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果农的一封信: 冷静对待今年果品行情的下跌,继西瓜、鲜桃、樱桃的价格不佳后,目前上市的葡萄、鲜食核桃和早熟苹果的行情也较往年明显走低。在这样的情势下,悲观情绪弥漫于果品行业就是自然。 此轮行情的变化,带有价格正常回归和巧遇全国及全球经济复苏欠佳的合力影响,所以就表现得剧烈一些。 一是价格的合理回归。 站在普通消费者的角度,6元钱的葡萄、15元钱的鲜核桃和6元钱的苹果,还是有点贵,有点消费不起的意思。高价的果品,前几年有公款消费、团体购买、礼品消费的支撑,在自然消费者为主的今天实现就困难,行情重心必然要下移,价格整体性走低就很自然。 二是国际市场变化的影响。 在国际经济皮软的背景下,美国、新西兰的苹果到岸价仅为5元钱,想想咱们苹果的地头价能会维持3~4元的价格吗?还有,今年,许多果品的进口已进入零关税期,我们果品的价格已与国外果品在一个平台上定价,算着自己的成本、收益定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三、去年不佳的收尾行情的后遗症。 今年春节后贮藏果品的反向走低和大批果商的赔钱也对今年果品行情有不利影响。当季果品市场价格是由鲜销量和贮藏量决定的,显然,果商对贮藏收益预期的降低,对当季果品的销售是不利的。 对今年这种走低的行情,应该怎样看待和应对呢? 我们的观点是: 一、正确看待:很正常。宏观而全面的看,在目前国际国内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市场和经营遇到困难的不仅仅是我们的果品产业,像房地产业、汽车产业等,情况更为糟糕。昨天看韩国的狮跑越野车,一次性降价5万元,整车价已到10万元的白菜价,为什么,就是为了不退出中国市场。再联系到近几年各种果品的生产量都是急剧的扩大,供大于求后,价格下降也是自然的。 二、冷静对待:耐心坚持。任何商品的市场都有高峰低潮,高峰期一般是扩张,低潮期大部分人是退出,表现在果品生产上就是砍树毁园。我们的观点是,低潮期最高明者往往是守业和坚持,砍树和毁园是最不应该的。果园生产不像粮食种植,当市场好转时,再建园就来不及了。所以,目前最好的办法是要冷静而不要情绪化,多想想果园曾经给过你的收益和好处。果品行情是变化的,但有一点是永远不会变化的,即果品是中国的优势产业,是家庭农业中的高效项目。 三、科学应对:维护好自家果园。效益不好时,一些即使不砍树毁园者,也往往对果园放松管理,施肥不足,打药跟不上,修剪不及时,致使树势不佳,果园荒芜。我们认为这种功利的行为很不科学。如果逆向思维,在别人都放弃或不认真对待果园的时候,我们是否更应该坚持对果园的初心。结果可能是:坚持初心,必有回报,因为最后还会“一亩园,十亩田”。 最后还有,去年贮果没有赚钱,今年,如果鲜果价格较低,为什么不可以贮藏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