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大枣 +关注 已有27人关注
开启左侧

[病虫害防治] 枣树果实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小小编辑 发表于 2014-7-17 11:27: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果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枣树果实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危害枣树果实的病害较多,一旦发生,常常影响果实产量和品质,因此要及时进行防治。现将枣果主要病害种类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t01bdbf69a71c591f41.jpg
1、枣褐斑病
1.1 症状
    又称黑腐病,主要危害果实。发生在枣果膨大期枣果发白时,先在果肩部或胴部产生浅黄色的不规则形变色斑,边缘较清晰;后病斑逐渐扩大,病部略凹陷或出现褶皱,颜色变成红褐色至黑褐色,光泽消失,病果肉松软呈海绵状坏死,变成灰褐色或黑褐色,味苦,无法食用。病果显症几天后开始落果,呈软腐状。

1.2 病原
    为聚生小穴壳菌,属真菌界无性型真菌。

1.3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在病僵果或枯死枝上越冬,翌年从分生孢子器中涌出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或昆虫传播,从伤口或自然孔口或直接穿透枣果表皮侵入。从幼果期开始侵入,潜育期长,枣果近成熟时发病,且可重复侵染,再侵染的潜育期2-7天。雨日多或阴雨连绵,湿度大易发病,树势弱或产生伤口多,发病重。

1.4 防治方法
(1)冬季清除枣园中的僵烂果,剪除枯枝,集中深埋或烧毁,以减少越冬菌源。
(2)采用枣树配方施肥技术,增施有机肥,及时浇水追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
(3)早春发芽前喷洒3-5波美度石硫合剂杀灭越冬菌源。
(4)6月下旬喷洒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或微乳剂1000-1500倍液或30%醚菌酯悬浮剂25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乳油2000倍液、30%戊唑·多菌灵悬浮剂1000倍液,隔15天一次,共喷3-4次,8月中旬以后再喷2-3次。

2、枣焦叶病(炭疽病)
t01756983200e9908d2.png
2.1 症状
    枣焦叶病又称炭疽病,主要危害叶片和枣吊及果实。叶片和枣吊染病,初生灰色病斑,病斑周围叶绿素遭到破坏,叶片呈黄绿色,15天后病斑中央坏死,叶缘浅黄色,由病斑连成焦叶,因此又称焦叶病,最后焦叶呈黑褐色,叶片坏死。病斑上生出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分生孢子盘。发病重的呈黑褐色悬挂在枝头。果实染病,先在果肩部或果腰处产生黄色水渍状病斑,后逐渐扩展成不规则形黄褐色斑块,中央产生圆形凹陷病斑,多个凹陷斑连片呈红褐色,湿度大时病斑上长出黑褐色小点。剖开病果果核变黑,味苦,不能食用。

2.2 病原
    为盘长孢状炭疽菌,属真菌界无性型真菌。

2.3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原菌以菌丝在枣吊、枣股、枣头、枣果中越冬,其中枣吊、枣果带菌率最高,翌春雨后越冬的分生孢子盘释放出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或昆虫传播,每年5月病菌肯那个侵入上述部位,经1-2个月潜育期,进入7月中下旬开始出现症状,8月雨日多病叶、病果扩展迅速,生产上降雨早、连阴天多、湿度大        发病早且重。

2.4 防治方法
(1) 选用阎良脆枣等抗炭疽病品种。进行深耕,结合修剪剪掉病枝、枯枝,可减少初侵染源。
(2) 4-5月份或发病初期喷洒1:2:200倍波尔多液或77%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40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乳油2000-2500倍液、25%嘧菌酯悬浮剂1000-1300倍液,隔10天左右一次,防治2-3次。

t01ff949dc4d120def8.jpg
3、枣蒂腐病

3.1 症状
    又称焦腐病。主要危害果实。初生暗绿色、水渍状枕头大小斑病;后逐渐扩展成,圆形中型至大型病斑,初为深褐色,后中央变呈赤褐色,边缘黑褐色,四周有黄色晕圈,病斑直径0.5-2.4厘米,病部果肉变褐色腐烂,无法食用。

3.2 病原
    为一种镰孢,属真菌界无性型真菌。

3.3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毛叶枣果实上越冬,翌年温、湿度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孢子由风雨传播到幼果上,田间在果实上潜育期为10-15天。雨日多,毛叶枣园湿度大易发病。

3.4 防治方法
(1)及时清除枣、毛叶枣园内的病果,降低园内湿度,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
(2)6-7月发病初期喷洒70%硫磺·甲硫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80%锰锌·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悬浮剂700倍液,雨日多的年份防治2-3次。

t0106e42305ea531ea5.jpg



果业通网--果农朋友的好帮手 www.guoyetong.com

精彩评论1

 楼主| 小小编辑 发表于 2014-7-17 15:4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枣树果实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4、枣烂果病
4.1  症状
    枣烂果病包括轮纹烂果病、枣红粉病、枣软腐病、曲霉病、青霉病、木霉病等多种。轮纹烂果病主要发生在脆熟期,其余病种主要出现在采收期,加工贮存期造成枣果霉烂。损失相当大。

    轮纹烂果病:果实染病以皮孔为中心,产生水渍状褐色小斑,后迅速扩展成黄红色大斑,果肉变褐变软,散出酒味,发病重的全果腐烂,有的枣果上产生同心轮纹,因此叫轮纹病。该病造成严重落果,损失很大。


    枣红粉病:果实染病后果肉软化变褐,枣果上长出粉红色霉层,即病原真菌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的聚集物。


    枣软腐病、曲霉病:果实染病后果内变褐软化,散出霉酸味,并长出白色丝状物,随后生出针头状的黑色小球,即该病原菌的菌丝体、 孢子囊梗和孢子囊。枣曲霉病与软腐病症状类似,但病原菌不同。


    枣青霉病:青霉菌侵入枣果后,引起病果变软果肉变褐,味苦,湿度高时果面长出灰绿色霉层,是病原真菌分生孢子串的聚集物,边缘白色,是菌丝层。


    枣木霉病:病果症状与青霉病类似,只是果面上长出深绿色霉状物,鉴定时需用显微镜镜检病原菌。


    枣在运输和贮藏过程中,烂果现象十分严重。果实染病,初生小褐点,后逐渐扩展成边缘不清晰的大病斑,病斑下果肉变褐略凹陷,腐烂。一般贮藏10天即显症,湿度大时病果上长出浅灰色菌丝,病部中央产生浅黄色或带红色的孢子团或黑色小粒点。产生大量菌丝的主要是镰刀菌,产生红色孢子团的是炭疽病,产生黑色小粒点是由茎点霉引起的,此外还有链格孢等,但主要是炭疽菌引起的烂果病,茎点霉引起的烂果病病程较慢。

4.2 病原

    由多种病原菌引起的。


4.3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枣烂果病病菌较多,广泛分布在自然界,借气流传播,只要出现各自要求的发病条件,就会发生各自相应的烂果病。


    毛叶枣烂果病的病原炭疽菌、镰孢菌、茎点霉、链格孢均可在田间生长时就侵入枣果,尤其是果实有伤口很易受感染。病菌可在落叶或枝干表面及田间落果上越冬,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从伤口侵入果实;病原菌侵入后多成为潜伏状态,直到果实采收后,遇到贮藏条件下的温度、湿度或通风差条件下显症,且病害发展迅速。上述病原多广泛存在于大气中、土壤中或枣树上,当枣果有伤口时,病原菌从伤口侵入,枣果在贮运过程中遇有温度偏高、湿度偏大或持续时间长,很易发病。


4.4 防治方法

  (1) 防治枣轮纹烂果病,从加强枣园管理入手,增施有机肥增强树势,从根本上提高抗病力。


  (2) 在幼果期和枣果膨大期喷洒甲基硫菌灵悬浮剂800倍液。


  (3)发病后及时清除病果,集中深埋,以减少再侵染的发生。


  (4)对枣果软腐病、曲霉病、红粉病、青霉病、木霉烂果病采取以下措施:

  a、果实采收时防止受伤,减少伤口可大大减少上述病害发生。
  b、贮运时置于干燥通风处或低温贮藏。
  c、枣果采收后及时晾晒散湿或火坑烘干,以减少烂果。


(5)防治毛叶枣烂果病:

  a、要从生长期喷30%戊唑·多菌灵悬浮剂1000倍液保护;
  b、千方百计减少伤口,包括防治刺吸性、钻蛀性、锉吸性害虫造成伤口,及时喷洒杀虫剂防治;
  c、采用药剂浸泡,采收后用25%咪鲜胺乳油800倍液或40%双胍三辛烷基苯硫酸盐1000-1500倍液浸果1分钟,捞出晾干后包装。也可用50%多菌灵悬浮剂1000倍液浸果1.5分钟,晾干后装箱运输。
  d、进行低温(4摄氏度)贮藏,并注意通风散湿,严格防止枣果表面结水。


本文摘自《果农之友》






果业通网--果农朋友的好帮手 www.guoyetong.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果业通网QQ:319130946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果业通①群:146086010 果业通网技术交流    果业通②群:122489487 果业通网广告信息群

首页|关于我们|免责声明|广告合作|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果业通网 ( 鲁ICP备13013375号-3 ) 0535-6770109

GMT+8, 2025-9-13 13:13 , Processed in 0.103807 second(s), 30 queries .

Copyright © 2015-2016 果业通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