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苹果 +关注 已有1887人关注
开启左侧

[花果管理] 苹果管理技术规程(一)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小小编辑 发表于 2015-4-27 16:3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果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苹果管理技术规程(一)
    果树地下管理是基础,地上管理是重心,病虫害防治是关键。地上管理作为果树周年管理的重心,其中心任务包括花果叶干管理和整形修剪两部分,贯穿于春夏秋冬四季。为了便于讲解和学习掌握,把地上管理部分划编为六个部分,即果树生长发育规律,红富士苹果生物学特性,优质苹果园生产目标与树相指标,刻割拉剪、增枝促花、花果管理,整形修剪与大改形。在果树地上管理中,常规技术是基础,创新技术是关键。
一、果树生长发育规律
1、苹果树一生中生长发育规律
苹果属乔木北方果树,栽培的苹果是砧穗结合共同体。其一生中,经过生长发育几个不同阶段,表现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强弱变化,这些各具特点的生长发育阶段称为年龄时期。按顺序苹果树一生中要经过幼树期,初果期,盛果期和衰老期。
幼树期以生长为主,新稍生长旺盛,且生长量大,一般都在0.6—1米以上,年复一年的增枝,此期主要任务是枝龄差修剪,刻芽拉枝,选留主枝,培养树形。
初果期虽已开始结果,但仍保持着较强的生长势,树冠仍在扩大,整形任务尚未完成,基本形成了树体骨架,有了大量结果枝,产量不断增加,但产量不稳,品质不佳。此期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扩大树冠,实行轻剪缓放,培养结果枝组。
盛果期以大量结果为主,是苹果树一生中结果最多、品质最好的时期。此期主要任务是加强管理,尽可能优质、稳产延长盛果年限。技术措施主要有严格疏花定果,确保负载合理,不出现大小年,实行精细修剪,保证树势、结果部位、产量“三稳定”。
衰老期新梢生长量变小,大枝也开始死亡,腐烂病开始发生,虽能形成大量花芽,但座果率低。此时管理重点是促使树体更新复壮,在加强土、肥、水管理的前提下对枝组和骨干枝进行更新复壮修剪,重建树冠和新的结果部位。
2、苹果树一年中生长发育规律
苹果树每年要从萌芽、抽梢、展叶、开花座果,经过新梢生长、花芽分化、果实膨大到成熟,直至冬前落叶休眠。这种每年随季节而有节奏的生命活动称为年周期。
(1)树体基本结构
果树树体结构由主干、中央领导干、主枝、侧枝等骨干枝和各类枝与枝组组成。在各类枝中包括延长枝、竞争枝、轮生枝、斜生枝、平行枝、背上枝、下垂枝、直立枝、徒长枝等。
(2)芽、枝和叶的生长特性
①芽的类型与芽的分化
芽是长成植株、分化器官的基础。按芽的着生部位分为顶芽与侧芽,主芽与副芽;按芽的性质分为叶芽和花芽,花芽又分为顶花芽和腋花芽;按芽的饱满程度分为饱满芽、次饱满芽和轮痕;按芽的发生位置分为定芽和不定芽;按芽能否适时萌发分为活动芽和潜伏芽。这些不同类型的芽,由于它们的分化程度不同,将来长成的枝类也不一样,在树体建造和形成产量中所起的作用也各不相同。芽的萌发率受品种、树势和枝条角度的制约,这就是生产中通过拉枝提高萌芽率的原理所在。
②枝的类型及其生长
a、营养枝:包括发育枝、徒长枝、竞争枝、细弱枝、叶丛枝等。
b、新梢:包括春梢:春夏季生长出的一段。秋梢:秋季于春梢顶部延长生长的一段。二次梢:新梢侧芽当年抽生的分枝。果台副梢:果台上抽生的新梢。
c、各年生枝:包括1年生枝:新梢在落叶后到次年萌发前。2年生枝:生长满2年的枝。多年生枝:生长满3年以上的枝。
d、结果枝:包括长果枝:年生长量在15厘米以上的顶花芽结果枝。中果枝:年生长量在5—15厘米之间的顶花芽结果枝。短果枝:年生长量在5厘米以下的顶花芽结果枝。短果枝群:连续结果,分枝而成的结果枝组。
苹果的枝条从开始生长到停止生长一般要经过叶簇期(又叫新梢第1生长期,一般保持7—10天),旺盛生长期(新梢第2生长期,又称为营养临界期,5月上、中旬),缓慢生长及顶芽形成期(春梢停长,5月底6月初),秋梢生长期(第3生长期,7—8月份)等四个时期。短枝、叶丛枝的生长期30天左右,中枝和长枝50—60天,发育枝则长达75—90天。
③枝与芽的特性
a、芽的异质性:由于树体内营养与外界条件影响形成芽质量上的差异。分布在1年生枝条上的位置依次为(春梢)次饱满芽、饱满芽、次饱满芽,(秋梢)次饱满芽、饱满芽、次饱满芽。
b、顶端优势的利用:
顶端优势:是指着生部位较高或处于顶端的芽子,易萌发,抽发长枝的能力较强,由上而下的依次减弱的现象称为顶端优势。
扶壮树势:抬高弱枝角度,以利壮枝、壮芽。
缓和树势:适当多留水平枝、斜生枝、下垂枝,压低强枝角度。
c、萌芽率与成枝力
萌芽率是指一个枝条上萌发芽数占总芽数的百分比。
成枝力是指抽生长枝的能力。
d、枝条与树势
枝条因其着生部位、母枝及其芽质的不同,生长势会有所不同。枝条的长度、粗度、成熟度、节间长度、叶片质量、叶片数量、芽的质量决定了全树生长势。
e、骨干枝尖削度
指枝、干基部至顶部粗细变化程度。品种特性,骨干枝长度,骨干枝上枝条分布状况是影响骨干枝尖削度的主要因素;骨干枝的尖削度决定了枝干和树体骨架的牢固性和果实负载量。尖削度大,骨干枝坚固,果实负载量大;尖削度小,骨干枝软弱无力,果实负载量小。
④叶片与叶幕
叶是由叶原基发育而成。叶片大而多是增加光合产物的重要条件,但是当叶片超过一定限度时则会出现相反结果,因此,生产上要求保持一定的枝叶量,一般用叶面积指数来衡量,减少无效叶片,提高光合效能。
全树总叶片的自然分布构成叶幕。叶幕的厚薄常用叶面积指数来表示,叶面积指数是指叶幕投影与叶片面积总和比。叶幕的厚度为2米左右,一般苹果园的叶面积指数以2.5—3.5为宜。生产中,树冠透光率在30%左右为宜。
现在推广的大改形技术就是要让果园亮起来,改善果园光照条件,调整合理的叶面积指数和透光率。提高光能利用率。
    (3)花芽的分化和形成
它决定着幼树能否适龄结果,大树能否优质稳产。
①花芽分化时期:苹果树一年中有两个集中分 化期,一是5—6月份春梢停长后,二是8—9月份秋梢停长后。前期主要是短枝和部分中枝顶芽成花,后期则主要是秋梢、长枝成花。
②花芽分化的条件:
一是芽内生长点细胞必须处在缓慢分裂状态。
二是营养物质积累达到一定水平(光合产物积累,物质基础雄厚是花芽形成的先决条件)。
三是适宜环境条件,光照充足,温度在20—25℃,土壤相对湿度60%是花芽分化的必要环境条件。
四是碳氮比学说。
五是激素学说。
③花芽形成过程:花芽分化包括形态分化和生理分化两个阶段。生理分化后大约15—20天开始分化花器。花芽的形态分化顺序经过:
a、分化前期; b、花蕾形成期;c、蕾片分化期;d、花瓣分化期;e、雄蕊分化期;f、雌蕊分化期。
(4)开花、座果和落花落果
①开花:一般日平均气温达到8℃以上时花芽开始萌动,日平均气温达到15℃以上时多数苹果品种开始开花。开花过程依次为花芽膨大——芽开绽——花序露出——花序分离——初花——盛花——落花。一般单花开放时间为4—5天。一个花序开完约7天左右,整个花期一般8—15天,花的质量高,开放整齐,花期较短,反之则长。
②传粉、受精与座果:苹果是异花授粉结实的果树。在自然条件下是靠昆虫、风实现传粉。花期放蜂和人工授粉可提高座果率,提高果形指数。花期温暖、晴天,对传粉、受精最有利,反之则应进行人工授粉。
③落花落果:幼果能否座果的前提是能否受精,座果后能否长大关键取决于授粉程度和营养。苹果有3次落花、落果过程。第1次在花期终了以后有大量的落花现象;第2次发生在落花后15天左右;第3次落果发生在落花后30—50天,也就是第2次落果后的15—25天左右,又叫“六月落果”,个别品种还有采前落果现象,如元帅系品种。
(5)果实生长发育和成熟
果实生长可分为两个时期。果实生长前期,主要是细胞分裂,纵径增加较快,要通过花前追肥和花前复剪,增加树体营养贮藏和提高养分有效利用。果实膨大期主要是细胞体积增大,横径增长加快,要加强夏季管理,保证光合作用正常进行,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不同品种的幼果到成熟所需要的天数不同,早熟品种如嘎拉品种,一般为120天,新红星等元帅系短枝型中熟品种150天,晚熟富士品种180天。
    二、红富士苹果生物学特性
1、植物学特征
红富士苹果生物学特征既表现出双亲的性状,又有独特之处。枝条节间较长,新梢红褐色,较粗,多年生枝暗褐色。叶片中等大,叶面光滑,叶尖渐尖,叶缘重锯齿,叶柄淡黄色,叶片与枝条夹角45—50度。叶芽呈近三角形,暗红褐色,中等大,腋花芽多着生在粗壮新梢的先端,比叶芽饱满;顶花芽圆锥形,鳞片较松。
花较大,淡粉红色,每花序着生4—8朵花,其中以短枝花较多,花期整齐,中心花一般比边花早开一天左右。果实较大;平均单果重273克;果形多为扁圆形;果形指数0.78—0.85;果皮细、光滑、中厚、坚韧、蜡质多,果皮底色黄绿,成熟时Ⅰ系果面鲜艳片红,Ⅱ系果面条红,全红面占60%—80%;果点较大,中等多,淡褐色;果肉黄白色,质脆多汁,风味极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0%—18.5%,比国光高2%—6%;果肉硬度高,耐贮运。总之,红富士苹果在植物特征上最突出的优点是果实肉质脆、品质优、耐贮藏。现今的晚熟品种中,还没有那个品种可以超过富士品种。
2、生长特性
红富士苹果的生长特点是幼树和高接树前期生长旺盛,萌芽率和成枝力均高于国光。因此,幼树枝叶量大、成冠快,这是红富士苹果早期产量比国光高的基础。但同时表现出干性差,已出现“卡脖”现象,枝极差修剪,就是针对这以特点而提出来的。
(1)新梢生长,新栽幼树和高接树初期新梢生长量相对较大,旱塬区一般为1米以上,川道可达1.2米以上。新梢的生长高峰一年多为二次,其趋势与国光相似,但停长时间比国光晚7—10天。高接树冠恢复快,3—4年后,可基本达到原来母树冠积。
(2)萌芽率和成枝力:红富士苹果的萌芽率可达50%—70%;在适度修剪的条件下,一般成枝率为33%—50%。其萌芽力和成枝力随短截的加重而减少,而萌芽率和成枝率则相对提高。
(3)新梢生长期,红富士苹果在宜川,4月下旬—6月上旬为春梢生长高峰,8月上旬—9月中旬为秋梢生长高峰。旺盛新梢易抽出副梢,有利于增加枝量和花芽形成。
(4)枝类构成,红富士苹果的幼树和高接树开始生长旺盛,长枝比例大,一般占33%—50%,但枝类构成随树龄增加变化较快。进入结果期后,一般短枝、叶丛枝的比例可达70%左右,为大量结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此期一定要想方设法增加中、长枝量,防止树体早衰。
3、结果习性
红富士苹果开始结果年限比秦冠品种晚,如果不采取任何促花措施,8年才开始结果。幼树和高接树前期腋花芽结果可占10%—30%,中长果枝较多,但大量结果后,以短果枝结果为主。短果枝的花序座果率高,平均每花序座果2个。自然授粉的花序座果率在60%—80%,花朵座果率在30%—50%。红富士苹果在采取刻、剥、拉促花措施后,早果的表现比较明显,一般第五年开始结果,第八年进入盛果期。
4、果实发育
红富士品种果实从5月上旬到10月上旬持续生长,而以5月中旬—8月中旬增长最快,呈现S型生长曲线。果实发育期为170—180天。果桩高低,主要取决于树体的贮藏养份,和前期的气候及管理水平,一般贮藏养份多,降水多,管理水平高,果桩相对较高,反之则反之。
5、物候期
红富士苹果生长物候期与元帅、金冠等品种相似,比秦冠推迟2天左右。不同海拨高度对其物候期影响较大,随着海拨的升高,物候期推迟。宜川中北部塬区比川道推迟3-4天左右,中北部塬区比西南部塬区推迟2—3天。
三、优质苹果园生产目标与树相指标
    1、生产目标
(1)产量指标(盛果期果园)
①亩产量:2000—2500公斤。
②亩果量:大型果8000—10000个,中型果10000—12000个。
③单果重:大型果250—400克,中型果200—300克。
(2)质量指标
①优果率:一级以上优质果占80%以上。
②外观质量:具有本品种固有颜色,其中红色果着色度在80%以上;果实横径≥75mm占85%以上; 果形端正高桩,果形指数0.85以上。
③内在品质:果实中可容性固形物含量,富士系≥14%;去皮硬度,富士系≥8千克/平方厘米;总酸量≤0.4%。
④卫生指标:果品农药残留量符合农业部行业标准 NY/ T268—95“绿色食品——苹果”要求。
(3)效益指标
投入产出比1∶4。
    2、树相指标
(1)初植密度,2.5×4(米),66株/亩或3×5(米)44株/亩。间伐后密度22株/亩或33株/亩。
(2)干高1.0—1.8米,树高2.5—2.8米,冠厚2米左右。
(3)年新梢生长量,树冠外围新梢长度30—50cm。
(4)枝类比,长枝(16cm以上):中枝(6—15cm):短枝(5cm以下)=10:40:50
(5)枝量,盛果期树冬剪后亩枝量5—7万条。
(6)花枝率,以顶花芽计,花枝数占总枝数的30%左右。
(7)透光度,树冠投影下的透光面积为20%—30%。
(8)覆盖率,果树投影覆盖率为70%—80%。
(9)保叶率,秋后保叶率90%以上。
(10)病虫果率,病果率3%以下,虫果率1%以下。
(11)植株状况,植株健壮,营养平衡,无缺素和中毒症状。
四、增枝促花与刻、割、拉、剪
苹果作为经济栽培树种,其生产目的既要早产、丰产、又要少结、优质、稳产、高效。为此,在幼树期实施“三年抹光干”的基础上,初果期要配套实施刻、割、拉、剪技术,增枝促花,以利早挂果早收益,达到边整形边结果的目的;盛果期也要通过刻、割、拉、剪技术,解决结果部位外移,枝条后部光秃的问题。刻、割、拉、剪作为苹果整形和增枝促花技术,在苹果生产中仍然是很重要的管理措施之一。
1、刻芽
刻芽也叫目伤。在萌芽前10—15天,用钢锯条或小刀,在芽子上方横切(刻)皮层,深达木质部,造成月芽形伤口,促发侧枝。其目的在于解决富士系、元帅系等萌芽力较低品种缺枝和枝条后部光秃等问题。刻芽技术虽然推广多年,但在生产中应用普及面较小,这是导致幼树整形选留主枝位置不当和成龄树枝条后部光秃的主要原因。
其技术要求是,在芽子的上方0.5cm处开口造伤,深达木质部;主枝和辅养枝刻芽,以距主干20cm处开始向外刻芽,只刻两侧芽,梢部30cm不刻,壮枝多刻芽,弱枝少刻或不刻;中心干在缺枝部位刻芽,发长枝宜早宜近、宜重,发短枝宜迟、宜远、宜轻。
    2、花前复剪
在萌芽后能够认准花芽时进行复剪。主要剪除冬剪遗漏的病虫枝、干枯枝、细弱枝、锥形枝和弱果台枝等,当花量大时,对长而粗的串花枝进行回缩,对细弱的串花枝疏除,花量不足时,对长而粗壮的串花枝适当长留,对细弱串花枝留2—4个花芽缩剪。复剪后的花叶芽比例为:中庸树1:3,弱树1:4,强树1:2。
3、拉枝、吊枝
春季对上年秋季未拉到位的枝,要及时开张枝角,千万不能等到秋季再拉枝,否则生产上就耽误了一年。同时,要对因结果而下垂的主枝头,采用吊枝,直杆撑枝固定的办法,使枝条复原,保持较强的生长势。
4、除萌
春季要及时抹除剪锯口萌芽,以利节约养分。大改形果园,在大伤口处,可选留1-2个新梢,以利伤口愈合。
    5、环切
环切即夏季环切,苹果花芽分化期,在枝条基部光滑部位处环状切割皮层,阻止光合产物向下运输,进而达到营养积累,促进花芽形成。
其方法是,在5月25日左右环切第一刀,后隔7—10天再环切一次,连续环切3次,在睛天中午环切最佳,环切的深度以切断韧皮部(皮层)为宜,不能伤及形成层和木质部;刀距间隔10cm左右;只宜在富士系、元帅系等树势强旺难成花的品种上使用;对二年生枝和骨干枝上的大侧枝进行环切,力求做到一年刻芽长壮枝,二年环切促成花,三年疏花结好果。一般不提倡在主干上环剥,在川道等肥水条件好,树势强旺或临时株,可采用主干环剥,但要注意适度,环剥伤口宽度为枝粗的1/10,并及时用报纸保护伤口。芳明、嘎拉早熟及愈伤能力差的品种,不宜环剥,严禁对伤口采用任何药物处理。
6、夏剪
除环切外的揉枝、拿枝、拉枝、疏枝等夏剪枝术,在5月中旬后即可配合实施。果实膨大期(7—8月),结合夏剪,对结果过多的下垂枝要进行撑枝、吊枝。夏季疏枝时要注意不可将背上直立枝、徒长枝全部疏除,以免对果实主枝、中心干造成日灼,夏季疏枝要适度。
7、拉枝
一般讲 “秋拉枝”,指8月底9月初,用绳子或铁丝将枝条人为把枝条拉成最适宜的方位及角度。既克服枝条在树冠中分布不均的现象,又能改善光照,提高枝条的充实度,促进短枝形成和花芽分化。
生产中要根据树龄、品种、枝条类别等,采取不同的开张角度。幼树4个永久性主枝拉成75—80度,辅养枝拉到90度;成龄树永久性主枝拉至80度,临时株和辅养枝拉至90度。对于1—2年生枝,宜在8月中旬—9月中旬,即进行强拉枝;多年生枝,宜于春季花后至5月中旬拉枝。拉枝采取一推、二揉、三压、四定位的方法,即向上反复推动,左右揉软,压至所需位置,予以固定。要注意的是,拉枝的目的是开张枝基角,切不可拉成“弓”形。
8、修剪
刻、割、拉、剪都是果树整形修剪的内容,通俗地讲“春刻、夏切(割)、秋拉、冬剪。春季以花前复剪和刻芽为主,夏季以环切、揉枝、拿枝、疏枝为主,秋季以拉枝、疏枝为主,冬季以长放、疏枝、更新复壮为主。冬剪内容在第六部分整形修剪与大改形中将重点讲述。

本文摘自互联网,仅供参考。

果业通网--果农朋友的好帮手 www.guoyetong.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果业通网QQ:319130946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果业通①群:146086010 果业通网技术交流    果业通②群:122489487 果业通网广告信息群

首页|关于我们|免责声明|广告合作|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果业通网 ( 鲁ICP备13013375号-3 ) 0535-6770109

GMT+8, 2025-9-14 05:00 , Processed in 0.275901 second(s), 28 queries .

Copyright © 2015-2016 果业通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