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苹果 +关注 已有1887人关注
开启左侧

[土肥水管理] 苹果生产中水的使用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果业通 园主认证 发表于 2014-11-14 09:2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果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水是农业生产的命脉,水与土、肥密切相关,是制约农作物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果树虽然是深根作物、抗旱能力比一般农作物强,但在果树年周期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根据果树本身生理的需要,适时满足其对水分的需要,则是获得高产稳产优质的重要条件。研究和实践证明,对果园进行灌溉不仅在干旱地区有明显的效果,就是在雨水充足的地区,适时地供给果树所需要的水分,同样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据报道,连续5年进行苹果灌溉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品种不进行灌溉的小区平均单株产量是148 kg,进行一次秋季灌溉的平均单株产量是194.5 kg,两次灌溉(春季和秋季)的平均单株产量为214.4 kg,而秋季、春季和夏季进行3次灌溉的平均单株产量为227 kg。进行灌溉的小区,不仅产量得到了提高,而且果实的品质也有所提高。

      灌溉能够提高苹果的产量和质量,而且在良好农业技术措施配合情况下,还能有助于克服产量的大小年现象。

      在春季和初夏苹果树对水分亏缺非常敏感。此时如果水分亏缺会严重影响植株的营养生长,影响坐果率和幼果增长。因为新梢的生长和幼果的发育主要依靠细胞的分裂。

      如果盛夏时间发生水分亏缺,则其对新梢的增长和产量的影响较小,此时当年新梢已达到一定长度,坐果已成定局。果实采收后水分亏缺对植株影响的研究很少,通常认为采收后水分亏缺对果树的生理活动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其实,这种看法并不正确,特别是在生长季节长的地区,采收后至落叶前,果树仍在进行花芽分化、根系生长、养分吸收和贮藏以及越冬前适应的生理活动,因此,在此时期中,水分亏缺仍会对果树产生影响。

      据报道,水分亏缺对苹果果实的生长和发育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苹果坐果率的高低取决于花后数周内能否保证适宜的果实增长率。因此,在细胞分裂初期,幼果如果不能迅速生长,一方面降低了坐果率,另一方面将影响果实的大小。果实变小是水分亏缺的最普通的象征。水分亏缺如果发生在果实细胞的分裂期,其影响比发生在细胞扩张期更为严重。

      Lotter和Weber(1985)研究指出,早期如果水分亏缺,果实的虎皮病发生特别严重,而晚期水分亏缺则发生较轻。果实的苦痘病和缩果病的发生与早期水分亏缺也有密切关系。

      综上所述,为了苹果的高产优质,在不同的生长时期,都要满足果树水分的需要,进行适时灌溉是十分重要的。

      需要灌溉的标志

      是否需要灌溉以及灌溉多少的最简单和最可靠的标志是观察果园土壤的湿度。根据土壤湿度的大小即可决定是否需要灌溉和灌溉量的大小。

      在分布着苹果根系的不同土壤层内,必须含有足够的水分以保证植株生长的需要。对于土壤水分贮存量的补充,必须在降低到不能为果树所利用的水平(即凋萎系数)前,进行及时的补充。许多试验研究证明,最适于果树生长发育的土壤湿度是田问土壤持水量的60%~80%。

      根据前苏联美利托波尔果树试验站的研究,当沙质土的土壤湿度降到其绝对干重的4%、沙壤土8%~10%、壤土14%~15%、黏土20%~23%时,最适宜进行灌溉。

      对于土壤湿度情况的观察,可用土钻在果园的不同地块上取其不同深度的土样进行测试。在生产中利用简单的目测方法来观察土壤的湿度也可获得较准确的结果。目测的方法是:先在距离树干2.5~3 m的地方,用锹挖一深30~40 cm的穴,从穴内抓一把土,用手紧握,然后将手松开,假若能够形成土团,那么说明土壤的湿度充足,相当于田间持水量的50%以上,不需要灌溉;假若手指松开后不能形成土团,那么说明土壤湿度太低,必须及时进行灌溉。

      在苹果园内,决定灌溉与否,除了根据土壤的湿度进行外,还必须考虑到当地的气候条件和苹果树本身生长发育的需要,在其最需要水的时期保证给予灌溉。另外,还需要考虑到园内的间作情况和株距、行距等。在问作物和株距、行距较密的情况下,由于间作物和果树植株本身对水分的需要和竞争,需要较频繁地进行灌溉。

      生产上通常进行灌溉的时期

      我国苹果产业的广大果农,在长期栽培苹果的生产实践中,根据本地区的土壤气候条件和苹果树一年四季生长、开花、结果、休眠的要求,积累了丰富的苹果灌溉经验,对苹果生产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根据灌溉时期的不同,一般分为冬春灌溉和生长期灌溉。

      冬春灌溉在秋末冬初土壤封冻前和早春芽萌动前进行。我国东北、华北、西北以及黄河故道地区,冬季和春季降水量少、空气湿度低,且常刮寒风、蒸发量大,因此,进行冬春灌溉非常必要。

      秋末冬初的灌溉,群众称之为“封冻水”或“越冬水”,对苹果树的越冬有良好影响,可以显著减轻苹果树一年生枝条或苹果幼树越冬期间因天气干旱、常吹寒风造成的枝条干枯和冻害现象,而且还可减轻早春干旱给苹果树造成的不良影响。早春时节正是这些地区易于干旱的季节,此时灌水有利于苹果植株的及早萌动和生长。各地的生产实践证明,冬春灌溉是保证苹果丰产稳产的一个重要因素。

      根据前苏联摩尔达维亚蔬菜马铃薯灌溉试验站的试验,同一苹果品种,在不进行灌溉的地块上,每公顷的产量为9795 kg,而在生长季节内进行3次灌溉的地块,每公顷的产量为17 100 kg,进行3次生长期灌溉和1次冬灌的产量则为20 490kg,从而可以清楚地看出冬春灌溉对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重大作用。

      我国苹果产区通常进行灌溉的具体时期和作用如下。

      (1)早春发芽前。此时灌水可以促使芽及早萌动,减轻春旱对果树的不良影响。

      (2)发芽后或开花前。此时灌水可以使花正常开放,有利于受精和坐果。

      (3)开花后。此时幼果开始膨大,新梢处于旺盛生长时期,植株需要水分多,及时进行灌溉可以提高坐果率、减少落果、促进幼果和新梢旺盛生长。

      (4)生理落果后(落花后约1个月)。此时灌水可以加速果实增长,并有利于花芽分化。

      (5)采收前2~3周。此时灌溉有利于果实最后的增长,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与品质,并为植株的生生发育创造良好的水分条件。

      (6)落叶后封冻前。此时应充分灌溉,以提高苹果植株的越冬能力、减轻寒地的冻害,并为次年的丰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苹果园内,灌溉一般都是结合施肥或追肥进行的。灌溉次数的多少,因具体情况而定。灌水量的多少通常以水分充分渗透根系集中分布层为标准。晚秋冬初和早春的灌溉,应使苹果植株整个根系分布层的土壤全部被水湿润为宜。

      根据1955年苏联学者召开的苹果丰产稳产学术讨论会的材料报道,夏季干旱,而特别是在花芽分化阶段水分供应不足是引起大小年的主要原因之一。此一时期,大量的水分供应给幼果的生长,因而果台副梢不能分化花芽,这样也就导致次年小年。因此,在花芽分化阶段,对果树进行灌溉是一项保证丰产稳产的重要措施。

      灌溉方法

      一、漫灌法(全园灌溉法)

      漫灌法即对全园进行大水漫灌的一种方法。此种方法多用于平坦、水源充足的果园。此法需要耗费大量的灌水,在水的利用方面很不经济,而且必须在整个土壤表面略干后,才能进行耕耘松土,耗工量也大。另外,在土壤低洼地区,长期用此种灌溉方法还易导致土壤盐渍化。因此,此种灌溉方法通常用得较少。

      二、树盘灌溉法

      此种灌溉法在生产上常见应用。灌水时围绕树干做一直径相当的圆圈(与树冠大小基本相同),圈边用土围一高出地面的小土埂,树盘问用锹做一灌水浅沟相连,这样此株灌完后接着即可灌溉另一株。树盘灌溉法耗水量较漫灌法少,灌水渗下后,土壤可较快地干燥,便于松土整地。这种灌溉方法的缺点是:长期采用此种方法容易破坏树盘下的土壤结构,使其形成一紧实的柱状体,因而导致该范围内的吸收根系死亡。另外,由于灌水仅限于树盘范围,灌水湿润的土壤范围仅稍大于树盘,因此也就使灌水湿润范围外的吸收根系得不到充足的水分,影响其生命活动。

      三、沟灌法

      此种灌溉法即在苹果植株的两侧每隔一定距离挖一条沟进行灌溉。灌溉沟深一般为15~30 cm,沟宽30~40 cm。沟与沟间的距离视土壤特性及树龄大小而定。通常黏壤土可每隔1.5~2 m开一条沟,沙壤土每隔1 m开一条沟。在幼龄苹果园内可在植株两侧各开一条沟进行灌溉。与上述前两种灌溉方法相比,此种灌溉方法有许多优点:可以节省许多平整土地的劳力,灌水后水可以均匀地渗入沟两旁土壤内,土壤稍干后可以迅速平掉沟土,土壤结构不致遭到破坏,土壤通气状况也比较好,适于土壤微生物活动。另外,此种灌溉方法耗水量也少,有些过程,如开沟可以用机械化作业。

      四、喷灌法

      喷灌是通过水泵加压或自然落差形成有压力的水,用管道将水送到田问,再经喷头喷射到空中形成细小的水滴,像自然落雨一样均匀的落到树体上,以达到灌溉目的的一种灌溉方法。喷灌是一种经济用水、效果良好的灌溉方法,整个果园灌溉比较均匀,而且可以在坡地或地形复杂的果园或沙质、砾质的土壤上应用,另外固定的喷灌系统还可以用来喷药、施肥和防霜,在特别炎热的天气还可用来喷水降温。喷灌与地面灌溉相比,一般可节水30%~50%。

      喷灌的缺点是喷灌机具的购买和安装成本较高,增加了能源费用;而且树体上方喷灌增加果园湿度,易引起病虫发生;再是,喷灌受风的影响较大。

      五、滴灌法

      滴灌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10 mm毛管上的孑L口或滴头将水送到树体的根部进行局部灌溉的一种灌溉方法,是干旱缺水地区最有效的节水灌溉方式。滴灌在水资源利用方面更优于喷灌,其利用率可达95%。滴灌还可以结合进行施肥,使肥效提高1倍以上,能省工、减少污染、保持土壤结构、增加产量。

      滴灌能使果树植株的全树盘土壤或部分土壤达到或接近田问最大持水量,增加果树新梢的生长量,延长花期和授粉期,有利于丰产稳产和增大果实、改善品质。

      滴灌的缺点是造价高。另外,由于杂质和矿物质的沉淀,容易使毛管和滴头堵塞。

      滴灌系统由控制系统、主管、侧管、阀门和滴头所组成。控制系统中有过滤器、流量计、控制阀、化学药物、肥料注射器和自动控制器的水泵。这些部件的质量必须有良好的保证,否则整个系统运转不佳,常收不到所期望的效果。

      六、渗灌法

      渗灌法是我国山东临沭县群众的创造,其方法是在苹果树两侧各1 m处挖深60 cm的条沟,水平埋置陶土管于其内。陶土管内径为20cm,每节长35 cm,有8个斜孔,孔径l mm,斜孔分两行均匀地分布在管壁上。埋管时,管的节头用水泥密封,管周围绑草,两头留出地上口和地下El。地上口用砖垒砌,作灌水用;地下口用于雨季排水。此法节水,适于在水源缺乏的地区应用。

      李永泽和赵金忠(1996)报道,山东青州市发明一种皿灌器(一种陶罐),在山坡丘陵地用来对苹果进行灌溉,节水量大,增产效果显著。该陶罐口径为20 cm,胴径35cm,底径20 cm,器壁分三层,可盛水20 kg,该器以黏土为主料,以适量的褐土、黄土、黑土和部分耐高温的特异土为辅料烧制而成。该器坚固耐用、渗水良好、不易堵塞。将其埋入土中,器口略低于地面,器内注水15妇后用塑料薄膜封口,然后再用土压住膜边,器内水分约经7天可以基本上向外渗完,其渗水半径约1 m,比穴灌15 kg水的渗水半径(50 cm)约扩大一倍。此种皿灌器在果园内埋设的距离以2 m为宜。

      摘自王宇霖编著.《苹果栽培学》.科学出版社,2011.09.

果业通网--果农朋友的好帮手 www.guoyetong.com

精彩评论3

123456 园主认证 发表于 2014-11-14 10:3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顶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莱州贤斌 园主认证 发表于 2014-11-14 11:3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感恩无私的分享与奉献
我打算打摘袋前最后一遍药
马庄小衣 发表于 2014-11-21 07:4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看到这帖子真是高兴!
又回到了起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果业通网QQ:319130946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果业通①群:146086010 果业通网技术交流    果业通②群:122489487 果业通网广告信息群

首页|关于我们|免责声明|广告合作|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果业通网 ( 鲁ICP备13013375号-3 ) 0535-6770109

GMT+8, 2025-9-13 13:36 , Processed in 0.126701 second(s), 29 queries .

Copyright © 2015-2016 果业通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