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的回升,春季生产也逐渐进入了高潮,为了确保全市农民群众用上“放心种、放心肥、放心药”,莱阳市农业局开展了以市场为主体,以监管为主线,以护农为主旨的农资市场整治活动。 一、突出三个重点,强化农资市场整治。 1、种子市场监管重点:全面对核发的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企业进行全面清理整顿,以小麦、玉米和花生等农作物种子监管为主,重点检查是否存在假、劣种子(套牌侵权、种子质量不达标);标签制作、标注内容不规范;未审先推;品种信息与审定公告内容不一致;未按规定制作、保存种子生产、经营档案;拆包销售及销售散装种子;是否为转基因品种。 2、肥料市场监管重点:以复混肥料、有机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微生物肥料及水冲肥料监管为重点,严查有效成份是否达标、包装标识是否不规范、是否夸大使用效果、一证多用、假冒伪造登记证等违法行为。 3、农药市场监管重点:以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监管为主,坚决查处生产经营假劣农药,重点抽查农药质量的有效成分是否合格;普查农药标签使用是否符合要求,标签标注的内容是否规范。严查无农药登记证经营、扩大使用范围、一证多用、套证或冒证等违法行为。坚决查处和打击非法生产、销售和使用甲胺磷等禁用高毒农药的违法行为。 二、落实三项措施,强化农资市场整治。 1、加强种子备案制。按照《种子法》的要求,对农作物品种生产经营登记备案,凡在当地市场销售种子、种苗,销售前必须要在当地农业主管部门登记备案后才可销售。需网上提交材料,经审核后统一在网上公布。目前,我市共有27家种子委托代销和零售经营单位进行了纸质备案或网上备案 2、推进农药经营告知制。认真学习新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强化剧毒、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和实名制购买制度落实。结合农资市场日常执法检查,对未按照要求落实相关制度的经营门店,将按照规定进行处罚。 3、建立肥料质量追溯制。我市肥料市场经营品种繁杂,肥料需求量大,某些生产商、批发商和乡镇集散地的肥料质量参差不齐,为加强我市的肥料产品质量的监测,我市逐步建立肥料质量追溯管理制度。 三、加强宣传力度,强化农资市场整治。 充分利用电视、报纸、标语、明白纸、广播以及赶科技大集等形式,大力宣传农资制假的危害及相关处罚规定,及辨别假冒伪劣农资的方法;结合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和日常执法检查、案件查处中大力宣传农业法律知识;加强镇街驻地和规模较大的经销区、果蔬生产集中区的农资知识宣传增强农资经营人员守法经营的意识,提高农民鉴别能力和维权意识。 (责任编辑:王文静 信息来源:莱阳市农业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