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果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一)施肥原则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农业大学束怀瑞教授认为,从果树的营养角度来探讨施肥技术,应注意以下几项原则:
(1)果树对矿物质的需求应注意到土壤元素含量与植株内的含量并非完全统一。在土壤缺乏时可能引起植株缺乏,但土壤中含量较多时植株并不一定不缺乏,这与植株本身的营养基础和碳价水平有关。土壤中的元素比例与土壤中的水分、土壤透气等有关,如山东省多数土壤中并不缺钙,但由于施氮肥的不合理,也会造成缺钙。
(2)果树是多年生,树体贮藏营养物质是一重要营养特性。贮藏的营养物质可以在发育过程中再利用,参加营养的循环,可使梨树在土壤营养元素供应不足,或环境条件变化引起供应不稳定时,来维持梨树正常发育的进行。所以判断一项施肥措施是否正确,主要看最终能否达到提高贮藏营养的水平。
(3)研究果树营养效果应从整体与局部两个方面来考虑。在施肥过程中既要注意在生产全过程中营养水平和分布梯度保持协调和保持生理功能良好,又要注意到一些特殊元素在植株一个部分和一个器官的状况,使树体吸收的养分输送到应该输送的地方。
(4)研究各种营养水平,不仅要注意到元素的绝对含量,而且要注意到不同元素间的平衡问题。高的营养水平,指各营养元素最适且含量较高,并不是指某种或某些最高。在土壤中和植株中,元素存在着“拮抗”和“互补”两种关系,注意到因地制宜的肥料种类配合是非常重要的。
(5)任何一种元素在植株内的平衡关系都有最适效能上的上限和下限,不是越多越好,过多或过少都能破坏正常的生理功能,所以要注意生长发育每个时期的含量水平。
(6)认识肥料效益,分析施肥依据要注意有机营养与无机营养的关系,一般是以无机促有机,看碳施氮。以植株营养类型为起点来制定改造原则。
(7)既要根据果树的生物学要求,又要因所处的地理位置的生态因子制定适宜的施肥制度。就山东的气候特点而言,可以以提高贮藏营养水平为主,在生长后期注意根外施肥,早施化肥和基肥;而在生长前期应根据植株状况区别施肥,如旺树应以根外喷肥为主或晚施,弱树要以根际施用为主,可以早施或多次施;在生长中期(新梢停止生长后到采果前)应保持较低的供氮水平但不间断,可以提倡夏季施有机肥。
(8)土壤施肥首先应注意,提高根系吸收功能的稳定性和土壤环境条件的稳定性。因为土壤过干、过湿交替引起的根系停止生长与功能受限是降低肥效、产生多种不良后果的主要原因。
(二)肥料种类
允许使用的肥料有农家肥料、商品肥料和其他允许使用德尔肥料。农家肥料按《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原则》(NY/T394—2000)中3.4的规定来执行,包括堆肥、沤肥、圈肥、沼气肥、绿肥、秸秆肥、饼肥、泥肥等;商品肥料按以上准则中3.5的规定,包括有机肥、腐殖酸类肥料、氨基酸肥料、有机复合肥、无机肥、叶面肥、有机无机复合肥等。不允许使用的肥料有未经无害化处理的城市垃圾和含有金属、橡胶、塑料等有害物质的垃圾;硝态氮肥和未腐熟的人粪尿;以及未获准登记的肥料产品。现代梨园的管理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用工 ,应该以选用有机颗粒肥为主,并掺入一定数量的氮、磷、钾三元复合肥,以及含有微量元素如硼、铁、铜、锌的肥料。
(三)施肥类型、时间及用量
施肥应根据梨树树体内各时期的矿物元素营养状况和土壤元素的状态分析结果,来进行肥料的配方使用。施肥不仅是微量满足梨树的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还要满足产量和品质的要求,并要使树体把某一元素及时吸收输送到我们要求的器官和组织中去。如钙,在梨果实中每100g鲜果中要含钙6~8㎎,并且氮与钙之比在8以下,这样可以提高梨的贮藏性,并能消除和减轻果实的黑头病、木栓斑病、苜蓿靑病等生理病害。因此,梨树对钙的需求量比正常状况下高2~4倍。如硼对梨树的开花、授粉、受精、坐果等都很重要,但根对硼的吸收要求土温较暖时才行,并能输送到木质部和韧皮部贮藏,到开花坐果时,保证有效供给。所以在生产中,应结合秋季施基肥,一并将有关的微量元素肥料施入。
在目前的生产中,由于梨树的适应性强,丰产性较好,对肥料的要求表现不是很敏感,从而往往忽视肥料的使用量和使用方法及配方,进而造成大小年现象的发生,并且降低了果实品质。在生产上为了提高梨的坐果率,就要求梨树枝条中在春季的含氮量较高。但是由于氮的吸收与根系中碳水化合物含量有关,氮要在春季活动前以氨基酸的形式贮存,所以在春季施氮肥无效,在生长后期施氮肥则有效。当结果过多时,碳水化合物对根系的供给不足,根系吸收氮的能力大大下降,树体即反应缺氮。根在分配得到较多碳水化合物时,根的活性强,对钙、磷、钾的吸收亦好。当根系吸收所要求的成分种类与数量之后,还要能运送到所要求的器官中,这与该器官的活跃状态、有无竞争相关。在一定的范围内的高量施氮、磷、钾,可以较好地提高产量。为了提高光和效能,增加有机肥、腐殖质的施入量,使单位面积上每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增加或用含有二氧化碳的水灌溉,以使根系吸收和维持树冠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浓度,以提高光和效能。这些都属于合理施肥范围内应考虑的问题。一些先进国家,在梨树的区域化栽培中,规定砧木与品种的搭配,对各地区的土壤、叶营养分析都及时掌握,并及时供应适宜的专制复合肥,所以很少发生施肥不合理的情况。现将国外梨树叶中矿物质元素的临界营养水平(7~8月样本)列于表6-3。
表6-3 梨叶中矿质元素临界水平
(综合有关材料组成) 国家及地区 | 氮
(%)
| 磷
(%)
| 钾
(%)
| 钙
(%)
| 镁
(%)
| 硼
(mg/㎏)
| 锌
(mg/㎏)
| 铜
(mg/㎏)
| 锰
(mg/㎏)
| 氯
(mg/㎏)
| 铁
(mg/㎏)
| 美国
美国加州
美国俄勒冈州
丹麦
日本
前苏联
| 2.37
2.3~2.8
2.4~2.6
2.0~2.5
2.4~5.2
2.0~3.1
| 0.14~0.2
0.1~0.3
0.13~0.6
0.15~0.3
0.1~0.14
0.13~0.2
| 1.1~1.13
1.0
0.7~3.0
1.2~1.6
1.2~1.35
1.8~2.60
| 1.3~1.85
1.0
1.2~1.8
| 0.45~0.80
0.25以上
0.24~1.0
0.2~0.3
| 21~47
21~70
30~75
20~50
| 16以上
18以上
| 5.6~20
4以上
30~50
| 32~96
20以上
|
≤0.25
| 36~45
|
关于使用肥料中的氮、磷、钾的比例问题,尤其值得在生产中注意。据河北省果树研究所对鸭梨的丰产园试验结果表明,在土壤中的有机质为0.6%~0.7%时,每生产100㎏果应施氮肥0.1~0.2㎏,氮、磷、钾比例为1:0.5:1。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所在砬子山山地梨园,对秋子梨的施肥研究,每公顷平均157.5株树,测定土壤中的有机质为1.014%,氮为0.0687%,磷为0.045%,钾为2.415%。每株施纯氮0.5㎏,氮、磷、钾的比例为4:2:1最好。据对山东梨树丰产经验调查,中等树冠,每666.7㎡栽25株左右,株产150~250㎏的梨树,每株每年施有机质基肥100~200㎏,硫酸铵1~2.5㎏,并按氮、磷、钾1:0.3:1的比例加施磷、钾肥,基基本可以保证营养的需要。多数情况下,梨树对氮、磷、钾的需要量,一般是氮与钾相似,而磷只是氮的1/3~1/2,在具体的生产中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施肥中氮、磷、钾的比例。日本对长十郎梨的最低施肥标准是,每生产10㎏的梨需每年消耗纯氮0.43㎏,磷0.16㎏,钾0.41㎏,基本接近于1:0.4:1,这与我国的实验数据基本相似。如磷肥用量高于氮,虽单果重略有增加,而产量下降13.3%。如钾肥的使用量与氮相同时,则减产12.9%,这与土壤中的含钾量高有关。据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在德州园艺场研究茌梨时发现,当每666.7㎡产量达到4000㎏时,叶片的含氮量应为2.5%,施肥量为纯氮22.3㎡~25㎏。一般来讲,产量与品种的不同,对养分的吸收数量也有较大差别,而产量越高则对养分的吸收利用也越为经济。如果折合成每生产100㎏果实所吸收的主要营养元素的量如表6-4所示。 表6-4 每生产100㎏梨主要营养元素的吸收数量(㎏)
品种 | 氮(N)
| 磷(P)
| 钾(K)
| 钙(Ga)
| 镁(Mg)
| 长十郎
廿世纪
| 0.43
0.47
| 0.16
0.23
| 0.41
0.48
| —
0.44
| —
0.13
| 平均
| 0.45
| 0.20
| 0.45
| 0.44
| 0.13
|
通过对树体各部位生长量的测定以及养分含量的分析,大致可以知道梨树在一年中队主要营养元素的需求数量。表6-5是15年生长十郎对氮、磷、钾三要素的吸收情况。 表6-5 15年生长十郎对三要素的吸收数量(㎏) 器官 | 每666.7㎡
生长量 | 氮(N) | 磷(P) | 钾(K) | 含有率
(%) | 含量 | 含有率
(%) | 含量 | 含有率
(%) | 含量 | 叶片
果实
枝干根 | 468.75
2500
947 | 1.166
0.0716
0.364 | 5.4675
1.790
3.450 | 0.300
0.0327
0.196 | 1.405
0.8175
1.800 | 0.348
0.1779
0.442 | 1.6275
4.4475
4.1825 | 合计 | 3815.75 | — | 10.7075 | — | 4.0275 | — | 10.2575 |
每一种元素都不应该多用,否则就会出现拮抗作用,对树体发育和结果不利。为了科学地进行施肥,,有条件的害应当进行叶片营养分析,砂梨品种中的新高、黄金、华山、圆黄、秋黄等的具体标准,可以参照韩国的叶片营养诊断标准(表6-6)。 表6-6 叶片营养诊断的标准值
(据韩国资料,品种为新高) 矿质元素 | 标准值 | 不足(甚) | 不足 | 正常 | 过量 | 过量(甚) | 氮(%)
磷(%)
钾(%)
钙(%)
镁(%)
铁(%)
锰(%)
硼(%) | 2.478
0.138
1.910
1.426
0.294
96.71
197.7
35.06 | ≤1.288
≤0.038
≤0.853
≤0.668
≤0.127
≤48.04
≤67.58
≤7.79 | ~1.883
~0.109
~1.557
~1.180
~0.257
~72.37
~109.19
~27.70 | ~2.478
~0.167
~2.262
~1.668
~0.327
~121.04
~286.24
~46.43 | ~3.077
~0.225
~2.967
~2.178
~0.457
~145.38
~463.28
~62.16 | 多于前两项 |
原则上讲,梨树的施肥量的确定,不可能有一个共同的方案。这是因为梨树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而有很大的变化。施肥时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个是土壤的营养状况,另一个是对梨树的期望产量。随着单位面积产量的上升土壤中营养物质储备的减少,施肥的用量也必须相应增加同时在现代的集约化栽培条件下,产量增长期很短,良好的土壤营养物质保证可以降低施肥量。但在实际栽培过程中,影响施肥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主要与梨树的生长势、品种、砧木、树形、树龄、栽培制度、土壤类型和结构、土壤管理制度、除草制度、腐殖质水平、播种覆盖作物、灌溉以及梨树本身每年的消耗等因素有关。因此,在确定梨树施肥量时要根据多种因素加以综合考虑。一般来讲,氮、磷、钾三元复合肥在施入土壤后,氮素可以被吸收50%,磷为30%,钾为40%。如果施肥方法合理,肥料的利用率还可以提高。在实际生产中,应加以充分的、综合的考虑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来进行。
1.基肥 基肥的主要作用是补充梨园土壤的有机质,同时起到改良土壤的通透性,提高土壤肥力的效果。施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在梨树的休眠期结合梨园的翻耕时施用。为了使肥效在当年即可发挥,使翻刨时被切断的根系在当年愈合更新,梨树施基肥应于秋后落叶前早施为好。一般情况下,基肥的施用量要多,一般要占全年施肥量的30%~50%,强树在秋、冬季施肥,有事要占全年施肥量的80%。目前一般提倡一次施足,可以在生产中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来实施。施基肥大多在果实采收后施入,山东省的胶东地区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正常情况下的施肥量按每生产1㎏梨果,施入1.5~2㎏的优质农家肥或0.1㎏的有机肥(有机质含量在50%以上),氮、磷、钾三元复合肥0.05㎏来计算。一般盛果期的梨园每666.7㎡可施4000~5000㎏的优质农家肥,或200~300㎏的有机肥(有机质含量在50%以上),具体4~6年生的梨树施肥数量见表6-7。生产中应清楚梨园内的病虫烂果、枯枝、落叶、老树皮等,并深埋在园内,既消灭了越冬的病虫害,又为梨园增加了有机肥,其具体应用效果见表6-8。
表6-7 4~6年生黄金梨每666.7㎡基肥的使用量 种类 | 树龄 | 4年生 | 5年生 | 6年生 | 大量结果后 | 优质圈肥
发酵鸡粪
商品有机肥
氮、磷、钾复合肥
钙、硼等微肥 | 5000
2000
200
125
30 | 5000
3000
200
150
35 | 5000
4000
300
200
40 | 根据当年的产量、树体的生长发育情况、逐年增加施肥量。大年增量小年减量
|
表6-8 梨园埋枯枝、落叶效果 处理 | 土壤有机质含量(%)
| 水解氮(㎎/㎏)
| 速效磷(㎎/㎏)
| 速效钾(㎎/㎏)
| 土壤容重下降(%)
| 含水量提高(%)
| 花芽分化(%)
| 单果重(g)
| 埋叶
对照
| 0.61
0.45
| 29.1
18.7
| 4.8
4.0
| 18.8
14.5
| 39.5
—
| 8.4
—
| 54
39
| 256
218
|
在日本有机栽培的农家常采用EM发酵有机肥料,原料是:米糠40㎏、菜子饼15㎏、鱼粉15㎏和稻秆、豆腐渣、酒糟、木炭灰、氟石等适量,然后加入EM-1的100倍稀释液18~20L,在常温下,厌氧发酵30天,制成EM波卡西。也可以利用EM发酵农家肥和秸秆及可分解的、无害的生活垃圾等,并于秋天采果后、落叶前配合等量的贝化石挖坑施入。另外,在5、6、7月份用EM粉剂和EM活性液进行土壤表层施入和表面喷洒。在日本、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还采用梨树枝条还田的方法来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目前在我国也已经开始进口和生产有关梨树枝条还田的设备,如江苏维邦园林机械制造基地生产的FS1025、FS1024枝条切片/粉碎机,就可以将梨树冬季修剪后收集回来的枝条进行切片、粉碎,然后将粉碎的枝条碎片与有机肥料混合,施入土壤这种施肥方法不仅满足了梨园有机质的需求,而且与梨树所要吸收的营养元素基本相同,对梨树的全年生长都有一定的作用。
土壤有机质是以腐殖质为主的特殊有机物质,其中包括胡敏酸等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当胡敏酸受到低温或干燥的影响时,转变成不溶性的物质,并于土壤结合在一起,或形成胶膜包被着土粒,使分散的土粒相互结合起来,形成“团粒结构”。团粒结构的形成使土壤的三相组成更合理,土壤空隙适当,是土壤结构优化的重要标志。土壤中腐殖质的容水量相当于自身重量的的500%~600%,比一般黏土大100倍因此,腐殖质的增加可以大大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腐殖质是植物氮、磷、钾、硫、钙、铁、镁等元素的供应源。有机质是微生物不可缺少的能源,有机质增多,靠微生物分解转化,微生物本身繁殖也加强。可见,土壤有机质只是转化为腐殖质时,才能对土壤状况发生良好影响。
梨园土壤中理想的腐殖质含量应在5%~7%,而我国的大部分梨园中腐殖质含量不足1%。因此,在目前我国梨树的日常生产管理中,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是一项中大任务。抓住梨园施基肥的关键时期,适时、科学、足量地施好基肥。最近几年,人们在管理梨园的时候,为了省工、省力,把20世纪70~80年代堆积有机肥、沤制绿肥的良好习惯丢弃了,其结果是不仅造成了生产成本的提高,而且由于一味地依靠化学肥料,果品质量大大降低。在提倡发展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的今天,为了节约开支和提高果品质量,我们还是应该提倡和推广过去一些良好的积肥习惯。我国常用的有人、畜及其他农作物和绿肥制成的堆肥,其有效成分见表6-9所示。 表6-9 基肥的种类及有效成分含量 种类 | 有效成分(%) | 有机质 | 氮(N) | 磷(P) | 钾(K) | 人粪
人尿 | 20.0
3.0 | 1.00
0.50 | 0.50
0.13 | 0.37
0.19 | 鸡粪
猪厩粪
牛厩粪
羊厩粪 | 25.5
11.5
11.0
28.0 | 1.63
0.45
0.45
0.83 | 1.54
0.19
0.23
0.23 | 0.85
0.60
0.50
0.63 | 青草堆肥
麦秸堆肥
玉米秸堆肥
稻秸堆肥 | 28.2
81.1
80.5
78.6 | 0.25
0.18
0.12
0.92 | 0.19
0.29
0.16
0.29 | 0.45
0.52
0.84
1.74 | 苜蓿
草木樨 | —
— | 0.56
0.52 | 0.18
0.04 | 0.31
0.19 | 大豆饼
花生饼 | 78.4
85.63 | 7.00
6.40 | 1.32
1.25 | 2.13
1.50 |
据我们多年来栽培日、韩砂梨品种的经验来看,砂梨系列品种对有机肥的需求量很大,在施基肥的过程中应加大有机肥的施用量。2000-2004年连续5年的试验证明,在每666.7㎡的面积栽培166株黄金、水晶等砂梨,株行距为1m×4m,在秋季采收梨后,每株(4~5年生)用7.5~10㎏发酵鸡粪或2~3㎏商品有机肥(有机质含量为50%以上)、硼砂0.15㎏、硝酸钙0.2㎏、粉碎的花生壳(或稻壳)1~1.5㎏、复合肥(氮:磷:钾为1:0.5:1)1~1.5㎏、EM-1发酵液100倍0.5~1L、草炭土0.25~0.3㎏、硫酸镁8~10g(增加果实表光)充分 搅拌后,在距梨树80~100㎝的地方,开施肥沟深度20㎝左右,长度为70~80㎝左右均匀地将肥料施入沟内。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施肥配方有利于果实品质的提高,果实的商品价值大大提高,一般年份的商品一级果率为75%~85%,二级果率为10%左右,果实的平均单果重、表光、含糖量、果形的端正程度等有关果实品质的指标,都有大幅度的增长,其中每年生产的10余万千克水晶梨,以3.5~4元/㎏的价格被运往上海的各大超市销售,反响很好。
2.追肥 追肥第一次应在5月上中旬,以氮、磷、钾三元复合肥为主,3~4年生树每株用0.75㎏;5~6年生树每株用1~1.5㎏;7~8年生树每株用2~2.5㎏。第二次在8月上旬,即果实生长后期,以硫酸钾型复合肥为主。在花芽分化前,应看树体的发育情况而定,如果叶片发红或呈现黄色,则叶面应喷布2~3次氮肥,如果叶片深绿色则叶面应喷布1~2次磷钾肥。在果实速长期,一般以叶面喷磷钾肥为主,结合喷施氮肥,对提高产量和品质都有重要的作用。在果实采收以后,则以喷氮肥为主,以增加树体的营养贮藏。冬季梨树落叶后,应加喷一次50倍尿素液,以提高梨树枝条、花芽内的溶液的浓度,增强梨树的抗寒能力,并促进花芽分化,有利于早春开花结果及提高坐果率。叶面喷施肥料一般一年应进行4~5次,具体使用的种类及浓度见表6-10。 表6-10 梨树常用根外追肥种类及浓度
微肥名称 | 含元素量(%)
| 喷布浓度(%)
| 备注
| 硫酸锌
硫酸铜
硫酸镁
硫酸钾
硫酸亚铁
螯合铁
硼砂
磷酸二氢钾
过磷酸钙
硝酸钾
尿素
草木灰
硫酸铵
硫酸锰
| Zn/40
Cu/25
Mg/20
K/48~52
Fe/35
Fe/14
B/11
K/28、P/22
P、Ca/16~21
K/45~46
N/45~46
P/3.50、K/7.50
N/33~34
Mn/24
| 0.5~1.0
0.05~0.1
1.0
0.2~0.4
0.2~1.0
0.05~0.1
0.1~0.25
0.1~0.3
1~3(清液)
0.3~0.5
0.3~0.5
1~6(清液)
0.1~0.3
0.25~1.0
| 防治小叶病
一般生产上要慎用,谨防铜害
可以增加果实表光
防治梨树叶片黄化病
吸收效果较好
也可以使用硼酸(浓度为0.1%)
也可以使用硝酸钙(浓度为0.3%)
落叶后可以使用50倍液喷布
|
(四)缺素症与矫治
梨树除了需要氮、磷、钾、钙、镁、硫等大量元素外,还需要铁、锌、硼、锰、铜等微量元素。土壤中的元素要有一定的平衡关系,梨树才可以正常生长,当一种元素进入树体后,另一种元素或多种元素随之增加,这种现象称之为“相助作用”。如氮和镁之间即存在相助作用,当氮增加时,就会促进镁的吸收,如果某一种元素在土壤中多了,就可能抑制树体对另一种或多种元素的吸收,这种现象称为“拮抗作用”。有拮抗作用的元素有:氮与钾、硼、钼、锌、磷等;钾与钙、镁;磷与钾、铜、铁。为了表明各元素之间的关系,在梨树生产中可以参照表6-11。在现代的梨树栽培中,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缺氮、磷、钾的现象,而对一些虽然属于梨树吸收的大量元素,但由于在施肥过程中缺乏重视,因而造成对有些元素的缺乏,并影响到梨树的正常生长结果。发现梨树出现缺素症时,首先从土壤紧实度、pH、施肥及矿质营养亏缺、旱涝灾害、环境因素等方面来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梨树发育异常的原因。必要时应将叶片与正常叶片进行比较、测定、分析和判断。 表6-11 引起土壤中微量元素亏缺的元素
引起缺乏的原因 | 高
N
| 高
P
| 低
N
| 高Ca
| 高Mg
| 高Mn
| 高Fe
| 高Cu
| 低Zn
| 高Zn
| 高
S
| 高Na
| 高HCO3
| 可能引起缺乏的元素(×)
| Zn
|
| ×
|
|
| ×
|
|
|
|
|
|
|
|
| Mn
|
|
|
|
|
|
| ×
| ×
|
| ×
|
| ×
|
| B
|
|
|
| ×
|
|
|
|
|
|
|
|
|
| Fe
| ×
| ×
| ×
| ×
|
| ×
|
| ×
|
| ×
|
|
| ×
| Cu
| ×
| ×
|
|
|
| ×
| ×
|
| ×
| ×
|
|
|
| Mo
|
|
|
|
|
| ×
|
| ×
|
| ×
| ×
|
|
| Mg
| ×
| ×
|
| ×
|
|
|
|
|
|
|
| ×
|
|
1.缺钙的症状与防治
(1)钙的含量与分布 钙属于梨树吸收的大量元素。在果树的各个器官中,钙含量的多少依次为叶片2.2%、结果枝2.1%、根0.7%、花0.67%、种子0.3%、花粉0.19%、果实0.02%。
(2)钙的功能 Ca2+是在初生硅酸盐和次生含钙矿物(石灰石和白云石等)的风化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并被土壤吸收或重新组合到次生矿物中。二价钙离子是植物结构物质的桥键元素,可以稳定细胞膜的结构,保持细胞的完整性。依靠Ca2+将细胞膜表面的磷酸盐与蛋白质的羧基桥接起来,形成网状立体结构。细胞膜结构的稳定对增强植物组织的支撑力和抗逆性、离子的选择吸收、生长发育都有重要的作用。花丝的韧性、枝叶的趋光性和根在土壤、岩石中的穿透力都与Ca2+的作用有关。
许多重要化合物的成分中含有钙。例如植物钙镁、果胶、草酸盐。钙对各种酶有积极 影响。与钾相反,钙可以减弱细胞膨胀,因而可以促进细胞质水分的排出。 在叶片含钙量高的情况下,角质层的牢固性增加,气孔的开张程度减小。这些变化可以抵抗蒸腾作用。但钙过多,照样会导致蒸腾作用的加强,因而促使植物萎焉。
钙有稳定细胞壁的作用,细胞壁中钙以果胶酸钙的形式存在,可抑制真菌、细菌的侵染,并能防止K+、Mg2+等离子的外渗。在果实发育期,果胶酸钙有防止生成的作用,成熟时转化成水溶性钙,有利于乙烯的产生和对果实催熟的作用。钙与果实的贮藏性有关,成熟果实中钙含量充足的,果实硬度大,果实耐贮藏。
(3)缺钙的症状 梨树叶片小,幼嫩组织缺钙会造成顶芽停长,幼叶呈褐色向内卷曲而枯落。根尖停长而且皮层加厚,根尖部分萌生丛状新根,而后枯死又萌生新根,根逐渐衰老呈扫帚状,甚至滋生病菌而腐烂。缺钙的果实在贮藏期间,容易出现“水心病”、“苦痘病”;味淡变苦,内部出现黑心,果肉组织松软,果肉变成褐色。
(4)缺钙的防治 山东省的胶东地区含钙量较低,一般为0.9%~1.2%,有效钙为50~100μg/g。高产梨园由于大量施入氮肥从而造成缺钙,控制梨园的灌水是防止缺钙的有效措施。钙是由植物的蒸腾作用和根部的压力而运至地上部的,当土壤的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的70%时,梨树的吸水力强,叶片的光合速率高,生长正常。当梨树严重缺钙时,可以土施硝酸钙200~250k/株或叶面喷布0.3%~0.5%的硝酸钙溶液。梨树喷钙的时期以盛花后60~100天效果较好,其吸收量占果实成熟后总钙量的36%~53%;在梨树果实吸收钙的高峰期即盛花后,连续喷施水溶性钙溶液,收效显著。黄金梨、水晶梨等砂梨喷钙,不仅增产,还可以抑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提高耐贮藏性。
2.缺铁的症状与防治
(1)铁的含量与分布 铁属于梨树吸收的微量元素。在果树体内,铁是含量最高的微量元素。果树的器官中含铁的顺序为:根450μg/g、花333μg/g、结果枝319μg/g、花粉350μg/g、种子184μg/g、叶片175μg/g、果实8.3μg/g。
(2)铁的功能 二价铁和三价铁离子是由多种初生(主要是褐铁矿)和次生含铁矿物风化而成的,而且在这种情况下成为比较容易为植物利用的。铁不是叶绿素的组成部分,但合成叶绿素铁是不可缺少的。铁参与植物细胞内的氧化还原反应,并在细胞内与有机氮、碳化合物结合,形成细胞色素。梨树主要吸收Fe2+,螯合态铁(柠檬酸铁)也可以被吸收。Fe3+溶解度低只有在根表面还原成后Fe2+,才可以被吸收。根尖的吸收率比根基部吸收率高。Fe2+被吸收后,在根细胞中被氧化成Fe3+,并于柠檬酸螯合,通过木质部输送到芽和幼叶中,合成稳定的有机物,如铁蛋白、铁钼蛋白、血红素等。
(3)缺铁症状 铁在梨树内移动性较小再利用率低。叶片缺铁时,表现为叶片失绿,主要表现在新叶、新梢,叶片小而薄,黄化自先端开始,叶脉绿色,叶肉黄化甚至白化,严重时也片全部黄白色,叶缘出现褐斑,叶缘干枯,并出现“枯梢”现象。由于缺铁而造成的叶片失绿,会随着雨季的到来而加重。雨季过后,虽然外围叶片有所复绿,但已经严重影响叶片的光合能力。
(4)缺铁症的防治 山东省土壤中全含铁量为1.04%~3.86%,平均为2.34%。其中有效铁为1.30~162.0μg/g,平均为12.6μg/g。胶东地区的含铁量最高,平均为23.0μg/g;鲁中丘陵山区为12.3μg/g;鲁西北黄泛平原土壤pH>7、有机质含量低于0.5%、碳酸钙高于3.0%时,土壤有效铁平均为8.0μg/g,其中沙姜黑土平均为7.5μg/g以下,最低为2.2μg/g。增施有机肥对减轻黄叶病的发生有明显作用。对已出现黄叶病的梨树,应在早春喷施0.75%~1.0%硫酸亚铁,或浇灌2%硫酸亚铁溶液来治疗,也可喷布0.3%~0.5%的硫酸亚铁溶液来防治。
3.缺锌的症状与防治
(1)锌的含量与分布 锌属于梨树吸收的微量元素。在果树的器官中,含锌量以花粉为最高,平均为125μg/g、花为93.7μg/g、根为81μg/g、枝为63μg/g、种子为50μg/g、叶片为28μg/g、果实为3.0μg/g。生长季节,幼叶、茎尖中锌的含量最高,地上部自下而上锌的含量递增。
(2)锌的功能 锌由含铁和镁的初生黑色矿和含锌的次生矿风化而被释放出来,以后被吸收,重新沉积成次生矿物或与腐殖质结合。锌参与生长素的代谢,生长素由色氨酸脱氨基转化而来,锌可以促进色氨酸的合成并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花粉是含锌量较高的器官,早期开的花的含锌量是晚期开的花的一倍以上。
(3)缺锌症状 梨树缺锌时,树体内的生长素减少,出现节间缩短,叶片簇生形成“小叶病”。梨树以吸收Zn2+为主,在幼嫩组织中与酶形成结合态锌,促进梨树的生长发育。缺锌时梨树老叶片中的锌可以向新叶转移,但较少。锌在梨树树体内的再利用能力较弱,梨树缺锌时,发芽晚,幼叶发育不良,呈灰绿色,叶片小而不舒展,呈舌状或卷曲,质地硬脆,节间短,严重时枝条上部叶缘失绿,新梢细弱,或呈现出褐色,顶梢不分枝呈旗杆状。春季开花时,花蕾难以绽开,随之变黑干枯;及时开花也会出现花朵小,果实小,形成花芽少;发病严重的树,树冠缩小,甚至死亡。
(4)缺锌症的防治 山东省土壤的全锌含量为16.7~167.7μg/g,平均为55.5μg/g。黄河冲击土含锌量最高,为68.1μg/g;风沙土最低,为35.4μg/g;中性钙质发育的褐土和酸性母质发育的棕壤介于两者之间。土壤中的有效锌含量为0.04~14.6μg/g,平均为0.54μg/g。<1.0μg/g为低锌土壤。土壤中的有效锌与土壤中的有机质成正相关。在一定范围内,与土壤中的pH成负相关。有机质<0.5%、pH>6.8的石灰性土壤常常有缺锌症发生,尤其以低洼地为重。在生产上防治“小叶病”,除增施有机肥外,结合施基肥,每株施入硫酸锌500~1000g,可保持后效3~5年。也可用3%~5%的硫酸锌溶液在发芽前喷布,发芽后用0.3%的硫酸锌溶液喷布。 4.缺硼的症状与防治
(1)硼的含量与分布 硼属于梨树吸收的微量元素。果树器官中的硼分布,以种子含量最高为250~350μg/g,其次花粉为40~150μg/g、花为65.6μg/g、叶片为20~55μg/g、根为30~50μg/g。
(2)硼的功能 硼是营养元素中最轻的一个。硼可以与糖醇和有机酸中的—COOH(羧基)反应形成硼酸酯,促进糖的运输。缺硼时糖在叶片中积累,叶片变厚,变脆,甚至畸形,新生组织因糖不足出现果实顶梢生长停滞,生长点枯死。硼可以促进细胞伸长和细胞分裂,能抑制有毒酚化物的形成。硼对花粉萌发和受精都有良好作用,花粉含硼有限,可以从柱头得到补充,促进糖的吸收,增强花粉的活力。
(3)缺硼症状 梨树缺硼时,酚类物质(咖啡酸、绿原酸)含量过高,幼根根尖或茎端分生组织死亡。当梨树缺硼时,还会发生“枯梢”现象,叶片小,花芽发育不良,花序凋萎枯死;果面不平,病部呈褐色近圆形凹陷,果肉细胞变褐色,木栓化。
(4)缺硼症的防治 缺硼与土壤有效硼的地带性分布、梨园所在地的气候、pH都有密切关系。山东省土壤有效硼含量为0.04~6.79μg/g,平均为0.48μg/g。黄河流域潮土与石灰岩区褐土含硼在0.6~3.7μg/g,属于高硼土壤。粉沙土和微碱性土壤含量<0.5μg/g,易出现缺硼症状。喷施硼砂后对梨“缩果病”和新梢“秃顶病”有明显的效果。但喷硼的效果取决于叶片的含硼量,当叶片含硼<10μg/g时,喷硼<5μg/g或>30μg/g时效果不明显。如果土壤中的硼含量过低时,应土壤施硼与叶面喷硼相结合;但硼含量过高时,也会出现对叶细胞的伤害。生产中应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幼树每株施50~100g硼砂,成龄树每株施150~200g硼砂,也可在发芽后叶面喷布2~3次0.2%~0.5%的硼砂。
5.缺锰的症状与防治
(1)锰的含量与分布 锰属于梨树吸收元素中的微量元素。在果树器官中锰的含量以叶片最高,为69.5μg/g,花为41.9μg/g、花粉为32.6μg/g、种子为22.8μg/g、根为15.8μg/g、结果枝为11.0μg/g、果实为2.1μg/g。
(2)锰的功能 锰在叶绿素中参与光合作用。光合水解酶使Mn2+进行光氧化变为Mn3+,从而增强叶片的氧化势,使H2O氧化分解,释放出新生态(原子态)氧(O),供给糖、氮代谢所需,促进光合产物的合成与运转。锰是多种脱氢酶的活化剂,使有机酸脱氢,有利于吸收氨而生成氨基酸,并促进蛋白质的合成。
(3)缺锰症状 缺锰使叶绿体分解,叶片失绿。叶片含锰量<20时,叶肉开始黄化,类似于缺铁的失绿症状。当叶片喷施硫酸亚铁后,叶片不能恢复失绿症状时,应当考虑与缺锰或缺氮有关。梨树缺锰主要与土壤中的有效锰含量低有关,梨树一般不单独使用锰肥。梨树的锰肥营养完全来自土壤。锰在土壤中有Mn2+、Mn3+、Mn4+、Mn5+、Mn6+等离子存在,梨树以吸收Mn2+为主。
(4)缺锰症的防治 山东省的土壤中全锰为228~1042μg/g,平均为521μg/g,有效锰(Mn2+)平均为17.1μg/g,是有效锰平均临界值(7μg/g)的2倍,总体水平较高。有效锰受土壤pH、酸碱钙、黏粒的影响。有效锰与碳酸钙含量呈负相关,与<0.01㎜的土壤成正相关。当土壤的pH为4~9范围内时,随着pH的增高有效锰的含量急剧下降。在碱性条件下,Mn2+氧化成难以被吸收的Mn4+,因而山东省的有效锰含量有自东向西、自南向北逐渐降低的趋势。有机肥施用量大的梨园,基本上不会出现缺锰的症状。当出现缺锰症状时,可以喷布0.1%~0.2%的碳酸锰,5~7天喷一次,连续喷布两次。据有关的试验表明,缺锰的梨园在生长季喷布碳酸锰比土壤施用效果好,但是为了降低用工也可以结合秋季施基肥,按每666.7㎡用1~2㎏硫酸锰的施用量,与基肥混合后施入。
6.缺铜的症状与防治
(1)铜的含量与分布 铜属于梨树吸收元素中的微量元素。果树体内的铜,花粉中的含量最高,为46.2μg/g,细根为41μg/g、花为31.1μg/g、结果枝为26.8μg/g、种子为15.7μg/g、叶片为12.0μg/g、果实为3.8μg/g。
(2)铜的功能 铜是多种氧化酶的成分。含铜的氧化酶参与氧分子的氧化还原反应,以O2为受体,形成H2O或H2O2,期间同离子改变自身的化合价参与氧化还原反应。
(3)缺铜症状 当叶片含铜低于3μg/g时,梨树顶端新梢叶片失绿变黄,叶脉有锈斑,随之干枯脱落。在山东省内的梨园,缺铜并不多见,只有在沙地或砾土园片零星出现,山东省土壤的有效铜平均含量为1.08μg/g,梨园中20㎝土层中含有效铜的量高于农田,老梨园的含量可达86~140μg/g,因而造成主根不伸展,侧根短粗的中毒症状。
(4)缺铜症的防治 对缺铜的梨园可以喷布0.02%~0.04%的硫酸铜溶液。如果采用高浓度的硫酸铜,应加入0.15%~0.25%的熟石灰,以免产生药害。也可以与基肥混合施入,每666.7㎡用1~1.5㎏硫酸铜,施入的深度为20㎝,3~5年施用一次,可以有效地防治缺铜症的发生。
为了在生产中便于生产者查阅,现将梨树由于缺素而产生的主要症状及防治方法列于表6-12。
表6-12 元素缺素的主要症状及防治方法
缺素种类 | 主要表现症状
| 防治方法
| 氮(N)
磷(P)
钾(K)
钙(Ca)
镁(Mg)
锌(Zn)
铁(Fe)
锰(Mn)
铜(Cu)
硼(B)
| 叶小,老叶为橙色、红色或紫色,早期脱落。花果均小
叶小而稀,暗绿或淡绿色;发枝少,果实小
叶缘坏死或深褐色灼伤状;小枝生长很弱
叶尖及缘向下卷曲,根变短,形成扫帚根,根尖回缩
叶脉间出现紫褐色至黑色病斑,叶脉仍为绿色,严重时落叶
叶小而窄,簇生;节间短,新梢细;花小,色淡,坐果率低
叶小而薄,叶脉黄化,以致白色最后枯死;新梢停滞,色变淡
叶缘失绿,出现杂色斑点,但叶脉仍绿;过多时树皮变粗
叶绿素稳定性下降,顶叶失绿;梢尖变黄,结果少,品质差
叶色淡而有皱纹,边缘变黄至枯死;果实小且果面凹凸不平
| 增施速效氮肥
增施磷肥或叶面喷肥
增施钾肥或叶面喷肥
增施硝酸钙或叶喷
叶喷2~3次硫酸镁
叶喷2~3次硫酸锌
土施或叶喷硫酸亚铁
叶喷0.25%的硫酸锰
叶喷0.25%的硫酸铜
土施或叶喷硼砂
|
(五)施肥方法
1.环状施肥 在距树冠50~100㎝(视树冠的大小而定,以不伤根为原则)处挖一个深为20~30㎝的环状沟,在沟内施入肥料。这种方法适用于幼树、成年树。最好用来施基肥,并可以使根系逐年外移,,达到改善土壤理化性能的目的。
2.放射状施肥 以树干为中心,向树干外挖6~8条放射状的沟,深为20~30㎝,内浅外深,将肥料施入沟内。最好用来施基肥。
3.穴状施肥 在距树干50~100㎝处,分散打几个深为10~20㎝左右的洞,将要施的肥料放在洞内,然后用土堵住洞口,这种方法最好用来追肥
4.条沟施肥 在距树干两侧70~80㎝的地方,挖深度为20~30㎝的沟,施入基肥或追肥,这种方法多用于密植梨园。
5.全园撒施 在树盘下部将肥料撒在表层土上,浅划锄后浇水。这种方法省工、省时,并且效果好,主要用于密植梨园或老梨园。
(六)施肥技术的改革
在加拿大、日本、美国、新西兰、韩国等果树栽培较发达的国家,他们的梨园基本是生草栽培,行间生草,株间覆草,多年不耕不刨,大多是免耕。日本的果树专家冢一讲“果树的深层根系起着固定树体,决定长势的作用;浅层根系起着决定花芽分化和果品质量的作用。”为了促进花芽分化和提高果品质量,就必须利用和保护浅层根系。因此要浅施肥,并减少施肥次数。浅施肥要求深度在10~20㎝,或撒施后浅刨一下,再浇水。减少施肥次数,一般每年施肥次数不超过2~3次,尽可能地减少因施肥对根系的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