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果业通网 首页 果业快讯 致富经 查看内容

  “每天5点多就过来采,来晚了香菇的伞就开了,卖不上价。”在惠民县胡集镇现代农业产业园的食用菌大棚里,温家村村民丁长云已经采收了3个月的香菇。“多的时候一天能采600多斤,天一热,出菇量下来了,这几天也就采100多斤。”
  据惠民县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田惠龙介绍,惠民县现代农业产业园食用菌示范园区一期已投资4000多万元,占地250亩,建有标准化温室大棚146个,主要生产香菇、白灵菇、羊肚菌等十几种食用菌,年产食用菌4000吨。“二期建成后,园区占地面积将达到500亩,食用菌大棚300个,届时惠民将有望冲击全国香菇生产第一县”。
  去年底,现代农业产业园落成,这让当地百姓多了条致富的渠道。据现代农业产业园办公室负责人王栋介绍,在食用菌产出旺季,产业园每天需要600多个工人,而他们多来自胡集镇周边村庄。
  “按量给工资,一斤挣两毛五分钱,好的时候一天能挣小二百块钱。”丁长云说,“基本上一两个人采一个棚,一般一上午就完事,平均每个月能挣一两千块钱。”
  其实,在产业园里,村民不仅可以打工,还能承包食用菌大棚自己管理。“他们提供菌棒、技术,签订回收合同,负责销售,俺们只负责生产管理。”去年,河东村村民张丽萍花8000元承包了一个香菇大棚,去年冬天出菇旺期,她一个月就挣了6000多元。
  “今年第一茬香菇已于2019年1月19日开始收获,价格好时达到每公斤9.6元,销往东营、济南等地。”王栋说,一个香菇大棚能有近15000个菌棒,而菌棒转化率接近80%,即一个2.2斤重的菌棒可产2斤左右的香菇,效益十分可观。而且现在产业园的食用菌都由惠民齐发果蔬有限公司负责销售,根本不用产业园操心。
  除了承包大棚和在产业园打工,当地不少村民还成了产业园大棚的管理员。现在,陈集村村民路来香就管理着5个大棚。“主要管着洒水、浇水,召集人采摘之类的事。”路来香说,每个大棚每月可领工资450元,一年下来可领工资27000元。由于大棚自动化程度高,管理大棚不仅比自己种植香菇省心省力,而且还挣得多。
  据了解,食用菌产业是惠民县重点培植的特色主导产业之一。据统计,2018年惠民县食用菌投料量15.3万吨,栽培面积950万平方米,产鲜菇16.5万吨,产值15.1亿元,形成了企业(合作社)生产菌棒,菇农种植,企业(合作社)收购进行精深加工的链条式产业化体系。惠民县现有菌棒生产企业(合作社)9家,带领周边菇农20多万人致富;从事食用菌鲜品收购的单位80多家,其中大型收购加工企业6家。惠民县“世康”“益健”和“淄翠”牌香菇先后被原农业部评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产品;惠民县先后被国家、省有关部门授予“中国食用菌特产基地”“全国食用菌产业化建设示范县”“全国食用菌文化产业建设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来源:农村大众)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0)

果业通网QQ:319130946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果业通①群:146086010 果业通网技术交流    果业通②群:122489487 果业通网广告信息群

首页|关于我们|免责声明|广告合作|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果业通网 ( 鲁ICP备13013375号-3 ) 0535-6770109

GMT+8, 2025-9-13 07:29 , Processed in 0.085991 second(s), 20 queries .

Copyright © 2015-2016 果业通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