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正式发布实施已经快半年时间了,然而,按照目前进展来看回收结果并不是很理想。在笔者看来,该方法的执行落地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如回收处置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工作机制尚未建立,回收处置农药包装废弃物的资金得不到保障......而且最重要的是目前缺乏一套科学合理的回收系统的建立。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思考总结出一套回收模式,具体见如下农药包装回收体系流程图,供有关部门参考决策。 首先,农药企业生产农药必须使用二维码,据了解,目前农药包装上印制的二维码五花八门,但很多都没有真正起到可追溯的作用。 因此,笔者建议应由上级有关领导部门牵头搭建一个全国统一的包装废弃物回收付费系统软件平台,并结合农药生产、销售、包装回收、处理等各个环节,建立起一个二维码可追溯体系,为监督执法及财政资金运用提供高效的信息数据支撑。 根据以上流程图,在这个平台里可以创设一个环保专用账户,农药生产企业在申请二维码时就可以通过扫码付费给该账户,然后政府部门也可以往该账户拨款,这样可解决包装废弃物回收和处理资金压力大的问题。 回收方面则可以采取有偿补贴模式来提升农户的回收意愿和环保意识:经销商销售扫描二维码后,产生一个包装押金进入环保专用账户,等使用者使用完农药将包装物送给经销商回收时,经销商可再次通过扫描二维码的形式将押金从环保专用账户里退还给使用者。 最后农药包装物进入县级回收站后,由县级主管部门监督管理和处置。 该回收体系的最大优势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系统,解决了前期农户不主动上交包装废弃物的难题;而且进一步明确了农药生产企业、农药经销商、农药使用者、县级管理者等各主体的义务和职责。 以下为针对农药生产企业、农药经销商、农药使用者、县级管理者等各主体制定的农药包装回收及处置流程图。 农药生产企业:取得二维码数据→二维码费用支付→报废二维码上传→接受报废二维码退费(退农药包装物环保处置费的50%)→农药(二维码)出库数据上传→出货统计→过期农药回收二维码销号(按销售流程处理)→过期农药包装物回收处置(登记转移至县级回收站)→农药受众(农药经销商、地区)→未使用农药存量(分品种、规格、批号、地区等)。 农药经销商:进货统计→登记农药使用者→扫描二维码进行销售→扫描二维码回收农药包装→分类存放农药包装→农药包装物登记转移→接受过期农药退货(扫码二维码)→过期农药回厂登记。 农药使用者:凭身份证购买农药→交农药包装袋环保处置费→使用农药后清洗包装袋送至农药经销商→接受环保处置费退费→预定农药→病虫(草)害上报→使用农药(农技)咨询。 县级管理者:本辖区农药经销商管理→设立二维码和环保处置费专用账户→接受农药经销商回收的农药包装物→统计本辖区农药使用情况(品种、数量)→指导农药使用者使用农药(农技)→接受病虫(草)害上报。 上级(省、部)监督:市场进入农药的量→本地区农药销售量→本地区农药包装物回收量。 社会团体(个人):市场进入农药的量→市场销售量→农药包装物回收量。 我国是农药生产和使用大国,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每年所需的农药包装物高达100亿个(件),其中,被随意丢弃的农药包装废弃物超过30亿个(件)。这些农药包装废弃物对我们的生态环境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要解决好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和处理难题,建立健全回收处理体系,仍需强化各方责任落实,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农药生产企业、农药经销商、农药使用者甚至我们的协会共同参与和持续推进。 .............................................................. 文章来源:农药市场信息新媒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