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自1月1日起,三元复合肥、其他矿物钾肥及化学钾肥全年执行30%出口关税;含氮磷两种元素的矿物肥料或化学肥料,淡季(5月16日~10月15日)50元/吨;旺季(1月1日~5月15日,10月16日~12月31日)15%,加上每吨50元。2015年和2016年化肥关税税率一致,所有化肥取消淡旺季窗口期,尿素每吨80元;一铵和二铵每吨100元;其他氯化钾、硫酸钾每吨600元;三元复合肥、其他矿物或化学钾肥30%;硫酸铵0关税。 2017年取消关税 2017年1月1日起,氮肥和磷肥出口关税全部取消,仅保留钾肥及含钾复合肥的出口关税。 作为企业,当然是希望恢复化肥出口退税,这样可降低出口成本,增加在国际化肥市场的竞争力,提高企业效益。海关统计数据显示,由于中国化肥生产成本较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下降。今年前4个月,中国共出口化肥695万吨,同比下降14.1%;累计出口金额14.3亿美元,同比下降21.6%。如果实行出口退税,对扭转中国化肥出口下滑趋势肯定有益处。 退税可能不大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从总体来看,恢复化肥出口退税的可能性不大,尤其是钾肥产品,出口退税的可能性基本为零。 主要原因有四点:首先,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能出口退税。农机、农药、农膜大多数产品退税,有其历史原因,出口政策一直较化肥宽松,不能简单类比。今年化肥出口政策已有了很大调整,氮肥和磷肥出口全部降为零关税,体现了对化肥行业的扶持。不过,想变为出口退税的跨度太大,恐难如愿。其次,化肥行业主要是保障国内供给,出口是辅助性的,如果出口量过大,可能造成国内市场供给不足,或引发价格上涨,而干扰国内农业生产,这是管理部门不希望看到的。再者,如果化肥恢复出口退税,表示政策导向变化,可能引发化肥装置建设潮,产能过剩的问题愈演愈烈。最后,现在处于化肥去产能的关键阶段,出口退税可能带来一窝蜂出口,造成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戛然而止。中国缺钾,每年要大量进口钾肥,为保护国内钾资源,现在钾肥出口仍然要征收较高关税。如果氮肥和磷肥都退税了,钾肥还要征出口关税,是不是对钾肥产业不公平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