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果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苹果果锈病与苹果锈果病 1、苹果果锈病 苹果果锈病指果面浮生的一层黄褐色或赤褐色的木栓组织。属于生理病害。 1.1发病因素 1.1.1 低温高湿的环境 花期低温及持续低温高湿是引起萼洼、梗洼和果面出现木栓化锈斑的主要原因。
1.1.2 品种 一般果锈重的品种,其果实角质层薄,表皮细胞大,细胞壁薄且排列疏松,大小不一,细胞间隙大,下皮细胞也较疏松。如金冠,富士,秦冠等。
1.1.3 幼果期用药不当 药剂选择不当,浓度过大或局部用药过量都会伤害果面,诱发果锈形成。
1.2 发生部位及症状 苹果果锈发生在果实上。果锈症状表现在果实表面上产生的类似锈状的木栓层,发病严重时,果面失去光泽,锈斑处酷似土豆皮。一般分为梗锈、胴锈和顶锈则严重影响果实外观。由低温和阴雨引起的果锈,颜色为浅黄褐色,木栓层较薄。由要害引起的果锈一般为褐色,木栓层较厚。
1.3 发病规律 苹果果锈1年有2次发病高峰。第1次在6月中旬,第2次在7月中下旬。最易发生在落花后30天内,到生理落果期就不易发生果锈。
1.4 防治措施 1)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果实抗病能力。 2)增加土壤有机肥含量,及时排灌。 3)疏花疏果,合理负载。 4)修剪整形,通风透光。 5)幼果期避免使用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 6)花后10天,20天各喷一次4000倍赤霉素。 7)对霜冻低温冻害的预防,除在霜冻来临之前采取熏烟、喷水等措施外,还可在苹果开花前,谢花后喷布预防霜冻等低温危害的制剂欧田甲,可显著修复并愈合受到低温危害的幼果表皮。 8)适时,正确套袋。套袋不宜过早,以免损害幼果茸毛;果实应位于果袋中央;选用质量较高的防水或防渗水性能好的果袋。
2、苹果锈果病 苹果锈果病是类病毒病害。
2.1 发生部位 苹果锈果病发生在果实上,但只在一些感病且抗病弱的品种上表现严重,在一些抗病品种上不表现。 2.2 症状 苹果锈果病症状发生在果实上,可分为5种类型,即锈果型、花脸型、 锈果-花脸型、绿点型、环斑型,前3种在果实上多见,锈果型是最主要症状类型。
2.2.1 锈果型 最易与果锈相混淆。该症状发生在落花后1个月,果实顶部发生深绿色的水渍状病灶,逐渐沿果面纵向扩展,并发展成为与心室顶部相对的5条规则的木栓化锈色病斑,但也有不成条状而呈不规则的锈斑分布在果面上,锈斑仅限于表皮,随果实的生长而发生龟裂,形成果面粗糙、凹凸不平的畸形果。病轻时,锈斑仅限于果顶部,有时果面锈斑不明显,果面产生许多深入果面的纵横裂纹,裂纹处稍凹陷,病果易萎缩脱落。这是与果锈区别的关键,果锈锈斑薄而且果实不变形,不龟裂。
2.2.2 花脸型 病果着色后果面散生很多近圆形、成熟时不变红的黄绿色斑块,红色品种表现为黄红斑块。
2.2.3 锈果-花脸型 锈斑和花脸型的复合症状。 以上三种症状在各品种上有一定的不稳定性,但不能截然分开,有时单独表型其中一种类型,有时三种类型同时存在。
2.3 发病规律 苹果锈果病通过嫁接传播,病株汁液、花粉和种子不能传病。嫁接后潜育期3-27个月。先是个别枝条表现症状,经2-3年扩展到全树。
2.4 发病条件 一是梨树是苹果锈果病的带毒寄生,外表不表现症状,但可以传病。因此,靠近梨园或与梨树混栽的苹果树发病严重。二是带病接穗及苗木的调运,是该病侵染的主要途径。
2.5 防控措施 1)新建果园避免与梨树混栽,并远离梨园。还要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以提高树体抗病力。 2)药剂治疗。初夏对病树主干半环剥,环剥处包上蘸有150-300mL土霉素或链霉素的脱脂棉,外用塑料薄膜包裹。 3)高接换种。 4)通过农杆菌介导技术转入核酶,抑制苹果锈果类病毒的复制增殖。
本文摘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