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果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连续3年调查了新梨7号在我国各地的生产、销售及品质情况,以便为其采后贮运保鲜提供技术支撑。调查结果表明:新梨7号在河北、新疆表现较好,并形成了规模化生产,销售过程中进行了分级,但尚未制定统一分级标准;不同地区新梨7号品质差异较大,其贮藏技术需进一步进行系统研究。
新梨7号是塔里木大学育成的梨品种,母本为库尔勒香梨、父本为早酥,2000年通过审定。新梨7号抗寒性、抗病性、抗风性强,果肉松脆、石细胞少,耐贮,丰产,挂树时间长,受到种植者的青睐,但也发现成花容易挂果较少、果实不耐运输、贮运不当烂损较重等问题。为了明确新梨7号在各地的表现及发展趋势,为采后贮运保鲜提供技术支撑,我们2015年8月22—25日赴甘肃景泰和张掖,2017年7月17—20日及29—30日2次赴河北主要生产县,8月10日赴新疆库尔勒等地,对新梨7号生产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进行实地调研。
基本生产情况
(1)新疆
新梨7号主要在巴州和阿克苏两地栽培。巴州库尔勒香梨2002—2012年经历4次冬季冻害后,因为新梨7号抗寒性比库尔勒香梨强,开始发展新梨7号。目前巴州和阿克苏总共有新梨7号1533hm2,阿克苏的树龄10~15年,面积200余hm2;巴州的树龄多在5~8年,面积1333hm2,主要分布在库尔勒市、农二师29团,结果面积333余hm2,年产量8000~10000t,亩产量3~5t。新梨7号多与库尔勒香梨混栽,或者用受冻害库尔勒香梨树的杜梨砧木改接,大多行株距5m×3m,近几年发展宽行密植栽培模式,行株距4m×1m,管理方法多参照库尔勒香梨。
(2)河北
新梨7号主要在威县、魏县等地栽培。新梨7号在河北、山东等产区具早熟、果实阳面红晕、耐贮、肉质酥脆、清甜等优点。威县绿色A级梨产业园区,位于邢台市东部,地处中国北方梨栽培核心区,是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河北省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从2013年开始至今,威县大力发展现代梨产业,已建成标准化梨园基地近5000hm2,预期“十三五”末达到2万hm2,主栽品种为新梨7号。威县新梨7号采用宽行密植,行株距4m×1m,多施用有机肥。
受黄冠梨鸡爪病或鸭梨虎皮病的困扰,泊头、辛集、晋州、枣强等传统梨区梨农也开始发展新梨7号。泊头亚丰果品公司基地的新梨7号面积20hm2,全园施用有机肥,不施化肥,年喷施杀菌剂和杀虫剂共6~7次。亚丰与百果园、华润万家等建立了合作销售关系。亚丰采后贮藏库管理规范,包装基本借鉴了库尔勒香梨工字形包装方式,极大地降低了物流过程中果实机械伤发生率。
新梨7号近年来在河北地区发展很快,主要原因:①果实成熟早,7月上旬即可采收,无需套袋,省工省力;②抗风,果实成熟后留树时间长,耐贮藏;③果实美观,果心小,可食率高;④河北梨传统品种鸭梨、黄冠、雪花等品质下降,2017年黄冠鸡爪病严重,鸭梨贮藏后期虎皮病频发等,也助推了新梨7号的发展。
(3)其他地区
北京、山东、甘肃等地也引种了新梨7号,详见表1。可能由于气候原因,甘肃的新梨7号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低,口感偏淡,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兰州试验站认为甘肃不适宜大面积发展新梨7号。
注:山东新梨7号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多在11%,高的在12%~13%。甘肃张掖新梨7号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 分等分级与销售情况
在新疆库尔勒市,新梨7号出园价近几年120g以上混合梨2.5~4.5元/kg;2017年2.5~3.0元/kg,果实着色佳者出园价最高3.7元/kg。全园150g以上果实所占比率大于70%,一般100g以上2.6元/kg,120g以上果实售价2.8元/kg。新梨7号采收时当地棉花还未采收,故采摘费低,0.4元/kg。
在河北省威县,新梨7号采后按照单果重和果面着色面积进行分级,一般分为3级:特级果,单果重225g以上,着红晕面积在50%以上,果形端正;1级果,单果重200g以上,着色面积在1/3以上;2级果,单果重150g以上。目前市场价格情况,单果重150g以上混等果价格为3.4~4.2元/kg。
果实性状及成熟期
(1)新疆阿拉尔市
4月中旬盛花,果实8月上旬成熟。平均单果重165.6g,卵圆形、椭圆形或圆锥形,果面凹凸不平;果皮黄绿色,阳面有红晕;果皮薄,果点中大;萼洼浅,萼片宿存;果肉白色,肉质细,酥脆,汁液多,石细胞较少,味甜,有清香,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9%;品质极上。
(2)新疆库尔勒市
7月25日至8月5日采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5%~12.0%,去皮硬度4.5~5.0kg/cm2;8月10日2个果园实地采收现场测定,平均单果重171.9g,去皮硬度4.33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9%,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阴阳面差异明显。挂树时间长,可延迟至9月上旬采收,9月1日后采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0%以上。
(3)甘肃省张掖市
8月下旬成熟,丰产性极佳,但果实口感较淡,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0%。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兰州试验站李红旭多年观察认为,新梨7号在甘肃口感淡,甘肃张掖和景泰等地不宜大面积发展。
(4)河北省石家庄地区
7月上旬就有客商收购新梨7号,但果实口感偏淡,采收偏早。威县7月20日开始采收新梨7号。
不同产区果实品质比较
(1)不同产区果实品质差异明显。就品种特性而言,新梨7号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偏低,口感淡爽。由于自然气候条件以及果园管理等不同,新疆、甘肃及河北各地品质差异明显。对新疆、河北、甘肃等地10个新梨7号梨园果实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单果重112.5~275.0g,平均(170.4±35.0)g;果实硬度(FT-327,大测头)3.0~7.0kg/cm2,平均(4.76±0.74)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ATAGO,PAL-1或α101测定)8.5%~14.5%,平均11.53%±1.27%,新梨7号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硬度单果差异较大。其中,新疆巴州果实着色好,甘肃张掖和景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低。
新梨7号在各地的表现 将新梨7号果实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低分4组:低于11.0%、11.1%~12.0%、12.1%~13.0%、大于13.0%,随机选取5~13人进行口感评价。结果表明: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于11.0%,多数人感觉口感太淡;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于11.0%,即可满足品尝者对风味口感的基本要求,高于11.5%最好,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于11.5%时,品尝者喜爱程度与11.5%无明显区别。果个并非越大越好。
(2)新梨7号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阴阳面差异明显。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一般阳面较阴面高,着红晕的外围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内膛果高。
新梨7号果实优缺点与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果实主要优点:①不用套袋,不用抹药;②果实成熟早,河北、山东等地7月上旬即可采收;③果实酥脆、化渣性好、石细胞少,果心小,不易褐心、不虎皮、果肉不褐变;④耐贮藏,不易落果,且留树时间长。
(2)果实主要缺点:①皮薄肉脆,果面易受损伤,不耐磕碰,果柄刺伤多,耐运输性差;②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不高,口感较淡。
新梨7号果面烂斑和果柄刺伤 (3)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①库尔勒地区生产的新梨7号果形不一致,果个大小不整齐,果面红晕少,果点大,阴面有肋沟且绿色浓,味淡且近果心肉偏酸,一旦库尔勒香梨采收上市后,新梨7号销售疲软;②花粉极少,花多但挂果少,龟背果比率高;③运输过程中极易出现机械伤,因此,机械伤防控技术及配套包装材料需进一步完善;④丰产,好管理,但存在僵芽、裂果等问题;⑤采后贮藏过程中果皮皮孔有开裂现象;⑥尚缺乏系统采后技术研究,贮运过程中发生的病害2~3种,尚不明确致病菌。 新梨7号磕碰压伤烂果(左)及采前裂果(右) 摘编自《中国果树》2018年第5期“‘新梨7号’在新疆等地生产、销售及品质调查”(王文辉,崔建潮,于强等) 来源:中国果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