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近日,欧洲最大的化工公司巴斯夫股份公司(BASF)宣布将关闭位于路德维希港的多个生产基地,包括一家合成氨厂和相关的化肥设施。 去年,由于乌克兰危机导致天然气价格持续冲高,欧洲关闭的合成氨产能一度超过70%。后来随着天然气现货价格下跌,一些企业生产渐次恢复,但总体情况并不均衡。截至去年11月中旬,欧洲45%~50%的合成氨生产能力仍处于关停状态。 巴斯夫2022年度业绩报告显示,由于几乎所有业务领域受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而提高了产品价格,2022年巴斯夫实现销售额873亿欧元(折合人民币6401亿元),比上年增长11.1%。此外,由于化学品业务领域和材料业务领域利润显著下降,巴斯夫2022年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前收益69亿欧元(折合人民币506亿元),比上年下降11.5%。 高能源价格拖累了欧洲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2022年,巴斯夫的能源成本增加了32亿欧元(约合235亿元人民币),其中欧洲占成本增长的84%左右。天然气是成本上涨幅度最大的生产要素,天然气成本上升占能源成本总体增长的69%,对路德维希港一体化基地影响最大。 去年10月,巴斯夫宣布启动了一项成本削减计划以应对欧洲能源成本高企和经济放缓危机,计划于2023年至2024年实施。重点是使巴斯夫在欧洲,尤其是在德国的成本结构合理化,预计每年在生产之外削减成本5亿欧元,其中大约半数以上的削减额度将在路德维希港一体化基地实现。 2月24日,巴斯夫集团执行董事会主席薄睦乐博士(Dr. Martin Brudermüller)宣布了针对欧洲降本计划的具体措施。巴斯夫将关闭路德维希港的几个能源密集型生产设施,包括一家合成氨厂和相关化肥设施。 “当前高企的能源价格还在给欧洲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带来额外负担。”薄睦乐博士说道。虽然2023年以来,全球化肥价格跌至近19个月低点,合成氨价格降至2021年10月下旬以来的最低水平,天然气价格也于近日回落至近18个月低点,但市场对能源危机的担忧丝毫未减,化肥生产成本依旧偏高。巴斯夫也表示,2022年,乌克兰局势、欧洲原材料与能源成本高企、物价与利率上升等因素所引发的高度不确定性,将在2023年持续存在。 ............................................................ 来源:农资导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