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界商讨磷石膏综合利用新途径 全行业要系统解决制约磷化工可持续发展的“卡脖子”要素,尤其是在磷石膏综合利用上,要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大量化、规模化应用的新途径、新场景,推动磷石膏实现源头减量减排,提升综合利用水平,加快实现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步伐。这是记者在3月30日~31日召开的全国磷石膏综合利用现场交流会上得到的消息。磷石膏是磷化工产业所产生的大宗固体废物,其综合治理事关长江生态保护,但因综合利用率偏低,大量磷石膏以未处理的状态在磷石膏库中堆存,其内含的可溶性杂质还可能污染土壤、水系等,是长江生态环保治理的“老大难”。 2 合成氨:坦帕价格跌至两年低点 合成氨价格持续下跌,挪威生产商雅苒国际集团(Yara)宣布4月与美国美盛公司(Mosaic)签订的坦帕(Tampa)合同价格为435美元(吨价,下同)到岸价,较3月的结算价下降了155美元,是2021年2月以来的最低价格。新合同表明加勒比海地区的厂价约为395美元离岸价。进入4月,市场情绪依然疲软,但印度和摩洛哥的进口需求,以及土耳其和中国的现货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价格的大幅下跌,并使生产商仍能在当前价格水平下获得利润。 3 送上门的低价“品牌”化肥不能买 近日,陕西延安洛川县丰圆农资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榜学向本报反映,当地出现了假冒“撒可富”品牌的复合肥,且有多人已经购买了产品,甚至还用到了地里。经过辨识,这位农户购买到的6袋标称“撒可富”复合肥的产品,装的就是石灰,没有任何有效的养分,也无法使用在果树上。“幸亏我多问了问,知道是假货就没有使用,不然我这用到地里,苹果树都要烧死了。”农户表示因为没有使用,所以没有造成更大的损失。(详见B1版) 4 上海芳甸助力西昌葡萄品质再提升 四川省西昌市被誉为“中国晚熟葡萄之乡”,作为全国晚熟葡萄产业版图上一颗耀眼的明珠,所产葡萄远销全国多个省份。据了解,2021年,西昌全市葡萄种植面积达10万亩以上,总产量超25万吨。但随着葡萄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增长,产业面临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以克伦生为例,早衰、转色等种植难题一直困扰着诸多种植户。4月2日,在《农资导报》主办的2023中国葡萄健康管理和品质提升高峰论坛中,上海芳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川西区域经理王鹏就针对精品克伦生葡萄全程营养解决方案进行了全面解析。 5 记中国现代农业发展典型样本大走访启动会 3月28日,湖北枝江,随着倒计时数到1,中国现代农业发展典型样本大走访正式启动。本次大走访是由《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旗下《农资导报》和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该活动将利用3年时间,每年计划走访15~20个样本,通过剖析典型、以点带面,用示范的力量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转型,也给农资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新的坐标和方向。中国现代农业发展典型样本大走访在行业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与会专家和代表认为,启动大走访恰逢其时,意义重大。 来源:导报团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