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甘肃省苹果产业呈现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势头,全省苹果面积达480万亩,稳居全国第二位。苹果产量达320万吨,外销260万吨,占80%以上;苹果产值达160亿元,新增40亿元,增幅33.3%。面积、产量、产值均创历史新高。 截至目前,甘肃省共创建了12个国家级苹果标准化示范园,示范面积1.2万亩以上。截至2014年,全省共投入财政资金近5000多万元,创建了190个省级苹果标准化示范园,示范面积超过10万亩,带动推广近50万亩。在标准园创建中,探索出了果园矮砧密植、起垄覆膜覆草、全园覆沙、轻简栽培、早果丰产、架设防雹防霜网等特色明显、先进实用的生产模式。 甘肃省建成了以平凉、庆阳为主的黄土高原优质红富士苹果产业带,以天水、陇南礼县为主的国内最大的元帅系苹果生产基地,中部黄河流域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区域化特点越来越明显。果品质量明显提高,红富士苹果品质全国一流,优于原产地日本,元帅系苹果在国内一枝独秀,可以与美国蛇果相媲美,生产的金冠、嘎啦等苹果品质一流、特色突出。 发展特色产业离不开品牌战略。经扶持培育,宣传推介,甘肃省的“花牛苹果”“平凉金果”“庆阳苹果”“静宁苹果”等果品品牌在国内外市场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随着甘肃省苹果质量、市场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不断提升,去年产地价格持续走高,平均每斤售价比上年同期上涨1元以上,高者上涨1.5至2元,平均涨幅高达25%至35%。80mm以上的优等果品市场平均售价每斤4至5元,静宁县80mm以上优等富士苹果地头价最高达到了每斤7.2元。采收季节,客商云集,甚至许多果园苹果还未采收,就已经被客商提前预定,产地销售价格高居全国之首。苹果亩收入3万元以上的果园比比皆是,亩收入5万元以上的果园也不少见。天水市农民人均果品收入占到了家庭经营性收入的60%。静宁县农民人均果品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0%,全县果品收入5万元以上的农户达1.6万户。 2014年,甘肃省苹果产销两旺,形势喜人,畅销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全国20多个大城市及港澳台和俄罗斯、东亚南,打入德国、智利等欧美高端市场。小苹果变成了“金蛋蛋”,苹果树真正成了产区农民的“摇钱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