在山东的胶东半岛地区以1龄幼虫在被害的枝条隧道中越冬。翌年3月下旬开始活动,5月中旬开始化蛹,蛹的盛发期在5月下旬6月初。越冬代成虫盛发期在6月中、下旬,第一代成虫发生期在8月中旬和9月初;第二代成虫于8月下旬开始为害,约于11月进入越冬。一般来讲,卵期为5~7天;第一代幼虫期为30天左右;蛹期为19天;成虫寿命为5~7天。白天成虫在枝叶上不动,夜间交尾、产卵。幼虫在树皮下串食为害,幼虫的食道弯曲,呈线形。随着虫龄的增大,虫道逐渐加宽、连片,被害的表皮翘起。幼虫在虫道内化蛹,羽化后继续产卵繁殖下一代。
     4.防治方法 一是早春刮树皮,消灭越冬的幼虫。二是在成虫的产卵盛期,进行喷药防治。常用的药剂有50%的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80%的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50%的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20%的毒死蜱乳油2000~3000倍液有较好的效果。

百科介绍..>>

果业通网--果农朋友的好帮手 www.guoyetong.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果业通网QQ:319130946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果业通①群:146086010 果业通网技术交流    果业通②群:122489487 果业通网广告信息群

首页|关于我们|免责声明|广告合作|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果业通网 ( 鲁ICP备13013375号-3 ) 0535-6770109

GMT+8, 2025-9-13 07:45 , Processed in 0.162158 second(s), 31 queries .

Copyright © 2015-2016 果业通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