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冠7米多宽,树干1.3米粗,香桃挂满了枝头。“这棵桃树有32‘岁’了,是我们这里的‘桃树王’,今年挂果有300多斤。”7月1日,西充县古楼镇赵家庙村二组村民侯祥仲对记者说,像这样“老”的桃树,附近还有500棵左右,每棵都挂满果子迎接市民前去品尝。 7月11日, 西充古楼第三届“充国香桃”品果节将开幕。记者了解到,届时,除了采摘、品果,当地还组织自行车环游赛、 摄影比赛、游园等活动助兴。 六旬老农种桃32年 “嘟嘟嘟……”今年61岁的侯祥仲骑着三轮摩托车, 从桃园里运回几大筐香桃, 然后和女儿、 妻子一起, 将这些大小大致相同的桃子装进纸箱。 不时有市民或者经销商前来买桃子,个人买一两箱,经销商则直接装车拉走。 在西充县古楼镇赵家庙村,沿途不时有果农背着桃子, 到路口卖给等候收购的经销商。 在路边一家农户的院坝里,香桃摆了一坝,几个人正在将其装进筐子里, 这些桃子全是当地农户卖给经销商的。“今天收购了5万斤, 运到云南销售。”一位经销商对记者说。 到侯祥仲家买桃子的一位经销商对记者说:“侯大叔是当地最早种桃的人。” 这句话打开了侯祥仲的话匣子。他告诉记者,1984年,他家里很穷,想到丈母娘家自留地有几棵桃树, 每年可以卖得几百元,一年的开销就够了,于是他就到丈母娘家要了一些小桃树回来, 开始种桃树。 “桃树王”挂果300多斤 “32年前种的桃树,现存的还有500棵左右。”侯祥仲说,其中最大的一棵现在树干的直径有0.42米,量下来有1.3米粗,树冠一边宽3.7米,一边宽3.8米,今年结了300多斤的桃子。 侯祥仲说着,就将记者带到距他家房子不远的桃园里。“我当年被迫种桃树时,跟着种的人比较少,后来看到有了效益,除了农田,旱地里全都种上了桃树。” 侯祥仲说, 周边果农,很大一部分跟他学习过种桃树。 记者看到,这里碗口粗的桃树比比皆是。走进桃园,在侯祥仲的带领下,记者东绕西绕,最终见到了最大的那棵———被当地政府评价为“桃树王”的老桃树。在树下,掉了一地的桃子,树上,依然挂着水灵的果实,看着让人垂涎欲滴。 “老桃树的桃子,口感相对要好一些。”侯祥仲摘下一个桃子让记者品尝。迫不及待吃完桃子后,记者确实感到更为香甜可口。“这里是母本园。” 古楼镇副镇长马映勇介绍说,古楼镇的桃树就发源于这里。 品果节等你来尝鲜 记者了解到,从6月底开始,古楼镇香桃开始上市销售,上市时间将会持续到7月中旬。“赵家庙村二组这一边成熟要早一些,其他地方稍微晚一点。”马映勇说,古楼镇如今种有1.8万亩香桃,今年预计产量达到3000万斤。 为了做好果品经济和旅游,当地决定举办品果节。马映勇说,由西充县充国香桃协会主办的第三届“充国香桃” 品果节将于7月11日在古楼充国香桃源广场开幕。 “开幕式上,会有歌舞表演,随后有‘大胃王’PK、 自行车环游赛、‘世外桃园 欢乐采摘’、‘桃言李语摄影比赛’、 游园等活动。” 马映勇说,一边赏歌舞,一边尝鲜桃,想来其乐无穷。 此外, 在开幕后的一周多时间里,当地还会举办地方文艺汇演。 据了解, 为了确保香桃品质,该县农牧业局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的工作人员还组成检查组前往古楼镇,就丰收在即的万亩“充国香桃”开展质量安全抽样检查工作。 近年来,西充县将“充国香桃”作为一项促农增收的重要渠道,依托古楼镇“充国香桃”基地,大力发展有机“充国香桃”种植,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规模种植、精品种植,并通过新兴的电子商务和传统销售相结合的方式,远销全国各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