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种的大棚西红柿都是无公害的,品种、口感都很好,根本不愁卖,柿子摘下来就会被外来的菜商拉走……”近日,在山东省冠县东古城镇南辛庄村大棚无公害西红柿种植基地,张金县一边将刚摘下的西红柿搬运装车一边欣 ...
4月12日,农民在永吉县隆兴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大棚内查看香瓜长势。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西阳镇兴隆村地处半山区,耕地条件差,是省级贫困村。2016年3月,吉林市农委发挥兴隆村距城市较近的区位优势,利用精准脱贫项目 ...
4月11日,在江西省瑞金市冈面乡千亩油茶基地,当地农民在对油茶树进行春季林间管理。 地处赣南的江西省瑞金市气候温润,林地资源丰富。近年来,瑞金市将油茶种植产业列入当地产业扶贫的特色重点项目,目前已发展油茶 ...
当许多年轻人奔向城市的时候,大足一些人却返回到乡村,利用当地的独特气候土壤条件长早财富春天。这不,在智凤街道高笋村,就有一位忙碌的城市白领。他叫秦卫东,之前是一位建筑商。不过,经过近五年的“日出而作、 ...
生态大白鹅高歌欢叫、灰头鸭与贵妃鸡追逐觅食……在河南沈丘县周营乡恒升生态源养殖基地,一栋栋高标准圈舍,一排排蔬菜大棚整齐排列着。“自从有了这个生态产业园基地,我们这些妇女不出远门就有钱挣,还可以照顾家 ...
眼下虽已是暮春时节,新疆天山北坡一带的果蔬种植仍需要在大棚中应对乍暖还寒的天气。不过,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青得里镇,大棚种植户们早已不再用影响果蔬卖相和品质的燃煤供暖,取而代之的电采暖不但净化了 ...
吕胜勤是山东菏泽市牡丹区黄堽镇孟庄村人,他去年决定把家里全部5亩多地流转到牡丹专业合作社,开始收租金、当工人。“每亩地年租金1800元,5亩多地一年就是9000多元。”吕胜勤给记者算账的时候脸上挂着笑。此外, ...
“900元一亩地从农户手中流转,按照亩产量900斤为分红线,超出的部分种粮人跟合作社一起分红,农药、肥料由合作社统一购置,除去每名工人每年6万元的工资,农场每亩地有300多元收益,600亩地年收益20余万元。”全泉农机合 ...
肖国水,从2009年起扎根罗源县霍口畲族乡,任岐峰村村委会主任、岐峰山水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7年时间里勤恳敬业,勇于创新,引领村民发家致富。同时,他还是福建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副会长、罗源县 ...
4月11日,桃江县马迹塘镇鸬鹚湾村贫困村民郑义兰,挑着一担刚采挖的新鲜竹笋走下林道。他受雇于马迹塘竹笋专业合作社,每公斤笋有0.175元的工钱。他说已经挖了半个月了,一直可以挖到4月底,挖竹笋的收入可达到6000 ...
打沟、运苗、栽种、浇水……日前,记者在迁安市闫家店乡隔滦河村南看到,旷野上一派忙碌,30余名村民正在栽植他们从前从未见过的新果品——红树莓。“霜降前后是栽植红树莓的黄金时节,经过一冬的休眠期,成活率在90 ...
疾风劲吹,黄叶遍地。“吃洋芋蛋。”在甘肃定西渭源县会川镇杨庄村,48岁的农民刘世权从煤炉里取出几枚烤好的马铃薯请记者品尝,热气升腾间薯香满屋。近年来,在曾经“苦甲天下”的甘肃定西等地,通过打造马铃薯产业 ...
近日,在重庆城口县巴山镇元坝村同展食用菌种植技术专业合作社菌棒加工生产车间,笔者看到,七台机器、十余名工人,正井然有序地生产菌棒。 “在基地里务工,我一个月能赚到1800元到1900元,建卡户和低保户平均每天 ...
三月下旬,农业部百乡万户江苏调查组来到泗阳县高渡镇高渡村,发现这里的能人办合作社带动低收入户脱贫模式极大地调动了低收入农户生产的热情。高渡镇田园风光果蔬合作社共流转550亩土地,发展冬枣、梨子、猕猴桃、 ...
如今,在新和县只要说起依其艾日克镇喀拉塔什村,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蔬菜村。走进村子,一座座温室大棚错落有致,一个个小拱棚紧密相连。“我们都是从陈德忠那儿学到的种菜技术。”3月25日,笔者到村里采访时,种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