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果业通网 首页 果业快讯 致富经 查看内容

新型职业农民:艰难的创业路

2016-1-11 09:35 367 致富经 小小编辑 评论(0) |来自: 平泉县农广校
艰难的创业路 
                                                                       ——记平泉县北井村新型职业农民董翠丰
      1986年,16岁的董翠丰初中毕业,象所有农村孩子一样,她和同村的小伙伴离家到外面打工。1995年,结婚后的董翠丰决定做点什么,不能天天只管那2亩地,去了吃的,几乎所剩无几。她决定开家毛衫加工厂,因为在外面打工时学了些技术。说干就干,东拼西凑借来3万元钱,先是南下天津蓟县进机器设备,又东去辽宁朝阳选厂址。几番努力下来,毛衣店终于开业了。董翠丰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如果每年积攒2万元,就能过上城镇职工的生活了。几年下来。毛衣店的生意还是可以的,由于当时普遍生活水平不高,衣食住行讲究经济实惠,还不太重视款式。后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改变,尤其是年轻人,对服装的款式、颜色的搭配格外重视,毛衣店的效益每况日下,再加上孩子出生,父母体弱多病,最终关掉了店铺,回到了家乡。
      回到家后,继续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董翠丰实在不甘心,当时村里陆续建起了蔬菜大棚,可她却选择了露地栽菇,因为栽菇见效快。说干就干,立马建了几个冷棚。当看着一筐筐白生生鲜灵灵的香菇采摘下来换回一沓沓钞票时,再苦再累心里也充满着盼头。菇棚第一年就基本收回了所有投资。尝到甜头的董翠丰继续经营着菇棚,可是天有不测风云,第二年由于气候等原因,产量质量都大打折扣。同样辛苦了一年,到头来没赚到任何钱。心灰意冷的她于是放弃了菇棚。
      2008年,董翠丰和同村人一样,也开始建蔬菜大棚。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使这个女人更加坚强。当看着一根根绿油油、水灵灵、笔直的黄瓜时,她终于有了盼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由于这些年大棚的收入比较稳定,于是她又建起了第二个棚。恰逢这时农广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班在北井建班,董翠丰积极报名参加,她对农广校老师说,原来由于缺知识、少技术、少管理,几次创业最后都失败了,这次她一定要好好用知识武装自己,不能再失败。她说在农广校学了好多知识,比如测土配方、滴灌技术、落秧技术等,使她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通过这些先进的技术,也使黄瓜的产量大大提高。另外,通过去秦皇岛集发参观,大大开阔了眼界,看到了那么多高、新、奇的农副产品,使她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学到的新技术应用到实践中,使自己的大棚也有所创新。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在各级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各种惠农政策的出台,使广大农民朋友受益匪浅。相信在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今天,北井村还会有许许多多像董翠丰这样的新型农民,昂首走在勤劳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上。(陈秋华)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0)

果业通网QQ:319130946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果业通①群:146086010 果业通网技术交流    果业通②群:122489487 果业通网广告信息群

首页|关于我们|免责声明|广告合作|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果业通网 ( 鲁ICP备13013375号-3 ) 0535-6770109

GMT+8, 2025-9-13 21:40 , Processed in 0.083198 second(s), 20 queries .

Copyright © 2015-2016 果业通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