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葡萄 +关注 已有379人关注
开启左侧

[病虫害防治] 葡萄纹羽病是如何发生的?要怎么去防治?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小小编辑 发表于 2015-10-14 09:2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果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葡萄纹羽病是如何发生的?要怎么去防治?


【症状诊断】 白纹羽病主要为害葡萄的根部、根颈部等地下部分,发病后的主要症状特点是在病部表面产生白色菌索或菌丝膜(彩图1、彩图2)。发病初期,受害部位表面先产生白色菌素,扩展后成白色菌丝层或菌丝膜后期,菌丝膜上可产生黑色小粒点,有时病根表面也可产生菜籽状茶褐色菌核。病根后期皮层腐烂,木质部腐朽。地上部初期无明显异常,主要表现为树势衰弱,发芽迟,叶片小而黄,新梢短;随病情加重,上部枝蔓有时可产生大量幼嫩气生根;发病后期,当年生幼嫩枝蔓出现萎蔫、枯死;严重时,整个病株逐渐死亡(彩图3~彩图5)。


图片1.jpg


【发生特点】  
白纹羽病是一种高等真菌性病害,病菌除为害葡萄外还可侵害苹果、梨、桃、核桃、杨、柳、花生、甘薯等多种果树、林木及大田作物,寄主范围非常广泛。病菌主要以菌素、菌丝层(菌膜)、菌核及子囊売在各种田间病株、病残体及土壤中越冬,且菌索、菌核在土壤中可存活5年以上。生长季节,病菌可直接侵染为害,也可从各种伤口侵染为害。果园中主要通过病健根接触、病残体及带菌土壤的移动进行传播,远距离传播通过带菌苗木的调运。管理粗放、土壤黏重、使用未腐熟有机肥、树势衰弱的果园有利于病害发生,用河滩地、旧林地、老果园、苗圃地改建的果园容易发病,果园内间作花生、甘薯等病菌寄主植物有利于病害的传播蔓延。

图片2.jpg


新文档 3_1.jpg


【防治技术】
(1)培育和利用无病苗木
这是预防白纹羽病发生的根本措施之一。首先,不要选用旧苗圃、老果园、旧林地改建苗圃;其次,调运苗木前要进行苗圃检查,坚决不用病苗圃的苗木;第三,栽植前要仔细检查,发现病苗彻底淘汰并烧毁,并对剩余苗木进行药剂消毒处理。常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800 庴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77%多宁(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45%施纳宁(代森铵)水剂400~500倍液浸苗3~5 分钟,即可获得良好的杀菌效果。

(2)注意果园前作
这是预防白纹羽病发生的又一关键措施。不要选择旧林地、古墓坟场、树木较多的河滩地及老果园改建新果园。如果必须在这样的地块建园时,首先要彻底清除树桩、残根、烂皮等树木残体;其次要对上壤进行翻耕、晾晒、灌水、休闲,促进病残体腐烂分解。也可在夏季用塑料薄膜覆盖土壤,利用太阳热能杀死病菌;或用福尔马林200倍液浇灌土壤进行密闭熏蒸杀菌(地膜覆盖),待福尔马林充分散发后再栽植葡萄。

(3)加强栽培管理
增施有机肥及农家肥,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答理灌水,培育壮树,提高树体抗病能力。不要在葡萄行间间作花生、甘薯等病菌寄主植物,避免病害的扩散蔓延。

(4)及时治疗病树
发现病树后,首先挖沟封锁病树,防止病健根接触传播蔓延,然后灌药治疗。治疗时,在病树根区范围内浇灌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7%多宁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80%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50%美派安(克菌丹)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等,灌药液量要以保证将主要根区渗透为原则,一般每株浇灌药液50~100千克。灌药治疗时,在药液中混加促进生根类药剂效果更好。较重病树,在20~30天后可再浇灌1次。另外,病树治疗后要加强肥水管理,以促进树势恢复。



本文摘自《葡萄病虫害诊断与防治原色图鉴》,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果业通网--果农朋友的好帮手 www.guoyetong.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果业通网QQ:319130946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果业通①群:146086010 果业通网技术交流    果业通②群:122489487 果业通网广告信息群

首页|关于我们|免责声明|广告合作|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果业通网 ( 鲁ICP备13013375号-3 ) 0535-6770109

GMT+8, 2025-9-13 04:42 , Processed in 0.123023 second(s), 30 queries .

Copyright © 2015-2016 果业通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