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果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最近很多果农朋友反映,大樱桃幼树上出现死芽现象,多数在中干中下部或枝的中后部,叶片青枯,叶丛枝或小短枝死亡,一掰很容易掉下来,询问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经过实地调查,这是树体的生理病害,由于营养和水分的分配不均造成的,不是病菌侵染引起的病害。大樱桃的顶端优势强,外围拉力强。大樱桃新梢较粗,前端叶片密集,新梢幼嫩组织产生的生长素多,生长力强,对营分的调运能力强,对下部或后部的抑制力也强,另外大樱桃的叶片较大,蒸腾拉力强,当上部或前端新梢多且生长旺时,形成顶端和外围优势,造成与中下部或中后部养分和水分的竞争,使的处于弱势部位的叶丛枝或小短枝枯死。 这种现象一般从6月中下旬开始出现。由于前期气温偏低,新梢生长较慢,而且前期生长主要依靠树体的贮藏养分,随着贮藏养分消耗殆尽,温湿度的改变新梢快速生长,养分和水分竞争加剧,造成枝芽叶片枯死。 幼树生长势强,生长旺盛,新梢生长量较大,不同枝类对营养和水分的竞争剧烈,这种死叶死枝现象偏重。 要减轻这一现象,主要采取抑前促后,抑上促下的措施。通过抹芽,摘心,拿枝开角,极重短截或疏除等手法在相应的生长阶段对上部或前部的枝条加以控制,缓和长势,减轻对树干中下部或枝条中后部的拉力。利用拉枝,萌芽前刻芽等手法促进树干中下部或枝条中后部枝芽的生长,来达到平衡长势的目的。 作者:田德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