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是苹果生产大省,也是全国苹果的主产区之一,苹果产业起步早,总产量高,且生产管理水平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近年来,随着全省苹果矮砧栽培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山东苹果面临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目前,果园老龄化已成为全省苹果产业发展中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山东省农业厅果茶站站长苏桂林说。苏桂林介绍,栖霞作为全省苹果的主要产地,目前的苹果栽培面积约为100万亩,这其中,果树树龄在25年以上的老果园面积占到了30%。同样的问题在山东的牟平、沂源等苹果产区也表现突出。“伴随着苹果树树龄的逐年增大,将直接导致树势衰弱,果品的产量和质量下降,果农的经济效益下滑。”苏桂林说。 不仅如此,在山东的苹果种植成本中,人工成本约占60%以上。而近年来,相比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产区,山东的果园管理用工成本逐年升高,让不少果农忍不住感叹“雇不起人”。 果园老了,果农也老了。据统计,在当前全省大面积的传统乔化栽培园中,80%的从业者年龄在50岁以上,虽然近年来苹果行情不错,但对年轻人并没有产生较大的吸引力,而随着农村青年劳动力的流失,种植管理苹果树已陷入后继无人的危险局面。 为进一步加快全省苹果产业的转型升级,2010年,山东省现代农业发展资金苹果产业项目正式实施,先后扶持了栖霞、莱州、招远、沂源、荣成等13个苹果主产区,建设了一批苹果矮砧密集栽培示范园。5年来,项目区内的示范园已建设了6万多亩,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20多万亩,约占全省新发展苹果面积的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