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果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葡萄酸腐病的发生及防治 【症状诊断】
酸腐病主要为害果穗(果粒),多从果粒伤口处开始发病,果实近成熟期受害较重。发病初期,病果粒变为褐色或红褐色,较软;随病情发展,病果粒软腐,果皮破裂,从果实内流出黏稠状汁液,并产生较浓烈的醋酸味道(彩图129)。病果粒常吸引一些蝇类取食产卵,并携带病菌扩散为害。后期病果粒失水,常仅残留果皮及种子;有时病果粒容易脱落(彩图130)。(彩图129 酸腐病中期症状表现及流出粘稠状汁液) (彩图130 酸腐病为害后期果穗症状表现) 【发生特点】
酸腐病是一种多种病原物混合侵染的病害,主要为醋酸细菌和酵母菌等高等真菌。病菌在自然界广泛生存,没有固定越冬场所。病菌通过气流、雨水及一些媒介昆虫传播,从各种伤口侵染为害,如生长裂伤、雹伤、虫伤(蜂、金龟子等)、鸟伤、机械损伤及其他侵染性病害伤口等。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发生,果园郁闭、通风不良、病虫害较多均易诱发该病发生。同一果穗上的病害蔓延往往是由单个果粒受害后流出的汁液污染到周围果粒而引起果皮污浊、破裂所致;病果粒吸引的蝇类又可携带病菌向周边传播扩散。
【防治技术】
(1)尽量减少果粒伤口
加强葡萄园管理,增施农家肥等有机肥,按比例科学施用氮、磷、钾、钙肥,科学浇水,雨季注意及时排水,防止果粒生长裂伤,实施果园精细管理,尽量避免各种机械伤、虫伤、鸟伤及其他病害伤等,创造不利于病害发生的自然条件。发生冰雹后,及时喷药(美派安等)保护伤口,促进伤口愈合。有条件的果园,从果实生长后期开始架设防鸟网,有效阻止鸟类为害
(2)实施果实套袋
果实套袋管理,既可有效降低造成果实伤口的概率,又可有效避免病菌侵染,能够显减少酸腐病发生。
(3)适当药剂防治
对于不套袋果园,发现有个别果粒受害后开始喷药,重点喷洒果穗,10天左右1次,连喷1-2次。
常用有效药剂有:
77%多宁(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
80%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
46.1%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1000~1200倍液、60%统佳(铜钙·多菌灵) 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等。
本文摘自《葡萄病虫害诊断与防治原色图鉴》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