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果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苹小卷叶蛾啃食苹果
1.危害特点
为害苹果的卷叶蛾主要有棉褐带卷蛾和芽白小卷蛾两种。
(1)棉褐带卷蛾 又名苹果小卷蛾。以幼虫为害苹果等果树的幼芽、叶片、花和果实,并吐丝缀连,致使幼芽、嫩叶不能伸展,叶片常缀连成团或两叶叠置,幼虫潜伏其中蚕食。坐果后常将叶片用丝网粘贴在果面上,啃食果皮、果肉,形成不规则的小坑洼,被害严重时坑洼连片,降雨后会长出黑霉。
(2)芽白小卷蛾 又名顶梢卷叶蛾。幼虫主要为害新梢的顶芽,下面的芽很少受害。幼虫吐丝将几片嫩叶缠缀在一起呈拳头状虫苞,并吐丝将叶背绒吧毛结成小茧,潜伏其中。1个茧苞内有虫3~5头,虫茧冬季不脱落。
2.发生规律
(1)面褐带卷蛾 一年发生3~4代。以低龄幼虫在果树的剪锯口、翘皮下、粗皮裂缝等处结小白茧越冬。翌春苹果花芽萌动后开始出蛰,金冠苹果盛花期为出蛰盛期。国光苹果初花期幼虫出蛰基本结束,出蛰期长达25天左右。山东省胶东一带果区各代成虫羽化盛期为:越冬代6月上中旬,第一代7月下旬至8月上旬,第二代9月上中旬。幼虫期(1~2代)为18~26天,蛹期8~11天,完成一代约需45天。10月份以第三代低龄幼虫越冬。
成虫一般在下午5时左右羽化,白天潜藏在树冠内膛隐蔽的叶片上,夜晚活动,趋化性强,尤其对糖醋液趋性更强,有微弱的趋光性。成虫产卵前期1~3天,喜在叶片背面产卵,一头雌蛾产卵1~3块。产期4~8天。幼虫孵化后,多在卵块附近重叠叶片间和果实贴接处为害。幼虫很活泼,稍受振动虫体就会剧烈扭动从卷叶中脱出,吐丝下垂。
(2)芽白小卷蛾 一年发生2~3代,以2~3龄幼虫在枝梢顶端的卷叶虫苞内结灰白色丝茧越冬。虫苞坚硬,苞内有3~5头幼虫。翌春苹果发芽后,晚出蛰的向下为害侧芽。幼虫老熟后在卷叶团中结茧化蛹。2代区各代成虫发生期:越冬代为6月上旬至7月下旬,第一代在7月中下旬至8月中下旬。成虫对糖、蜜有趋性,略有趋光性,夜间活动,交尾产卵。卵散产,每雌产卵100余粒,卵多产在当年生枝条中部叶背面多绒毛处。幼虫孵化后爬行至梢顶,吐丝卷叶为害,并将叶背的绒毛啃下与丝结成茧,潜藏其中,取食时爬出,食后缩回。第一代幼虫主要为害春梢,第二至三代幼虫主要为害秋梢,10月上旬以后幼虫越冬。
3.防治技术
(1)人工防治 早春刮除树干主侧枝的老翘皮和剪锯口周缘的裂皮,摘除枝干上的干叶集中处理,可消灭棉褐带卷蛾越冬幼虫。芽白小卷蛾的越冬虫苞冬季下落,应结合果树冬剪将虫苞剪掉,集中烧毁或深埋。果树生长期发现上述两种害虫的虫苞,及时用手将潜藏其中的幼虫捏死。
(2)药剂防治 在越冬代幼虫出蛰期和第一代幼虫孵化盛期是药剂防治重点,以后各代结合防治其他害虫时兼治。主要药剂有:25%灭幼脲3号胶悬剂或50%敌百虫乳油1000倍液,,48%乐斯本乳油2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5000倍液,2.5%功夫或杀灭菊酯乳油3000倍液,喷雾。
(3)生物防治 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棉褐带卷蛾具有较高的寄生效果,掌握在越冬代成虫产卵盛期开始放蜂,连放3~4次,每667米²释放8万~10万头,卵寄生率可达90%以上。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果通币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