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掌舟蛾[Phalera flavescens (Bremer et Grey)]又称舟形毛虫、举尾毛虫、举肢毛虫,属鳞翅目,舟蛾科。为害苹果、梨桃、杏、枇杷、板栗、海棠等。 [形态特征] 成虫全身淡黄白色,复眼黑色,触角丝状。前翅淡黄白色,近基部中央有1个银灰色和紫褐色各半的椭圆形斑,近外缘有6个颜色、大小相似的斑纹,内侧有赤褐色线及黑色新月斑,翅面上的横线浅褐色。后翅淡黄白色。卵近圆球形,初产时淡绿色,近孵化时变为灰褐色。初孵幼虫黄绿色,二龄以后呈红褐色,老熟幼虫变为紫褐色,头黑褐色,有光泽。胴体背面紫褐色,腹面紫红色,体侧有稍带黄色的纵线纹,体有黄白色细长软毛。静止时头、尾翘起,形似小船,故称为“舟形毛虫”。蛹紫黑色。腹部末端有6根短刺。 苹掌舟蛾成虫 苹掌舟蛾幼虫 [为害症状] 初孵幼虫仅取食叶片上表皮和叶肉,残留下表皮和叶脉,被害叶片呈网状。从二龄开始蚕食叶片,三龄以后可将叶片全部吃掉,仅剩叶脉、叶柄,造成桃树第二次开花。 [生活习性] 一年发生1代,以蛹在根部附近土中越冬。在华北山东成虫于6月中、下旬开始羽化,发蛾盛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雨后土壤湿润有利于成虫出土,成虫白天隐藏在树冠内或杂草丛中,夜间活动;趋光性强。产卵盛期在8月上旬,数十粒或百余粒排列成块状,8月中、下旬是幼虫为害盛期。幼虫白天停息在叶柄或小枝上,头、尾翘起,形似小舟,早晚取食。 [防治方法] ①早春翻树盘,将土中越冬蛹翻于地表,被鸟啄食或被风吹干。 ②在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幼虫尚未分散之前,巡回检查,及时剪除群居幼虫的枝和叶;幼虫扩散后,利用其受惊吐丝下垂的习性,振动有虫树枝,收集消灭落地幼虫。 ③一般情况下,对苹掌舟蛾不需单独喷药,可结合防冶桃蛀果蛾时兼治。发生严重的桃园可在8月幼虫三龄以前用药防冶,药剂可参考黄刺蛾。 摘自《梨树病虫害诊断与防治原色图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