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苹果”不仅在果品质量上做了文章,更重要的是瞄准深加工产品,研发出苹果脆片、果胶、果酒等产品,供应山东地区的航空、高铁以及超市等市场,实现多次转化增值,形成新的产业链条,引领烟台现代苹果产业持续向“升级版”转型。 “开发苹果深加工的主要目的是,用绿色纯天然的休闲食品,拓展苹果产业链条,让喜欢吃零食的消费者能够买的放心,吃的健康。”烟台相关企业负责人介绍,经过深加工后,苹果产品的保质期更长,适合海外作业、偏远地区等长时间吃不到新鲜水果的地方。 目前,该苹果脆片每天产量在一吨左右,销售渠道涉及全国影院、山东高速的服务区、航空、高铁等渠道。“后续,我们还将与中国农业大学深度合作,瞄准苹果籽、皮、肉等各个部分,共同开展科研攻关,开发全系列产品。”该负责人介绍,当前,该公司共有苹果粉、苹果醋等四个深加工产品,未来他们计划研发苹果面膜、苹果酵素等10多个品种,进一步拓展产品种类。 “一斤烟台苹果最多卖几元钱,但研发成果酒,销售到商超后,其价格至少为几十元甚至数百元,大大提升了苹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了当地果农收入,减少了果贱伤农事件的发生。”果酒企业负责人说。 位于招远市金岭镇的富凯果品专业合作社,苹果烤房也初战告捷。该合作社于去年12月,从济南引进一套烘干设备,目前开始建成投产。“烤房温度恒定为60度,大约10斤鲜果能出1斤干果,我们定价是每斤80元。”该合作社理事长介绍,干果味道像农村自晒的一样,有甜度还有湿度,目前产品销量稳定,客户闻风而来。 在当前,激烈竞争的市场格局前,从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挖掘苹果深加工潜力,让果农的“摇钱树”更加枝繁叶茂,是烟台苹果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