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天气晴好,气温回升,正是香芋种植的大好时机。我一家4口,去年种植香芋6亩,今年计划种植12亩,有10多万元的收入,比在外面打工强些。”江永县千家峒瑶族乡白花岗村瑶民何子龙毫不掩饰地告诉记者。据了解,近 ...
农机装备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迫切需要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管理、技术人才队伍,加快培养一大批懂技术、会操作、善经营的新型农机手,走农机技术发展之路。槐荫区筐里村鑫昇源农机专业合作社 ...
勤劳致富,敢作敢为,这样的词用在一个女性身上,只会让人想到“巾帼不让须眉”这句话了。在三坪农场五连就有这样一位女职工,她就是马秀芳,回族,今年49岁,这几年她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辛勤 ...
“我今年种的40亩红薯收入可不少,亩产8000多斤,每斤6毛钱,收入5000元,40亩地总共收入20多万元,这多亏了我们村的程广忠给我们找到了致富路呦。”河北省博野县程委镇解村农民张小涛说起种红薯挣钱的事,从心里感 ...
河南兰考县爪营乡四村的潘春婷是个“80后”女孩,2014年以前她在广州打拼了10年,从一名普通的打工族成为一家空调公司的优秀销售员工。虽然在外工作能拿高薪,但想想家里的父母每天在山药地里辛苦劳作,她一直有回乡 ...
“感谢你哟,小王主任,不然我这2亩地萝卜几千斤,凭我的力气哪里卖得出去?”4月4日,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龙车镇鼓楼村90后村主任王大彬又带着几位村民来到71岁的独居老人牟太成的萝卜地头,帮着拔萝卜、削缨子、装 ...
4月3日,笔者见到张立生的时候,夫妇二人正草莓园里忙碌着。55岁的张立生曾是阿克苏市糖烟酒公司的下岗工人,之后在温宿县克孜勒镇承包土地种植了300亩红枣,不仅没有创收,反倒把多年积攒的老本搭进去了不少。这可 ...
一丘丘荒坡披上绿装,一片片梯土层层叠叠,一株株蓝莓桠枝绿叶,昔日荒芜土坡,如今生机勃勃。这是记者近日随同“脱贫攻坚·春季攻势”采访团在紫云自治县板当镇硐口村的百灵生态蓝莓园看到的场景。紫云百灵生态蓝莓 ...
春分时节,宾县经建乡头道村大毛家屯的十几位村民围坐在“芍药大王”毛兴东家的火炕上,热烈地讨论今年各家的种植计划。目前,这个村已有十余户村民加入毛兴东的“一户一品、一户一策”致富团队,在村里趟出一条转变种植 ...
50元一斤的桑葚,30元一斤的李子,20元一斤的葡萄,听到这样的水果价格,很多人会想到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进口”,一个是“洋气”,殊不知,这些看上去外表丑陋的水果,不仅是曲阜原产,更自带“绿色”“无公害”等属性,创造 ...
“我们镇去年秋粮收获后到现在,全镇农民没有在地里焚烧庄稼秸秆。”近日记者在德惠市天台镇采访时,镇里的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天台镇是吉林省德惠市玉米生产重镇,年产秸秆6万吨。以前10月份以后,农民就开始在地里 ...
“往年最早也得到4月上旬才有客户预订,今年一下子提前了50天。”种了30多年桃子的刘学军感慨,“自从咱肥城桃找回了‘老味道’,咱肥城桃的品质有保障,品牌更响亮,咱这几年种桃的收益越来越好。”刘学军所言,透 ...
走进鄄城县古泉街道办事处李堂村北边的葡萄园,只见60多岁的于留柱正带着人在园内辛勤耕作,“我一共种了60多亩地的葡萄,去年亩产达到6000斤,收入还不错。”说着,于留柱的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于留柱以前一直在河 ...
2007年,嘉定工业区农技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何永娥来到灯塔村,被聘为农灯草莓合作社的技术顾问,一干就是十个年头。在灯塔村,种植草莓的以本地农户为主,每户平均5—6个大棚。原来,村民都担心种了草莓卖不掉。后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