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疫三年,新冠疫情的管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戛然而止...... 而在疫情席卷之下,大众的报复性消费没有来到,报复性医疗却内卷不已。当前的市场状况是:市场走访停摆、经销商会议停摆、终端推广停摆、示范试验停摆、农民订货会停摆……笔者无聊至极,就给几个做农资电商的朋友打电话询问近况。令笔者感到惊喜和意外的是,饱受诟病的农资电商并没有因为很多先驱们的倒下而消亡,反而因为新冠疫情获得了超常规的发展,可谓是一匹从众多传统农资厂商的排挤打压中冲出重围的黑马。接下来,笔者就跟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后疫情时代,如何破解农资电商的生死局。 互联网巨头激战农资电商 近年来,包括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抖音、快手等在内的互联网巨头都在加速布局农村下沉市场。拼多多已与超过1200万种植户和社区合作,持续深入农业“最初一公里”,宣布与国内外多个顶级科研机构和院士专家等科研团队展开深度合作,在科学种植、农业物联网、无人温室、智慧农业等领域加大投入。抖音和快手则成为农资电商的超级IP打造平台,众多的种植达人依靠直接种植技术形成垂直电商,和其他农资电商平台交相辉映。 农资电商价格“屠刀”向谁砍去? 农资电商经过几年的蛰伏之后,在2022年再次爆发。农资电商的强势回归,不断挑战着传统农资企业和经销商的神经,各种验证申明和商业诉讼,再一次把农资电商送上了热搜。其争论的无非是农资电商的价格“屠刀”伤害了传统农资经销商和零售商的利益,破坏了传统农资营销渠道的生态和谐。其实,农资电商目前主要的客户80%都应该是农资零售商,剩下的是一些少量的种植基地和大户。而传统农资营销最后一公里的零售红利,农资电商由于服务的短板和信任建立缺乏,还没有办法深入。但是,其高效的物流系统和供应链体系才是农资电商核心的竞争力。农资企业要么拥抱农资电商,要么自建农资电商渠道,这始终是农资新营销绕不过去的坎。叶公好龙也罢,势不两立也罢,市场的发展变化终是不可阻挡的潮流。随着新一代农民和种植大户的不断更替,未来农资电商或将成为下一个财富的蓝海! 农资垂直电商乱象丛生 2022年,农资原材料价格开始暴涨,很多农资企业都陷入了困境,传统农资销售越来越难。于是,很多农资企业看到直播带货的风口,纷纷拉开架势,搭建直播间,邀请农化人员开始尝试直播带货。然而,不到一年多的时间,很多企业的农资直播间纷纷偃旗息鼓,人去楼空,留下一大堆的直播设备落满灰尘。农资直播间里的刷单套路、流量变现套路、伪技术真带货等操作,更是让农业圈子里的直播乱象丛生。在抖音和快手等直播平台,很多农业技术达人都在直播种植技术,或者发布有关种植技术的短视频,也有一些私域流量可以通过销售农资变现,更有部分真正的种植技术专家也在网上推出了关于种植技术的付费收看内容。但是农资直播卖假货和违禁农药的现象也很多,消费者一旦购买,后期维权十分困难。另外,碎片化的种植技术在鱼龙混杂的直播浪潮中难辨真伪,对种植户帮助不大。可以预见的是,当前抖音、快手等平台的直播仍然会继续发展。 有些农资企业还进行技术干货直播,但因为离田间地头很远,提到的种植技术都是很理论化的,不能够解决种植户的实际问题。 农资企业直播带货为何失败 农资不是快消品,而是生产资料,是工业品,它需要给种植户带来价值,购买者除非具有购买需求,否则很难对农资有冲动性的消费。农资是功能性产品,它的使用需要技术指导,使用者需要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否则使用不当,见效慢,而时间因素也是对直播带货不利的因素之一。目前农资行业做直播带货爆火的也许有,但是不多,没有形成行业瞩目的现象,大家对它关注很少。农资行业直播带货成功的案例偏少,还没形成比较成熟的商业模式可供大家参考。 农资直播电商的发展趋势 农资行业现在的主要销售模式还是传统的门店销售,线上销售目前比较可行的方式是微信群的社群营销。直播是一种很好的获客手段,我们可以通过做直播获得精准粉丝,扩大自己的客源,其实也没必要非得直播卖货,可通过直播引流,把客户引流到店里,或者在微信群里进行销售。直播带货是一种趋势,未来农资行业里肯定有人会做直播,但是会很困难,需要很长时间的探索。在移动互联的时代,农资企业如何转型技术营销,如何培养出网红新农人那样的作物种植技术专家,是每个农资企业都亟需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农资电商不是死于直播而是死于带货 农资新营销就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通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农资营销的新场景、新渠道、新生态。2020年的新冠疫情催发了直播的浪潮,众多农资企业纷纷尝试直播会议和直播带货。如今三年过去了,疫情仍然没有结束,而农资电商却起起落落,几家欢乐几家愁!各大农资企业纷纷建立自己的直播室,举行互联网视频会议,拍摄具有创意的营销短片在抖音、快手等平台传播。一些新锐农资企业,也玩起了直播带货,并且大力投入拼多多、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各大农资企业纷纷在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快手等新媒体矩阵重构农资企业的新营销赛道,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随着国内疫情趋于稳定,热闹过后只剩一地鸡毛。部分缺少互联网基因的农资企业,尽管用互联网技术武装到了牙齿,但骨子里面仍然是流着传统营销的血液。当所有的新营销手段都尝试之后,看着没有多大效果,又重新回到了开客户会、开订货会、开促销会的传统营销的老路。 垂直电商风生水起 当下很多网红种植达人和种植专家凭借直播走红,很多单一作物的种植网红还凭借直播成为网红新农人,不仅把自己擅长种植的作物种苗和农资套餐卖向全国,还积攒了数十万的粉丝,能够通过线上直播吸引学员参加线下培训班,不断循环建立自己依靠单一作物形成的全国新生态渠道布局。垂直电商正成为农资新营销靓丽的新风景。 在移动互联的时代,所有的营销都应该在互联网上展开,疫情之下,农资营销的核心是如何培养新营销的基因。告别人海战术、告别常规促销、告别渠道驱动增长,我们更重要的是树立为作物服务的信念,用技术营销和作物解决方案,通过移动新媒体,全员转型互联网营销,为农业创造真正的价值,才是农资新营销的价值所在! 来源:品牌农业进化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