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于澎湃新闻发布了一篇名为《放两个月都不会烂的沃柑,果农从来不吃》的文章,报道了当前沃柑分选和选用保鲜剂等操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了引起哄动效应,文章采用即设立场,断章取义的手法,将问题无限放大。由于缺少正确的专业和科学知识储备,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缺少经常性的常识普及。因此会误导消费者,引起消费者不必要的心理恐慌。 近日,河北兴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下简称河北兴柏)联合广西柑橘类种植行业协会,在广西多地市场和种植区采购沃柑10000余斤,并得到广西柑橘行业多名权威人士的认可和支持,并客观公正地阐述了当地的实际情况。 广西柑橘类种植行业协会会长许立明表示,鉴于此事件,协会迅速回应,并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题为《普及柑橘保鲜常识 引导健康消费》的文件,对沃柑的保鲜、储存环节的相关要求和技术指标进行了科学阐述。 许立明认为媒体掌握着公众舆论,但是部分新闻从业人员不具备专业知识,有些文章为了吸引眼球,片面夸大事实,导致农业从业者莫名受伤,产业受损的情况频现。十年前的香蕉“癌症”(巴拿马病),不专业的报道发布后误导消费者“吃香蕉会得蕉癌”,造成全国香蕉滞销达半年之久以及海南有香蕉种植户自杀等连锁的负面影响,直到相关部门、科研院所专家开发布会在各媒体辟谣,亲自吃香蕉,才使事态得以平息。还有就是四川柑橘生蛆事件,也引发了几年时间柑橘严重滞销。而真相却是果实蝇危害柑橘后,受害果内出现食蝇幼虫这一再简单不过的自然现象。 为支持果农并倡导正确认知并使用农药,河北兴柏总经理刘进峰表示,此次采购的沃柑,从种到收再到市场流通,全部是按规定安全正确使用保鲜剂等农药产品生产的,也想借此事件,倡导广大消费者理性对待农产品,放心食用;也建议新闻媒体从业人员,要从专业的角度出发,坚守舆论监督的正确导向,摈弃流量至上的做法;还要倡议广大柑橘从业人员恪守国家农业部和农资投入品等有关规定,莫让他人有可乘之机。 广西南宁市农业农村局、广西柑橘类种植行业协会和广西高新区商委会等多部门共同倡议并普及柑橘保鲜常识,引导消费人群正确健康理解行业知识。首先沃柑是一个较耐贮藏的品种,留树保鲜时间可达四个月。从果园采摘入库后不用药物保鲜处理能贮存30天以上。如果用单果袋包装,冷库贮藏,可以保质60天以上。采用国家允许使用的保鲜药剂处理,可以减少贮藏期间的腐烂率。 其次若对果蔬进行药物保鲜,防菌处理用抑霉唑和咪鲜胺,保鲜用2.4-D,全世界的水果保鲜,都采用这个配方。而目前沃柑采收直接送到市场销售的不必做药物保鲜处理,入库贮藏保鲜的需在冷库贮藏40天以上,才会投入市场销售。最后,当前沃柑药物保鲜,使用上述药物作保鲜处理,不按规定浓度,不按农药安全间隔时间出库,只是少数现象。 此前就“泡药沃柑”事件,广西南宁市农业农村局已回应称,沃柑是耐贮存的水果,树上保鲜可达5个月,采后不经任何处理常温下可存放1个月以上。如需延长保鲜期,可采摘后经过洗选加工环节,洗选常规使用的抑霉唑、咪鲜胺等均为国家农业农村部批准登记注册的保鲜剂,并根据广西市场监管局发布的《沃柑采收及保鲜贮运技术规程》和武鸣发布的《武鸣沃柑生产技术指南》严格执行相关技术规程,沃柑生产标准化、规范化,确保当地沃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对食用者健康也不构成威胁和影响。 .............................................................. 文章来源:农资导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